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铁平先生的画

2024

06/18

09:3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中国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之说。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启功、费新我的画作都有很高的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藏家的青睐,影响很大。因此,无锡籍著名书法家刘铁平先生的画,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注、认可和喜爱,是有其必然性的。

  熟悉了解铁平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绘画和书法是同时进行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上世纪60年代初,铁平先生还在上中学,他带了点礼品和自己的书画作品,去了秦古柳的家里请教。秦古柳看过他的书画作品后认为,他的字比画好。秦古柳告诫他,画画一定要有扎实的书法基础,有了书法功底,画画一定会好。后来,拜师这件事因故而作罢,但是,秦古柳对于如何才能画好画的那些话,对铁平先生是有很大启发的,说是终身受益都不为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起先学的是画,是在秦古柳先生的建议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习写字上。以至于后来,他的书名大于了他的画名。

  上世纪80年代,铁平先生被调到无锡书画院,成为专业的书法家。然而,他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临帖写字完成书画院要求的工作任务之余,他会画些山水、花鸟和人物。后来,因为有些议论,他把绘画放到八小时以外去做,以致养成了这样的作息时间:在他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中,他常常会工作到黎明将至的时候才去睡觉。这中间,到底写了多少字,画了多少画,已经是一个无法说得清的数字了。

  铁平先生的书法,真草隶篆俱好,他的绘画,山水、人物、花鸟兼通。这跟一个人的天赋、气魄、学养和努力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从纵向来看,他认为,东方艺术本身在西方人看来是抽象之作,这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上古的哲学思想不无关系,一个“道可道,非常道”便可作注脚。中国画家对自然环境早已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中发现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再以自己人生经历的体会,将胸中的丘壑表现在宣纸上从而成就了中国画独有的风采,产生了踏青堤上的烟雨,排空叠嶂之飞泉,青山满眼有吴越,云日辉映有震泽。画画的自然表现是返璞归真写实,我们要从有无、难易、长短、高低中去表现相生相成,在自然变化中画出自己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个朴素的辩证关系,要抓住自然转化的真实存在。

  基于这种理念,铁平先生的绘画,便有了自己的取向和追求。松弛,随性,有真性情,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他的绘画空间是自由的,具有不拘一格的广阔天地。在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上,以山水为主,也有工笔、小写意花鸟和人物、人体。他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的,不是只学一二家,而是根据自身的性格和喜好来转益多师,兼容并蓄,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山水,既学四王,也对潘天寿、钱松嵒有研究。尤其是对无锡地区形成的“太湖画派”有过较为精深的研究。山水画《扬帆》,山石树丛取法于倪云林及王绂的笔意和构图,用笔偏于传统手法,力求淡怀风清气象,表现江南太湖深处的一片景象。因此,山水画《扬帆》是清新的、淡雅的、性灵的,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山水画《云山泉鸣》是在湘西张家界写生时得到启发,云雾弥漫犹如仙境,以写意率性的用笔,表现出飞云连河汉、流泉入山怀的天然奇景,且有古寺藏于山中的奇特景象,用笔力求率性和新意。

  铁平先生的绘画,融绘画、题跋诗词、书法、印章于一体。大写意《清芳侣影》是以荷花为题材的四尺大画。他像写书法那样,先在左上方松弛地随手画了几笔荷花,补上几片荷叶,造成冲突后,在中间补了一笔焦墨。把荷花推后,将浓墨渲染的荷叶突出到前面来,其线条是流畅的、挺拔的、清晰的。为了让画面的整体性更趋完善,又在画幅左下面补了两只鸳鸯,加了点野花和芦苇,整张画以线条勾勒为主,敷之于疏朗有致的色彩,使得画面饱满而立体。再看他的《兰花图》,这是一幅偶然得之的妙品。那天,他正巧手头有一张纸,正好研好墨写完一张字后不想再写时,朋友送来一盆兰花。兰叶碧绿滴翠,线条秀丽;兰花素雅清丽,馨香浓烈,让人心生欢喜。于是对景实写,画了这张画。过后看看,觉得放在一个大花盆里显得有些俗,如果长在石头旁,会有清逸而有野趣的意境。随即作了修改。画好以后挂了两天,看到边上比较空,他把古人的一首兰花诗写了上去,这样,这张画就很有文气和美感。铁平先生画的罗汉,也是很能体现书法入画的特点的。他以大写意的笔墨加以书写,构图上比较随性,人物完全用线条来加以勾勒,表现得非常夸张,特别有意境。他画的《老子出关图》,也有这个特点,一边是竹简,身后是函谷关,画面疏朗简洁,将“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境表现得神完气足。

  对于铁平先生的绘画,行家认为:他的作品,善于从前人的绘画中吸取营养,博采众长,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能够在绘画中融入书法的手法,相互融合,所以,在绘画上,他也是名家。(张颂炫 )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