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28
09:41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城市有山则灵,遇水则活。惠山深秀苍老,九峰高峙,太湖烟波渺渺,浮光跃金。多少年来在这青山秀水之间,禅宫佛刹,几经起落,唯有断垣荒树、废苑平畴,而今化为绣阁文轩、重阑曲径,樱花如烟、落红满坡。你徜徉于湖光山色之间,流连于亭台楼阁之中,可曾细细品味镶嵌在这里的匾额、楹联、石刻?这些匾联石刻文字之隽永,书法之美妙,令人赞叹,徘徊不已。它们犹如“无锡之眼”正深情地注视着你,叙说着这座城、这方土和这片水的过往和背后的故事。
133年前,81岁的无锡知县廖纶偕友畅游鼋头渚“棹舟过此,惊其伟焉,手题‘包孕吴越’以张之,别镌‘横云’二字于侧”,这二组书法六个字,深得颜真卿笔意,雄肆稳健,端正开阔,人书俱老。后者概括了无锡太湖苍崖壁立,林木丰茂,云蒸霞蔚,波涛万顷的绝妙风景;前者则站在历史的高度,昭示天下:这里,接纳和消化了至德太伯带来的先进中原文化;千百年前吴越争霸正是在这里展开了金戈铁马的壮丽画卷;这里,正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的孕育之地。
在蠡湖宝界桥西南堍的琉璃瓦牌楼和原横云山庄门楼上,分别高悬着蓝底金字和白底黑字的“太湖佳绝处”横匾,这是文化巨擘郭沫若先生的手笔。郭老毕生研究甲骨文、金文,年少时就善书能文,书法浸淫于颜真卿、苏东坡、米襄阳之间,最后形成了著名的“郭体”,启功先生评说“唯有郭先生才能有此大手笔,我等不及太多”,冰心先生则说“郭老字如其人,文如其人”。郭老数次来锡,盘桓湖上,写下《蠡园唱答》《咏鼋头渚》诗篇,以万钧笔力奠定了鼋头渚为太湖佳绝处的核心地位。“太湖佳绝处”五个字与故宫博物院、荣宝斋、绍兴鲁迅纪念馆与徐悲鸿纪念馆等处匾额一样,写得豪放恣肆、跌宕多姿,峻峭急越,欹侧险奇。《无锡日报》报头也为郭老所书,足见郭老对无锡的厚爱。郭老对太湖鼋头渚的评价不单单是赞美旖旎自然风光的,早在1924年3月,满腹“愁烦”、32岁的郭先生曾游历太湖,望着浩渺的湖水,他的思绪飘散于千年之前吴越的历史境况之中,数天后,他在《炼狱》一文中写下:“啊,范蠡哟,西施哟,你们是太幸福了!你们是度过炼狱生活来的……但在这太湖上只有你们的笑纹,太湖中却没有你们的泪滴呢。”点点吴山、依依湖水,给郭老怎样的心灵洗涤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历史视野与廖知县石刻的意涵却有异曲同工、灵犀相通之妙。于是,他们的学识和手迹犹如点睛之笔“宜与名山同寿矣”。
惠山寺金刚殿上高悬白底黑字“江南第一山”横匾,这是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书写的。李先生创作的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曾在2015年的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1.84亿元人民币天价,成为收藏界的神话。殊不知李先生还是一位书名为画名所掩的书法家,他早年精研王羲之、赵孟頫,后参与隶书笔意,创出辨识度高的书体。此匾字体瘦硬刚劲而见厚见重,富有变化而高低不一,五个字似乎巧妙地显现了江南翠山秀峰的天际线。惠山为“江南第一”典出乾隆逸事,他曾说“入江南境,扬州但繁华,无真山水;金山佳矣,而有戒心;惟惠山幽雅闲静”,他到苏州虎丘见山门悬有“第一名山”之匾,即下旨除去而属意惠山。匾下有廖纶撰写的“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祠以教孝寺教忠”联,此联为今人武中奇所书。老八路出身的武先生是军中才子,自小学书不辍,他曾执掌江苏书协18年,书体有魏晋风韵、唐碑风骨。上海解放时,“上海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正出于武先生之手。
“山第一泉第二”岂无凭证。茶圣评天下宜茶之水为二十等,判定“常州无锡惠山石泉第二”。王禹偁、梅尧臣、秦少游、黄庭坚和杨万里等文人高士都曾来此品泉,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苏东坡在《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中这样吟唱: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宋徽宗下旨将二泉列为贡泉,月进百坛。明代才子文徵明在此办茶会,并绘有《惠山茶会图》;明代惠山寺僧普真以竹编风炉煮泉,与王绂、王达等名士品泉唱和,传为佳话。泉上有亭翼然,亭壁上“天下第二泉”石刻为元代赵孟頫所书。书法史上赵孟頫与唐代颜真卿、欧阳询和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是元代书法巅峰一样的存在。亭东“漪澜堂”横额则为费新我所书,他是一位以左手运笔的著名书法家,写隶古拙,为楷敦厚,此匾行书不受古人羁绊,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泉庭北侧粉墙上赫然镶嵌径尺大字石刻“天下第二泉”,为清雍正六年时任吏部员外郎的王澍所书。此公十岁学书,从学子到入朝为官,再辞官返乡,一生学书不辍。这五个大字呈颜体风貌,写得筋骨丰满,秀逸端庄,透出庙堂的正大气象。后人将陆羽品泉、苏轼品泉及王澍书泉并称“二泉三绝”。2006年,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是匾额楹联石刻的荟萃之所。敞厅内“山色溪光”匾为康熙所书,概括了园内景色,“玉戛金枞”为乾隆所书,赞美了八音涧的清亮泉声。清代康乾二帝十二次南巡,驻跸寄畅园竟达十四次,留下了许多诗篇和御碑,乾隆还命人绘制寄畅园图,在万寿山仿建惠山园,即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寄畅园第一代园主秦金以祖居地有凤山为由,筑园起名“凤谷行窝”,现匾为海上画派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所书。朱老在百岁之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画坛佳话。齐白石敬重朱先生的书画,引为知己,为他治印竟多达70多方。此匾古拙天趣,墨厚笔重,溢满高古碑意。卧云堂是园内主体建筑,始建于万历年间,由园主秦燿“幽人卧其间,常抱白云宿”诗句得名。廊轩悬有宣统四弟爱新觉罗·溥任书的“卧云堂”之匾,字略显拘谨,但还算中规中矩,毕竟有皇室渊源。此处是当年康熙、乾隆巡幸寄畅园时接驾之所,地位在诸厅之上,有皇裔题匾,最是自然。堂内还有“朝闻松涛弄谷烟,暮枕碧水抱云卧”联,既贴切又点明了厅堂方位,更得山林幽逸闲静之气。敞厅东西门洞之上镶嵌“侵月”“碍云”二块砖雕,极古拙意可趣,惜未考知何人所书,因园东可见锡山龙光塔,塔高入云,用“侵”字来形容;园处惠山之东,月过中天即为惠山峰影遮掩,故云“碍月”,深得文士雅趣。园内还收有《寄畅园》法帖200余方,近半由乾隆从御藏《三希堂法帖》中选赐,还有一半系秦家历年收藏的唐宋元明名家法帖,这是无锡一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叶建兴)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