2024
07/11
09:23
来源
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江苏分社课题组
江苏无锡太湖鼋头渚景区景色(2024年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引言
“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提出一个课题。
人文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体格。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的城市实践,持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
无锡地处江南腹地、太湖之滨,大运河穿城流淌千年,长江经此奔流入海。自然与先民的选择,造就如今城抱湖、河抱城的太湖明珠、运河佳处,赋予生生不息又韵律独特的城市脉动;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熔铸这里鼎盛的江南文脉,相传泰伯奔吴于此、开启文化江南的序章;古今一揆的经世济民,赋予历代名士务实笃行之风,成就当下富庶江南的高光地带,更以发展之利普惠民生。
立足深厚人文底蕴和发达经济基础,新时代的无锡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深入践行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在加速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航程中,持续探寻人文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密码,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的一个窗口。
人文经济共生,激荡澎湃动力。水流奔涌、勇于纳新,是自然孕育出的气派;经世致用、尚学崇教,是文化涵养出的气韵;实业兴邦、不惧挑战,是工商基因支撑起的气魄……
“建设人文与经济、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融赋能的文化名城,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样本。”无锡将此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旨在于传承中延续江南文脉,在创新中激活时代价值,更好回答发展是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时代命题。
第一章 太湖明珠,诠释“何为江南”
千百年来,“江南”成为一种意象,承载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南是自然的造化,是青山碧水、烟雨诗画;是人文的渊薮,是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是富庶与繁华,是产业鼎盛、安居乐业。水韵灵动的城市风貌、吴风悠扬的城市氛围、经济勃发的城市活力、雅致惬意的城市生活……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正向世人诠释着鲜活生动的“江南气象”。
游客在大运河江苏无锡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游览(2024年5月21日摄) 周社根摄
一、保有江南风貌的精髓
江南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江南风貌既是山、水、城、镇等自然风景,也是不断被人们审美化、人文化之后的人文风貌。无锡的江南风貌具有典型性,既保留下最经典的自然风景元素,也浓缩了最具标识性的人文特质。
水脉是江南的血脉,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大运河、太湖,无锡均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太湖跨两省、依五市,唯有无锡被誉为“太湖明珠”。“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诗人皮日休与文徵明虽相隔数百年,皆言太湖之壮阔。如今,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宛转悠扬,更道尽江南人水相依的牵绊。从空中俯瞰太湖,如同打开一幅立体的山水画轴:碧波万顷,湖鸥成群,湖水蓝、芦苇青、水杉红,色彩交织美不胜收;鼋头渚的崖壁之上,一块“包孕吴越”的石碑静静矗立。
大运河蜿蜒3200多公里、流经35座城市,唯独在此处留下了“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印记。运河之畔的清名桥一带,被誉为“最无锡”的风景。南长街至清名桥一带,白墙黑瓦,屋檐错落,河道窄长,尽显运河古韵风情。入夜,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一天中最动人的时刻。人们乘坐画舫穿梭在桨声灯影里,两岸的丝厂、茶楼、书场、戏台等古迹勾勒出迷人的水乡景致;岸上,前店后坊人头攒动,人们品尝着美食、香茗,陶醉于夜色下的江南风情。
江、河、湖、荡、塘、渎、氿、溪,不仅造就了无锡鲜明的地貌特征,更直接塑造了无锡城市的格局。无锡古城轮廓被称作“一弓九箭”,九箭对应的不是道路,而是水路。两岸人家枕河而居,寺、塔、河、街、桥、窑、宅、坊众多空间元素有机组合,形成古镇、运河、园林、小桥、流水、人家等经典江南风貌。
江南文化的精华浓缩于古镇、园林。无锡的古镇各具特色,荡口古镇以水乡为主要特色;惠山古镇,以108座园林祠堂为特色;荣巷古镇,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无锡园林也不乏名作,西郊惠山山麓山水如画、古木参天的寄畅园,名列江南四大名园,诞生了名曲《二泉映月》的“天下第二泉”清澈透明、不溢不涸,成为江南水韵的精致表达。
二、蕴藏江南文脉的源流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东汉《吴越春秋》记载,“泰伯祖卒葬于梅里平墟”,唐《史记正义》也有记述:“泰伯居梅里平墟,在无锡东南三十里是也”。“泰伯奔吴”带动长江流域与中原地带的交集,成为探源江南文化、长江文明不能绕过的重要起点,也是勾陈梳理无锡历史文脉,必须把握的一条干流。
相传,3200年前,泰伯初到梅里只见一片荒蛮,他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带领人们兴修水利,开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江南文化由此兴盛。
