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扎扎实实踏踏实实 能快则快挑起大梁 > 正文

角逐风口——无锡打造未来产业新增长极系列报道之二

2024

05/22

07:01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5月8日才从北京回来,在无锡作短暂停留,9日又匆匆去往长沙。2021年开始分管梁溪区工业至今,丁达伟感觉最近一年多明显节奏加快,陀螺转速是以往的N多倍,分水岭正是紫微科技——梁溪区第一家商业航天企业的引进。

  而在数字经济云集的海归小镇,另一个崭新的产业风口——当下最热门的人形机器人,正将科幻场景逐渐演绎为现实:24小时药房里,接过处方的“药剂师”迅速分拣出药品递送给患者;美丽的“女护士”耐心回答着病人的问题……

  未来之光正在照进现实。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点名”、到各地加速出台相关政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表征,以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以及人形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正成为无锡产业腾空而起的“新引擎”。而身处产业一线的丁达伟们,已经感受到源自实践的真切回馈:向“未来”要空间,新赛道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一步,无锡必须要抢先。

  突破常规重塑竞争优势

  商业航天产业,几乎可以说是梁溪区于困境中捕捉到的那一丝亮光。

  产值占全市工业1.4%左右,占全区GDP不到9%,薄弱的工业家底让梁溪区在全市产业发展中向来是隐形一般的存在。但这并不妨碍一个要强的区域自我叩问: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梁溪该提供怎样的力量?

  基于2023年的300多亿元工业产值,梁溪提出破千亿的目标。梁溪区副区长丁达伟说,彼时的状况是:兄弟板块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支柱产业,按照旧模式老路径去做,梁溪恐怕永远都无弯道超越的可能。

  适合自己的赛道是什么?寻寻觅觅直到锁定紫微科技。去年一整年,梁溪忙着招引商业航天企业,火箭、卫星、应用,相关产业成圈成链,竟一跃而成无锡产业新格局的重要一域。

  与梁溪区抓住时机谋求产业突围相比,市交通产业集团“向天上要产业”的布局更早。“十年前投资低空产业,也许是一种职业嗅觉。”交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玉海说,意识到道路交通等传统产业显露下行之势,2013年年底,交通集团联手道尼尔家族启动海星飞机项目。项目的周期之长、技术难度之高以及对未来产业的认知不同,正是他所承受的最大压力。

  “如今,多年的坚守终于打造出集团最具发展前景的一个板块!”合作成立的道尼尔海翼公司落地宜兴,以制造为原点不断吸聚各种资源、资本,衍生出一个包含观光、跳伞、飞行员培训等多种低空业态的产业群落。

  两个已见成果的故事,暗合了未来产业之所以成为焦点的内在逻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有所衰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正孕育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布局未来产业意味着重塑区域竞争优势、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未来”带来的惊喜,正在梁溪得到验证。区母基金去年投资了一家商业航空领域的新锐企业,当时企业规模50亿元,前不久B轮融资估值已经到了75亿元,几个月就增加了50%。而交通集团十年的先手棋,汇聚了丰富的业内资源,明年海星将量产,直升机、水陆两用飞机、无人飞机等陆续走向市场,而卫星产业园也在谋划之中。

  空天产业的风口带给无锡的爆发式增长,值得期待。

  积蓄力量引领迭代升级

  3月,道尼尔海翼研发的海星水陆两栖飞机在德国完成首飞。独特的船体式结构让海星完美胜任陆地的短距离起降和恶劣条件下的水面起降。首席技术官Pfau Reinald说:“两台发动机串列布置在机身上方的方式优势非常明显。”

  在宜兴的研发中心,海翼技术团队规模在不断壮大,目前已达150多人。十年潜心研发,攒下一张张设计图、形成一项项知识产权,尽数体现在海星的性能上。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作为一种前瞻性产业,未来产业必然代表着传统技术路线的替代和创新范式的革新。

