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杨梅熟时

2024

07/02

10:2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杨梅熟了。这是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楼老师在微信里告诉我的。楼老师告诉我这个消息,没用文字,也没用语音,而是发了张图片。图片是一篮刚刚采摘的、红得发紫的杨梅,瞄上一眼就会让人口里生津。我立马用文字回复说,楼老师,看着您这一篮杨梅好馋啊。只间隔了几秒钟,楼老师的文字也来了:那你过来采呀!最后的那个感叹号,充满真诚,也像是伸出来的一只手,召唤着我回宜兴山里采杨梅。

  一个周六的下午,太阳仍毒辣辣的,我如约来到楼老师家的水中楼饭店,她见了我挥了挥手高兴地说,走,我们这就上山采杨梅。我邀楼老师坐我汽车,她却坚持要骑自己的“小电驴”,还说要先回老宅去换辆电动三轮车上山,否则采了杨梅不好拿。我有些纳闷,怎么不好拿?手提不就可以吗?楼老师呵呵一笑,这一双手能提几篮?那笑里展现出来的是一股子豪爽之气。

  的确,楼老师是豪爽的。她虽为女性,却声音洪亮,又喜欢运动,做事也干净利落。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她当我们班主任时,常跟我们一起玩耍,什么跳绳、踢毽子,甚至贴着墙根倒立,玩得不亦乐乎。而正是在这些玩耍中,我们班不仅十分活泼,而且成绩也走在了年级前头,成了尖子班。眼下,我看着已经七十岁出头的楼老师骑着“小电驴”绝尘而去,觉得她还真未曾变老,一如当年般英姿飒爽。

  到了老宅,我担心山道开三轮车不安全,劝楼老师步行上山,稍微采点杨梅尝尝即可,不必大动干戈,但楼老师不依,说是山路比较远,走路不方便,非让我把汽车开到山脚下后再坐她的三轮车上山。我有些忐忑,心想我怎么好意思坐一位老人开的三轮车呢?可楼老师不管这些,还是像当老师时那样要我听她的,弄得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上山的路先是一条狭窄的水泥路,我抬腿跨进三轮车的车厢,楼老师又嘱我坐在车厢里,以免被探进来的树枝刮到。我“嗯嗯”地回答着,很听话地坐了下来。大概行驶了不到一公里,在水泥路的尽头,是一个30度左右的陡坡,楼老师把车停住,让我下车,自己则还要开车上去。这么陡的坡行吗?我想拦时,楼老师已然驾着车往上冲了。等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坡,楼老师已站在那里自豪地指着几棵高大粗壮的杨梅树说, 你看看这杨梅多好啊,赶紧采了吃吧。

  真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发现陡坡的上面竟是一块平地,而平地上长着的十多棵杨梅树每棵树上都挂着数不清或紫或红的杨梅,犹如颗颗珍珠般光彩诱人,难怪古人会发出“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的感慨了。

  采吧。我接过楼老师递过的篮子,可一连采了几十颗没一颗放进篮里,全被我送进了嘴中。楼老师看我贪吃的样子,欣慰地说,“好吃吧,好吃你就多吃点,杨梅可吃不坏肚子,吃多少都没问题。”我边吃边回说,“太好吃了,那甜中略带的一丝酸,有什么水果是这样的啊?”楼老师骄傲地介绍,这些杨梅树都是有树龄了,凝结着日月风霜,她家许多客户就认这一口,“昨天还采了几十篮呢。”“那您家的杨梅树还不成摇钱树了?”我调侃了一句。“钱不钱无所谓,大家喜欢就好!”楼老师的话无不透着大度。

  边采边吃,边吃边聊,不到一小时,我们已经采摘了七篮。楼老师还想再给我采几篮,我推却了,心想这么多哪能吃得完?好在这个时候楼老师的手机响了,老伴来电话通知她,晚上饭店还有五桌饭要等她回去张罗。如此,楼老师只得收手。

  “更拟明年同采摘,要将华发待熏风。”我看着清癯而矍铄的楼老师手提杨梅篮子,忽生灵感,吟出了明代诗人丘吉的两句诗。“那明年一定要再来哦!”楼老师又豪爽地发出了邀约。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就要下山了,三轮车里装着丰收的果实。楼老师开车从坡上下来后再次嘱我坐进车厢,这次我没不好意思,很自然地跨了进去。三轮车向山下驶去,山风从耳旁吹过,楼老师开着车大声告诉我,她家的几个小崽子最喜欢坐她的三轮车了,一上车就大呼小叫,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听着楼老师的话,我忽就穿越到了稚嫩的少年时代,我坐在母亲拉的板车里,吹着风,看着云,听着阵阵蝉鸣,享受那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张淇铭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