“一曲吴歌酒半酣,声声字字是江南。”时光流转,伯渎河依然延绵。走在无锡高新区的梅村街道,漫步于新旧交替的时光,逛一场烟火气十足的江南集,吴风雅韵历久弥新。
三千年前,“泰伯奔吴”开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流与流动的传说,在相隔千里、不同博物馆间也能找到鲜明的证据。走进刚落成的无锡梅里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陶鬲与鸭形壶吸引着参观者们驻足。前者多见于黄河流域,后者来自长江流域。2002年,同样形制的陶鬲在陕西岐山大量出土。河南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则藏有类似的鸭形壶。
一曲吴韵风华,深藏万古江河。从梅里古镇出发,沿泰伯大道行驶十余公里,北接长江、南贯太湖的望虞河畔,荡口古镇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现存7万余平方米明清古建筑,华蘅芳、钱穆以及华君武故居点缀其中。
今天的人们到访钱穆故居,目光先会被“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的楹联捕捉,随后就会被钱家“一门六院士”的传奇震撼。太湖西岸的宜兴更是人杰地灵,这里先后走出3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大学校长、上万名教授学者,有着“院士之乡”“教授之乡”美誉。
自古以来,穿城而过的运河、奔腾入海的长江、山温水软的太湖,赋予无锡生生不息又韵律独特的城市脉动。研究者认为,江河湖海的汇聚与碰撞,串联起众多河湖荡氿,让无锡的水文化在运河城市中颇为特殊,不绵软更有力量。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宋代王安石笔下的匆匆一瞥,让一个港、一座城的历史呼之欲出。登上江阴城市记忆馆的楼顶露台,眼前豁然开朗。大江之上船只来往忙碌,沿江岸线一派秀美风光,不远处江阴长江大桥飞跨南北、气势雄伟。
三、点亮富庶江南的高光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都是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无奈之举。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尤其是精英阶层的南迁,催生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让荆蛮之地变成富庶的江南。可见,江南之所以富庶千年,不仅在于资源禀赋,更印证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而无锡就是代表性城市之一。
太湖、滆湖、蠡湖水量充沛,大运河无锡段千年不淤,自元代起无锡跻身江南地区漕运中心,至清末民初达到顶峰,米布丝钱四大码头冠绝一时。
工业文明发轫,航道变身工业走廊。到20世纪30年代,运河水网沿线建成各类企业超300家,银行金融机构超30家,粉厂连布厂,纱厂连丝厂,积淀下了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江南风貌全景式遗产。
清末民初,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瓷器、木材和川滇药材等物资经长江运抵江阴港集散,轮船招商局及日本太古、怡和等轮船公司也在此设立机构。因江而兴的江阴,作为古代航运中心,在历史的发展中联运江海,直至成为亿吨大港,承载着历史的荣光和时代的担当。如今,鹅鼻嘴公园内仍矗立着一块“江尾海头”的石碑,江阴港舟船满泊、商贾满街的景象更胜往昔。
古有米市、丝都、布码头,今有医药、制造、物联网。无锡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6个,入围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业、中国服务业、中国民营企业四张500强榜单的企业总数,多年稳居江苏第一。
根据《2023年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无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5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在万亿城市中居于前列,人均GDP达20.63万元,连续四年位于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第二章 人文经济,激荡发展强音
人文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体格。文化和经济正如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在无锡,人文与经济彼此生发、交融共生、相得益彰,在赓续千年江南文脉的实践中,人文因经济加持而焕发生机,经济因注入人文而更具活力,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澎湃动能。
2024年2月27日拍摄的江苏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座舱域控制器自动化生产线。该公司对数字化智能工厂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大幅升级改造,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灵活性与产品品质。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一、历史文化与经济特质一脉相承
独特的历史文脉塑造了一方水土独特的经济形态,赋予适应自身的经济特质。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化、百年积淀工商文明,铺就无锡经济的底色。
——千年古韵与现代文旅共生共荣。“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文化遗产印刻着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对其积淀的人文价值的挖掘和呈现,是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工业化的兴起,使得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与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渐呈分离状态,而政府与民间的再组织,加入大量新元素、新内容、新形式,其传统的精神性与商业性、娱乐性得以不断融合。