  梁东路上东方空间的发动机总装厂房内,2月1日迎来首台“原力—85”火箭发动机下线,能够让火箭的运载能力加倍而成本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公司联合创始人彭昊旻介绍说,在技术攻关中,研发团队以“不走寻常路”的思维突破传统技术解决路线,解决了燃气发生器燃烧大振动等难题。自去年8月落地后,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原力—85”的半系统热试车。

  在东方空间加快批量化生产的过程中,马路斜对面的“土著”企业雄伟精工正加紧对自家产品适配性的调整。前不久,企业所在的扬名高新技术产业园组织了一场供需对接活动,东方空间技术负责人原以为要在本地找到配套商会很难,却在亲眼目睹雄伟精工的生产线后喜形于色:“得来全不费功夫啊!”双方迅速敲定了协作关系。

  “用在火箭发动机上的工装夹具材料不一样,对加工精度、品控的要求更高。”公司营销部经理王侃说,但2019年就拿到过无锡市“质量管理优秀奖”的雄伟并不惧挑战。在CEO赵军伟眼里,为东方空间做配套,其意义不仅在于产品技术能力的提升,更是战略层面的突破,“能力的提升会让企业吸收更多能量,我们需要这种合作来提升雄伟的价值。”

  未来产业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秦晓华说,辐射面广的空天经济是重塑本地产业链的一股新力量,能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不管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我们对无锡低空和商业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感到无比振奋。”5月10日北微传感刚刚完成一项车规级IMU芯片项目的合作签约,客户经理雷磊说,车规级和商业航天的技术规格有不同,但技术是相通的。无人机和eVTOL对精确度和可靠性的极高要求直接推动了对高性能传感器的需求,这是北微传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场景应用蕴含无限可能

  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未来产业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地方产业实力的支撑,这是客观现实。但借助场景应用的开辟,人们已经见到了其所带来的各种颠覆性改变。

  感受城市之美不光可以沉浸式地体验,空中俯瞰解锁出另类视角。去年,丁蜀通用机场总共保障固定翼飞行4000余架次,绝大多数是低空观光旅游,同比增幅超过300%;

  今春,无锡首次推出直升机赏樱,引来一波波尝鲜者,日接待量最高峰130人次,日均起降超30架次;

  4月1日,新吴区、梁溪区、滨湖区三地同时启动双向对飞的“低空物流”线路。八旋翼丰翼ARK40无人机上升到150米高度后,越过几栋高层建筑,依次落在目的地的“停机坪”。工作人员将快递从无人机中取出,安放进无人物流车,没多久,满载快递包裹的无人车便平稳穿梭而去;

  当月29日,低空物流再现新场景。无人机往返于江南大学校内图书馆至快递驿站之间,降落后由地勤进行手动卸货,并将物品交付给指定接收人;

  ……

  以应用场景融合创新牵引产业供需两侧,是未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一环。将新技术创造性运用到一些真实具体的“小切口”上,生成具有前沿性、科技感、变革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此而言,未来产业的大有可为突破了技术范畴而拥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不少专业人士在采访中不约而同都提到,空间产业未来回报率最大的不是在制造,而是在应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建设,以产业生态链构建为导向,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里提出,将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关键技术纳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的无锡企业,正加快应用场景的研发布局。在梁溪的部署里,未来卫星将实现手机直连,产生的相应数据服务于应急、管理等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已敲定,目标是“让火箭上天、让数据落地,形成造卫星、发卫星、用卫星的产业链闭环”。

  同样带来的还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设想一下,从无锡市民中心乘坐eVTOL半个多小时后能够到达上海外滩、40多分钟能够到达南京新街口,有专业人士说,这就能吸引到高端人才、高周转零部件和保质期短的原材料等“时间敏感型”资源布局无锡,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

  蕴含无限可能且方兴未艾,抢占未来产业先机,时不我待。

  记者:钱英洁、韩玲、徐兢辉

  编辑:赵晓军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