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木拖鞋

2024

06/18

09:4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石惠泉 文 |

  木拖鞋,古人称之为“木屐”。据考古发现,良渚文明(距今5300—4300年)昌盛时期,先民们就穿木屐,一厘米左右的屐齿,足以保证泥水不会沾到鞋面。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了漆木屐,呈椭圆形,估计是女性所穿,这符合中国古代男方女圆的原则。朱然,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大将,木屐能作为陪葬品,说明当时穿木屐已非常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极为兴盛的时代,这在潮湿多雨的南朝表现得尤为明显。

  谢灵运,南朝宋人,可称得上我国山水诗鼻祖。他寄情山水,当然要跋山涉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穿的就是木屐,其形制估计要比现在的木拖鞋复杂,否则是爬不了山的。他对木屐作了改进,在鞋底里安了两个木齿,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这样,上山下山有如履平地之感。很快,这样的木鞋子出了名,被大家公认为“谢公屐”。“谢公屐”风行一时,成为名牌产品。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便这样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在李白的想象里,穿上了谢公发明的木鞋子,能够像爬梯子一样,爬上陡峭的天姥山。不简单!

  1964年,我大队在石氏祠堂办起了木业社,开始叫木业组,主要生产木拖鞋。

  制作木拖鞋的工艺相对简单,木拖鞋的底样从木板上锯下来,厚度两厘米左右,两面用木刨刨平,踩脚的一面用粗刨后,要改用细刨,刨得尽可能光一点,侧面用横刨。踩地的一面,靠后跟处锯下三分之一,用斧子从前部向锯线处砍,砍成一个斜面——“7”字形,最后,在鞋板前部钉一皮条或专用的帆布带,成弧形,一双木拖鞋就算完工了。木拖鞋的生意不错,有的还卖到城里去。给城里人穿的木拖鞋是精工细作的,得在拖鞋面上刷漆,或蓝或青或粉红或橘黄,然后在上面画金鱼、鸭子、花草等。画画师傅是木业社聘请的,苏州口音,矮矮的,胖胖的,皮肤嫩白,手指粗而短,画出来的东西却很秀气,招人驻足观赏。

  木业社,让大队里的人,包括老人小孩,人人都有一双木拖鞋。春夏秋三季,大概近半年时间,布鞋穿不上,太热,出了汗,还有一股鞋臭,难闻。穿木拖鞋,风凉,便当,脚一伸,拖了就走。底部沾了泥或柴屑,到河埠,踩水里,在石级上来回磨几磨,干净了,板刷都不要用。穿了半天,有汗渍,腻腻的,到水缸里舀杯水,冲一下,又滑爽凉快了。因此,只要在家里,不出村,总是穿木拖鞋,从早到晚。特别是夏天晚上,搁好乘凉的门板,吃好晚饭,洗好澡,孩子找玩伴,小伙追姑娘,大嫂忙着去传递小道消息,老伯到老地方讲老空。在人们的忙碌走动中,木拖鞋敲击碎砖场,呱嗒呱嗒呱嗒,不仅响亮,还显得有点雄壮。雄壮的声音里,插进场前夏虫的吟唱,稻田里青蛙的鸣叫,合成热闹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延绵不断,其情境有点扣人心弦。

  呱嗒呱嗒,这是穿木拖鞋走路特有的声响,明明白白,大大方方,似乎告诉旁人或自己想见的人:我来了!也有点像两位莫逆之交,一位说,借我两块钱,另一位马上从口袋里掏出来。直截了当,解释都不用。不过,一旦穿上它,就不适宜去做偷鸡摸狗的事,不适宜听壁脚,不适宜弄小动作,耍什么阴谋诡计。当然,也不适宜奔跑。因此,你最好不要有争先恐后夺第一的想法,更不要有去抢什么馅饼之类的念头。

  木拖鞋,它让你安步当车,悠然自得,过一种散淡自在的生活,不要为了名呀利呀,为了仕呀途呀,煞费苦心,趋之若鹜。

  木业社由做木拖鞋起家,后来发展到做家具,桌子、椅子、樟木箱、五斗橱、大衣橱、西式床,等等。它为各生产队提高分红做出了不小贡献。可惜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期,关了,说是与“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牵连。

  脆响的呱嗒呱嗒的木拖鞋声稀疏下来,沉寂下去。倒不是关了木业社的缘故,是塑料拖鞋登场了。

  听说,日本人现在还常穿木拖鞋。又听说,日本的木拖鞋是中国传过去的,直至现在,我们的有些企业还能常常接到日本方面的订单。当然,其式样与我们传统的不尽相同,前部是凸出的“人”字形布卷,嵌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穿着,敞亮而潇洒。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