伯渎河畔的泰伯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泰伯庙会”于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生动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江南民俗风情。2024年春节期间,这里举办的泰伯庙会吸引无锡及周边地区10万余名市民及海内外游客一起“轧闹猛”、品年味,由400余人组成的富有地域特色的22支民俗巡游队伍游走在梅里古镇。
古城新韵,近悦远来,织就无锡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现实模样。将文化遗产和可持续的市场化方式有机结合,无锡市梁溪区围绕古运河、崇安寺、小娄巷等传统古迹的复兴项目,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文化、时尚、友好”三大定位,正契合人文、经济和“共同发展”之义。
其中,小娄巷是无锡书香文化的标识地,九百多年来,短短小巷走出一位状元、十三位进士、十五位举人和近八十位秀才,书香绵延,世家沿袭。小娄巷如今是江南历史文化体验街区,集合古韵、潮品、艺术、文创四大圈层,正在对标成都太古里、上海新天地,打造中心城区社交度假场所和城市文化生活聚集地。
——工商文化与当代产业同脉相连。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收藏着“何以无锡”的基因库。始建于1900年的无锡茂新面粉厂,是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也成为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缩影,在此基础上筹建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展厅醒目处可见“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成为这座城市发展基调的鲜明写照。
一百多年前,担任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的无锡人薛福成,在游历欧洲后写下这句话。彼时,薛福成从英国购买新式纺机100部用以织布局扩大生产规模。1896年的冬天,机器轰鸣声打破了小城宁静,纺织、缫丝、面粉加工等百余家现代工厂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城。
今天,无锡这曲“江南调”的主旋律依旧是“工业风”。以机械制造、高端纺织、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实体经济为代表,“产业森林”辽阔丰茂。2023年,无锡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5万亿元。
二、文化赋能经济,释放生产力创造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中,文化不断提升经济活动的附加值,激活创造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精神养分,更成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不竭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
——激发精神动能,惟实励新的价值追求薪火相传。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遗产可以唤起人们对特定历史的集体记忆,往往成为地域认同、文化认同的载体,成为形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资源。从文化遗产传承的生产经验,到人文理念积蓄的发展效能;从民族精神迸发的前进动力,到价值体系引领的发展方向,文化凝聚起了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向心力,汇聚成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力。
1607年,22岁的徐霞客从家乡江阴出发,历时三十年考察大半个中国,纠正“岷山导江”,论证金沙江才是长江源头,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到了极致。上世纪七十年代,“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诞生在无锡改革开放初代创业者的血脉里。霞客故里从走出家门、跋山涉水、锲而不舍、追求真知的文化积淀出发,提出“跳出江阴看江阴,面向世界看江阴,放眼未来看江阴”的口号,成就如今的“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超过2400家,61家上市公司大多分布在高端制造业。
从徐霞客“长江探源第一人”、近代先人一步的民族工商业振兴,到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开创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再到如今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研制的“奋斗者”号探秘地球“第四极”……时空变换,无锡人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精神始终如一。
无论是“四千四万”精神还是“四敢精神”,敢为人先的鲜明气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从实业报国到高质量发展,为国担当的人文基因为经济提供价值引领。
站在地区生产总值超1.5万亿元新起点,无锡从经济大市的地位和使命出发,在高质量发展上挑起大梁,既在经济增量上做出贡献,更在产业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上提供更强支撑。
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面构筑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无锡在实战实效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1.4%、52.3%,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实现江苏省“十一连冠”。
