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23
07:0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是一座城市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放眼而今的无锡,低空经济、空天产业、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星星之火,已然点亮。
新的赛道,新的机遇,无锡如何决胜未来产业蓝海,让已经燃起的星星之火,更快形成燎原之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场“未来”之战,无锡须有自己的“心法”和“打法”。
打造海量“场景库”,牵引技术和商业“双爆发”
日前,一架从苏州园区起飞的BELL505直升机满载着五名乘员稳稳地落地无锡硕放机场,这次打“空的”赶飞机的首飞全程仅用时13分钟,像这样的首次,开启的是未来苏锡携手探索低空融合新业态的更多可能。
“未来,通过这样的‘空空联程’新模式,苏州等周边地区旅客15分钟左右就能接驳无锡硕放机场,赶飞机更高效。”项目研发合作方之一的苏州若航工业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无锡的“低空”一旦出场,总会惊艳“朋友圈”。
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城市管理……一次次成功的首飞,一个个新应用的探索,整个无锡正被打造成一个海量“场景库”,N种潜在场景正因为未来产业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被不断发掘。
“热辣滚烫”的背后,共识也愈加清晰:发挥经济能级优势,因地制宜开发应用场景,以场景“化”产业、以场景“育”产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谈及低空经济发展时也表示,要加强应用牵引,聚焦应用场景,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围绕创新链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
“从前搞科创注重研发技术,而今发展未来产业,则要尤其注重应用场景的研发。”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打造海量新场景、发掘潜在场景,并不是表面的“图个热闹”。海量新场景的先行先试有利于争取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的“示范区”“试点”的牌子,进而争取到更为优质的发展资源。“以应用场景研发倒逼技术研发,有些场景哪怕只是昙花一现,也有其价值。”
在相关专家看来,与传统的“先研发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不同,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场景研发,能够将新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到真实具体的“小切口”痛点、难点问题上,其浓缩在真实的市场验证环境中,一旦成熟,就会是技术和商业的双爆发。
“空空联程”新模式研发方之一、无锡硕放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机场还将携手苏州若航工业技术集团,陆续开通张家港、园区、吴江以及苏州北站等固定航线。
“因地制宜”锻强长板,有所为有所不为
进入2024年,无锡各板块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动作明显加快。
2024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方才明确“全力抢拓未来产业新赛道”,1月24日,全市首个未来特色产业园——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就在无锡高新区揭牌落地。
为何落地无锡高新区?这是一个“因地制宜”的理性决策。
生物医药是无锡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占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总规模的“半壁江山”,跻身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20强。
“天时”“地利”的长板,引来的是顶尖科研团队的“人和”,无锡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将担纲产业园科技研发“0到1”的角色,促进更多合成生物产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在无锡高新区转化落地。
目前,全国有约20个省市围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各地谋划发展未来产业的势头方兴未艾。
未来产业的布局中,一城一域如何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遇,将未来产业的时代红利牢牢掌握在手中?
“实体经济是无锡发展的最强王牌,研发和制造是无锡产业发展永恒的核心,发展未来产业就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自身‘长板’做到极致。”在采访中,这个“因地制宜”的观点获得了高度认同。
“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本身就具有内在的强关联,‘因地制宜’发展,未来更能相互成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作了这样一番分析,“两机”制造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以及传感器等物联网产业集群部分龙头企业,直接支持低空、商业航天装备核心部件发动机、传感器等研制。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与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核心部件芯片、结构材料等研制密切相关,具有推进共性技术创新、协同整合产业布局的潜力。
有所为有所不为,竞逐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无锡经开区根据自己的算力长板,早早明确了属于自己的“坐标”。
“在商业航天领域,我们只做卫星互联网。”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布局了“算力+数据+大模型+应用场景”多元化算力生态系统。
以高水平算力供给支撑未来产业发展,赋能实体经济,落地新模式、新场景,从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先发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持续扩大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先“身位”。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避免一拥而上、一哄而散,也是无锡一系列新近出炉的未来产业相关政策突出的核心导向。
市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差异发展、协同联动、点面结合”是这些政策设计的理念遵循,比如锡山区现有钠锂储能产业园、锡山精准医疗产业园等,被鼓励优先发展氢能和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产业;拥有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产业资源的江阴市和滨湖区积极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升级”。
无惧寂寞长跑,“未来”需要更多“耐心”
“海翼01,请求起飞。”“海翼01,02跑道,允许起飞。”5月14日,晴空万里,风力三级,对于飞行来说是个好天气,道尼尔海翼公司DS-2C水陆两栖飞机D1001架机在无锡丁蜀机场成功进行第二次陆地试飞。
今年以来,企业上下就开启了马不停蹄的连轴转模式,1月底,DS-2C水陆两栖飞机迎来首飞;时隔一月,海星水陆两栖飞机SN1004成功在德国首飞。
市交通集团分管低空经济的副总裁顾小军在感慨之余也毫不避讳地指出,未来产业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创新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特别是多数尚在初创阶段的科创企业几乎都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成长的烦恼”“发展的困境”。
“发展未来产业本就是一场‘寂寞的长跑’,将‘冷板凳’坐热,需要付出耐心的,不止于资本。”在陆峰看来,新兴产业往往也是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密集型产业,其资源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回报不确定性高,不应仅仅关注企业对地方的短期税收贡献,而要着眼长远,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商业模式等非财务指标,尤需资本的耐心、发展的恒心和科研的定力。“无锡能成为物联网之都就少不了十多年的历史积淀。”
“用心把营商环境做好,优秀的企业就会诞生。”无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艳相信,有耐心相伴,“甘于寂寞的苦旅”才能穿越产业周期,迎来“回报”,演绎出更多“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记者 徐兢辉、钱英洁、韩玲)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