——赋能创新创造,增加经济价值、促进业态融合。无锡早期的民族工商企业以棉纺织业、面粉业、缫丝业为主,为便于物资运输,大多沿运河布局。而今,随着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运河两岸的经济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以茂新面粉厂为代表的4家单位成了工业类博物馆,以开源机器厂为代表的6家单位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还有的成为景点、研学实践基地以及办公载体。有入驻运河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企业负责人说,在运河边时时能与自然对话,更能激发创意与活力。
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创新文化表现形态、推动文化与其他经济业态深度融合,无锡梁溪区等运河沿线区域正在积极引导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沿河集聚,使工业“锈”带变身为产业“秀”带。
当下,文化正从艺术、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迈向创新赛道。前身是轧钢厂,如今是梦工厂。无锡华莱坞通过数字科技赋能产业革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VR等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机,加速朝着电影工业4.0迈进。墨境天合、倍视传媒等80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落户,推出《中国机长》《人世间》《流浪地球2》等一批影视佳作。
在此基础上,无锡又启动“华莱坞元宇宙世界”项目,落地7大主题馆(项目),涉及旅游、展览、演出、直播、购物以及剧本杀等多种应用场景,打开了“元宇宙+数字影视”创新发展的全新局面。
三、经济活化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视域下,经济发展创造文化价值、构建文化环境、塑造文化精神,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因经济加持焕发新的生机。文化让经济拥有更深厚的底蕴,经济让文化创造更多元的价值。无论现代经济活动的内容,还是现代经济的演变,其间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文化内涵日渐丰富、文化现象层出不穷,这充分体现出经济发展的人文追求,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
梅里古镇二胡广场吴歌台上,曲韵婉转、琴声悠扬。 历史上,华彦钧(阿炳)、刘天华、蒋风之领民乐风气之先,《二泉映月》《光明行》等名满天下。如今,建二胡文化园、产业园,办高规格乐器展、演奏会,这里“二胡之乡”的名片越擦越亮。
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在回应年轻消费者需求中弘扬传统文化。惠山古镇文旅综合项目将龙光塔、寄畅园、映月堂、惠山泥人博物馆等文化地标串珠成链,突出国乐主题,引领国潮风尚,让市民游客从山、泉、镇、乐中体会无锡风貌和传统文化。
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介绍,惠山古镇文旅综合项目立足于享誉世界的二胡曲“二泉映月”IP,生发出“二泉奖”“映月堂”和“国乐之城”等新的精神、物质标签,从场景、情景和意境出发,为无锡创造新颖的时代名片。
在无锡,非遗传承保护利用持续加强,2023年泥人、精微绣、留青竹刻等销售增长69%。当下,无锡正进一步开发烟火、书香和山水为代表的“人文资产”。
一边是观众沉浸式欣赏锡剧《珍珠塔》、越剧《红楼梦》等经典剧目,一边是上百台无人机凌空表演——坐落于锡山区的九里仓轻文旅街区“以现代诠释传统”,以古典穿插现代的手法营造开放型城市购物公园和商业街区。“时尚街区、露天舞台”让市民和游客在品味美食、购物的同时,也能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营造优良人文环境,铸塑新时代人文精神。经济发展依托人文环境,人文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重新构建文化环境,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进步。
2023年11月,《无锡国专》纪录片开机仪式在梁溪区第二届发展大会上正式举行,旨在以无锡国专的非凡三十年历程,弘扬坚守民族文化自信、坚守国学教育、敦品励节、学行合一的“国专精神”。
1920年,全国最早的国学教育机构——无锡国学专修馆开办,唐文治为馆长。三十年间,这里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文化人才,走出了王蘧常、唐兰、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魏建猷、马茂元、周振甫、冯其庸、汤志钧、朱星、王绍曾……一批文史大家成为国内各大学中文、历史等各学系的顶梁柱。
除了创办无锡国专,彼时一批新式学校、文博场馆大多由实业家捐资兴办。崇文重教之风兴起,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外交家在无锡青蓝相继,“教授之乡”“院士之乡”扬名天下。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文化兴盛铸塑时代精神。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无锡原创舞剧《10909》2023年底成功首演,用艺术诠释大国重器与奋斗精神,再现“奋斗者”号研发和下潜至万米海底的场景,以丰富的舞蹈语汇,勾勒出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三代科研工作者为中国载人深潜奋斗的壮丽历程,点燃无锡观众的文化热情与奋斗激情。
第三章 斗米尺布,垒筑幸福之城
“城,所以盛民也”。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全过程。富民为始、政在养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天人合一,和合共生……连续四年捧回“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奖杯,彰显无锡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丝一缕织就多姿多彩、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2023年3月28日,在江苏无锡梅村街道二胡产业园古月琴坊车间,来自香港的乐器经销商李开在试琴。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一、明发展旨归,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发展中惠及民生,在文化传承中造福百姓,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是一座城市部署工作、制定政策、推动发展的“原点”。
出炉不久的“江南水乡·斗米尺布”文物主题游径,40多处文物点串联起“农桑锡纺工商兴”等六大文物主题。一斗米、一尺布,奠定了江南文化的物质基础,塑造了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直面关切中改善民生,勠力增进民生福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脏乱的“夹花地带”翻新成为农趣园,迎来华丽转身;荒芜的桥下空间被盘活,成为运动空间;路边可见公共休息座椅,机动车可免费停车30分钟,地铁上的夏日纳凉区、冬日加热座椅,妥帖照顾着人们的生活细节——无锡用显微镜体察民生细节,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2021年以来已滚动实施“微幸福”民生事项5718件、下发62批重点督办事项清单,群众满意率100%。
滨湖区稻香片区,是锡式生活的“烟火气”的代表之一,也是“完整社区”规划的试验田。“怎么改,应当由居民说了算。”71岁的王荣庆成立“老娘舅工作室”,收集了上百条意见,雪片似的飞到了专家案头。同济大学现代化研究院城市更新中心专家陈文杰走街串巷,收集道路POI数据、通过GIS绘制居民出行热力图、运用VR设备模拟老街新颜。
寻常巷陌的所闻所见,日常生活的微末细节,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冬日暖阳下的稻香广场,居民们闲坐聊天,不远处可见整治一新的东新河;1公里内有口袋公园、商业街区、儿童游乐场;出门15分钟可娱乐、学习、就医;周边菜场、小吃成为网红打卡点,方便本地人也吸引外地人……“全龄友好”理念贯穿改造全过程,“老破小”焕发年轻态。
——聚焦更高水平“民生七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生七有”,指的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无锡的目标,是聚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解民忧的务实举措,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让生活在无锡的每一个人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聚焦劳有所得,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万人,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6.22亿元;实现幼有所教,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31所,启动建设市盲聋学校;推动老有所养,新建及提升改建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1家,实现街道全覆盖,新建及改建提升助餐点80个,累计建成区域性助餐中心133家,助餐点近600个;开工建设无锡市文化艺术中心、无锡交响音乐厅、无锡美术馆三个重大文化设施,从东林书院、荡口古镇等景区,到社区、医院、地铁站,小而美的文化空间让市民“触手可及”。
接续推进民生服务,无锡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身边实事。无锡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多元拓宽富民渠道,制定出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全民参保扩面专项提升行动;扎实推动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让新市民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更大力实施托育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新增普惠托育机构20家,确保镇街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建设儿童友好试点社区30个……一项项民生新承诺,托举起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天下英才,以人才强市为发展的动力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锡坚持把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集聚起16.64万高层次人才、2.16万留学归国人才、51.12万高技能人才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立体施策赋能,打造爱才“金招牌”。将惜才、爱才融进城市脉动,让人才与城市彼此成就、共同成长、双向奔赴,无锡打造对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支撑。
近年来,连续举办“太湖人才峰会”,持续优化升级“太湖人才计划”,为人才提供一个走进无锡、认识无锡、爱上无锡的窗口,以城市之名共启创新创业征途。2023年,无锡又发布了机制创新提效、人才队伍提档、平台载体提级、资源配置提优、营创环境提质等“强智聚才”工程五大行动,“无比爱才,锡望您来”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锚定物联网产业,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海归小镇落户无锡经开区,从一站式政务服务、高品质住房保障,到医疗、教育,保姆式服务贯穿始末。连续两年举办“人才服务季”,围绕安居、健康、金融、就业、出行、婚恋、乐游等七大主题,推出各类人才活动超百场。其中“人才房”优惠购,累计让利超4亿元。
如今,从诺奖得主到中外院士,从优秀大学生到技能型人才,各类人才来无锡都能找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营造发展生态,增强人才获得感。人才来不来,取决于创业就业生态。无锡坚持以产才融合为导向,不断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汇聚优质创新资源,日益壮大的新兴产业,更持续吸引有志之士奔赴“风口”而来。
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黄阳之而立之年回到无锡,正是看到了家乡倾力打造未来产业“生态圈”的前景。他创办的科技公司致力于AR创新应用,从初创时的6人小组到目前50多人的研发团队,企业估值已经破亿元。
无锡先后设立太湖人才系列基金,总规模超12亿元。其中,太湖人才成长一期基金设立3年多来,围绕无锡现代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重点布局,完成了16个重点项目投资,人才项目覆盖率100%。
——开掘人文资源,升温城市吸引力。城市人文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和精神资源。对人文资源的开掘,关系一座城市的个性与品质,其包含的荣誉感与归属感,使市民与人才对城市产生心理沉淀,使城市产生强大的磁性效应,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提升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阳山镇以盛产水蜜桃出名,院士小镇落户于此。2023年5月,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院长丁汉在这里认领了一棵“士林”桃树,盛夏即收获了甜蜜。2021年以来,已有73名院士结下了“甜蜜之约”。
在无锡滨湖区,一半以上的面积是水,剩下的面积四分之一是山,自然山水中坐落着12家省部属科研院所、7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拥有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2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04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6.35%。
在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称号之后,无锡又接连抛出了引才三个新目标:海归第一站、双创首选地、营创最优城,以吸引更多人才前来追逐人生理想、开启美好生活。
三、促和谐共生,从人与自然关系高度谋划发展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无锡正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的绿色转型之路,奋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遵循治湖规律,唱响新时代“太湖美”。面对太湖治理这一“国之大者”,无锡科学施策、久久为功,坚持把太湖治理作为系统性标志性工程,持续强化外源减量、内源减负和生态修复、应急防控、能力提升,2007年至今累计实施7278个治太重点工程,市本级投入达1252亿元,太湖一级保护区建成“无化区”。
蓝藻防控是“美容养颜”,河道清淤是“畅通血管”,涉磷企业整治是“肿瘤切除”,生态修复是“调理气血”,结构调轻是“改变生活方式”……翻看治太工程清单,就如同打开了一张给太湖“疗伤”的精准药方。
过去一年,治太成效取得“四个首次”:太湖无锡水域湖心区近年来首次实现年度Ⅲ类水质、2007年以来首次全年未出现异常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首次低于55、生态环境部首次将太湖水质评为“良好”等级,水质、藻情均创16年来最好水平。
——全域生态治理,全方位提升“含绿量”。“把整个无锡当作太湖一样来呵护。”无锡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把建设美丽无锡摆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锡东新城获评全省首批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宜兴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新吴区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13个绿色工厂、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个绿色园区入围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名单……
让城市山更青、水更绿,无锡坚定聚力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近年来累计压减钢铁产能655万吨、水泥产能900万吨,淘汰印染产能4.45亿米,关停化工企业3000余家,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清零”。同时积极研发零碳技术、建设低碳企业、打造近零碳园区,加强风电光伏、氢能储能、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自然生态之美、绿色生产之美、人居环境之美在太湖之滨交相辉映、美美与共。2023年,无锡开展“三清三治”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新增省特色田园乡村13个,建成美丽幸福河湖680条,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完成年度整改任务……全市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位列江苏省第一。
第四章 履践致远,谱写时代华章
城以文兴,成就无锡的过往;以文兴城,开创无锡的明天。在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中,无锡高举新时代党的文化旗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人文基因,弘扬传统文化,铸塑人文精神,蓄力谱写新征程的人文经济时代华章。
2023年3月29日,江苏无锡梅村实验小学学生在练习二胡。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一、传承、守护好江南文脉,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推动文化传承赓续出新、文化事业普惠出彩、文化产业硬核出圈,成为一座城市传承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意。汲古润今,与古为新,无锡努力让江南文脉绵延不绝、奔流向前。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江南千年文脉。从文脉传承的历史视角、国家战略的宏阔视野,审视和探讨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当代价值,提炼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年来,无锡连续举办江南文脉论坛,倾力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重要窗口,延续文化根脉、留住无锡记忆,擦亮“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城市文化品牌。
钱钟书故居的第三、四进已升级改造成为“钟书客厅”,不仅复原了钱钟书创作的情景,还包含了数字化、沉浸式、“阅读+”等新型文化产品。唐诗三百首编撰者孙洙和世界语学者孙国璋的故居,如今成了一家品牌书店,依然是充满活力的文化场所……
推动江南文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无锡已成共识、化作行动。出台文物保护工作、“百宅百院”活化利用等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近4亿元;高位推动大运河、长江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设立专门研究院和发展基金;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启动编撰《无锡史》,锡剧、紫砂、泥人、二胡等文化标识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守护中开掘新深度,在创新中拓展新境界,无锡正成为世界读懂江南的重要窗口。
——精准提炼文化原动力,打造新时代人文地标。文化是流动的、变化的、可塑的,中华5000年文明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是因为适应了不同时代的需要,不断被注入属于不同时代的活力,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就是抓住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坚持古为今用、吐故纳新、推陈出新,活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走进现代人的生活里。
唐风木作,宋制飞梁,让人梦回古代;香月花街一步一景,拈花塔下风铃叮咚……龙年春节的无锡拈花湾,一面是年味花灯流光溢彩、非遗国潮扑面,一面是人流如织、12.4万人次的大流量创造了门票、住宿、餐饮等文旅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成为观察人文经济学实践的一扇窗口。从一张白纸到一路风景,从隐于乡野到闻名于世,这里开创了中国文旅小镇建设“无中生有”的创新模式。
“我们要按照‘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标准,打造能代表无锡人文经济的精品力作。”拈花湾文旅董事长吴国平说。
拈花湾尽展唯美禅意空间,金陵小城再现六朝风雅,尼山圣境打造儒家文化世界级“窗口”……近年来,拈花湾文旅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成,对传统文化予以可观可感的形象化再造,让大众沉浸其中,打造的文旅项目个个皆为“爆款”,实现以文彰旅,在新时代文化画卷里留下地标。
二、以文培元,以文聚力,激活奋进不息的人文能量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守住我们的根和魂,需要物质上的继承保护,更需要精神上的积淀与升华。江南文化,既是无锡人杰地灵的精神源泉,也是促进无锡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文化人,蕴育城市精气神。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开阔人民精神空间、增进人民精神力量。
巷陌烟火,既满足了精神文化需求,也蕴育着城市的精气神。在与钱钟书故居一街之隔的后西溪社区钟书房,人们可以在这里聆听钱钟书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免费借阅著作,也可以点杯咖啡消磨时光。在无锡,造型各异、功能不同的钟书房已超过100所、遍布城市角落。
一座城市的独特性,在于文物古迹等物化文明印记,更在于历史积淀下的人文精神:无锡东林书院领袖顾宪成所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尽展家国责任;“九一八”事变爆发,考入清华时国文历史满分、物理只有5分的钱伟长毅然弃文从理,终成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从荡口出发,王莘在天安门广场前为祖国欣欣向荣的情景打动,一曲《歌唱祖国》传唱至今;信知暮寒已轻浅,盛放东风第一枝,胡福明勇开思想先河,写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跳腾挪行云流水,举手投足飒爽利落——江阴推进“锡剧进校园”工程,20所小学组建“小锡班”、6000多学生加入。参与的小学生说,“每部戏都是一个历史故事,我们学习锡剧,就是要把其中的文化和精神传下去。”
——以文兴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近代以来,锡商群体打拼出无锡产业的深厚基底,造就了无锡经济的持续繁荣。历经岁月洗练,“经世致用”“义利双行”“尚德务实”等人文精神已融入无锡的城市血脉;当下的无锡,正发扬工商文化中开拓务实的精神,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
2024年3月10日,无锡丁蜀低空经济产业园在宜兴奠基,低空旅游航线、空客直升机、物流无人机研发制造等总投资超50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入园;一天后,江苏省首条无人驾驶低空航线和全省首个低空运营管理平台分别在无锡梁溪区和经开区立项启动。万亿级低空经济新赛道上,无锡先行启航……
直面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浪潮,“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至今激励无锡企业家在最尖端、最前沿领域向高端攀升,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百年工商名城,迸发勃勃生机。未来产业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与经济格局的关键力量。无锡对此高度重视,在全市“465”现代产业集群中提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个重点赛道,并持续扩展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合成生物、高端膜材料等新领域,系统构建面向长远的“5+X”未来产业发展体系。
三、交往交流交融,涵养城市兼收并蓄的胸怀气度
今天的江南,是世界经济、文化版图中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经济的全球合作紧密、人文的国际互动频繁,持续扩大无锡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开放创新的经济形态,持续培育城市竞争能级、扩大城市影响力。改革开放之初,红豆成为无锡第一个亿元乡镇企业;进入新时代,首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又联合中柬两国企业打造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为新样板……一颗红豆的成长之旅,成为锡商精神的鲜活注脚。
坚守实业是底色,开拓创新是境界,面向世界是格局。2023年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全品类消费品展览会上,江苏凤凰画材公司的系列高级颜料新品和画框画板,凭借新颖外观和优异性能,获得国际采购商青睐。
这只锚定艺术产业赛道的“金凤凰”,创业之初仅有8名员工。从一开始就对标国际标准,不断改进油画工艺和品质,如今凤凰画材已成为国内最大画布生产出口企业、世界第二大画布生产商,实现了从生产采购到品牌市场全链条式的国际化。
访问友城、城市推介、招才引智……2023年8月,无锡经贸代表团奔赴中东和英国,分别促成38.61亿美元的34个项目、超22亿美元的20个项目签约,向国际展现了江南工商名城的经济活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
——开放交融的文化生态,不断丰富城市文化色彩、提升城市美誉度。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多年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并不断地通过文化交往与融合,积淀起中华文明最深层次的智慧与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一座城市优良的文化生态,同样离不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开放包容与兼收并蓄。
歌剧《二泉》登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将阿炳的传奇一生娓娓道来;经典锡剧《孟丽君》首次在香港公演赢得满堂喝彩;“一带一路”现实题材舞剧《南国红豆》赴柬埔寨、泰国巡演5场,令当地观众感动落泪;中加合作原创舞剧《寻》开启北美巡演,探索中西方文化艺术融合。
提升城市气质,扩大无锡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正如耶鲁大学学者托马斯·博格所言,江南文化海纳百川,江南人的文化自信也是世界需要的一种自信,江南文化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路径。
月悬当空,余音缭绕。新年第一天,“无锡交响·世界听见”新年音乐会上,无锡交响乐团首次整建制亮相,乐团66名海内外青年演奏员通过全球招聘加盟而来,并计划今年推动“四大名著”原创交响计划,还要前往日、韩、新加坡等地巡演,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一曲最新创作的《无锡序曲》与传统江南小调不同,恢弘大气、豪迈澎湃,正如这座城市的发展之音,让世界听见。
2024年2月29日,在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的红豆股份红豆男装5G智能全连接工厂,检验人员使用吊挂PAD判定产品质量。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结 语
诗意与繁华相融,人文与经济共舞。
南北交融、古今熔铸、人文经济相生相融的淬炼,造就了这里的独特气韵。昔日,学贯中西的宜兴人吴冠中,把油画与传统艺术审美融合绘就水墨江南;当下,青砖白墙、小河流淌的古镇与纵横交错的现代桥梁、地铁、空港交汇于同一时空。
承载千年江南文脉,在时代潮流中不断焕发新彩。无锡秉承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供的启示,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养分,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相互激荡。
京杭大运河和无锡环城古运河交汇处,一座集米市文化、运河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生态绿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运河艺术公园已整体开园。“往来千载——徐悲鸿无锡艺术特展”回到故乡,其中包括家喻户晓的《群奔》,神采飞扬的六匹奔马和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精神姿态,恰似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著名写实主义倡导者徐悲鸿对家乡的最佳“写实”。
文化为魂,点亮城市。一代代人生生不息的奋斗,永远是这片土地最鲜活的注脚,创造历史,也必将筑梦未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