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多维联动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慈善项目守护最后旅程

2024

04/29

09:0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生命走到最后旅程,该如何舒适安详、有尊严地与这个世界说再见?

  位于梁溪区广瑞路1号的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无锡市慈善医院)的11楼,有两个安宁疗护病房。与其他病房不同的是,这里住着的都是疾病晚期病人,医护人员主要是通过提供身体、心理、精神方面的照护,帮助他们安然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安宁疗护病房是无锡市慈善总会(无锡市慈善联合会)联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无锡市慈善医院)开展的多维联动安宁疗护服务慈善项目,由“长电科技环保与健康慈善基金”资助。项目启动以来,已为26名癌症疾病终末期的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其中为8名家庭困难老人减免疗护费用。

  温情陪伴

  走进安宁疗护病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温馨。这两个病房里没有充塞于耳的医疗仪器滴答声,干净明亮,客厅里摆放着沙发、茶几、微波炉、书柜,墙上还挂有书画作品等,宛如家一般。

  “谢谢,有你们的陪伴真好。”4月18日,身患肺癌晚期的老江脸上露出了笑容,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与医护人员聊天。很难看出来,这么阳光的老江在3月28日入住安宁疗护病房时,专业评估只有一个月的生存期。73岁的他几乎每天深受咯血的折磨,严重时还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或窒息,非常危险。

  这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来之不易。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刚入住安宁疗护病房时,老江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会因一点小事发脾气。副护士长周敏俊深知,安宁疗护除了帮助病人减少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关注病人的内心感受。每到这时候,周敏俊就会来到病房,先耐心倾听老江叙述,等他情绪平复后再温言劝导。不止于此,周敏俊除了日常为老江做好身体按摩等基础护理外,还经常播放一些老江喜欢的音乐或电视剧。天气不错的时候,还会推着老江出去晒晒太阳,让他感受到家人般陪伴的温暖。

  长期在外地工作的江阿姨,这次特意从杭州回来守候在父亲身边,谈及父亲的病情,她不禁眼眶湿润了起来。“这些天父亲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特别感谢无锡市慈善总会和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正是你们的悉心照顾,才让我父亲减少了病痛的折磨,人也变得开朗许多。”

  满足心愿

  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如何减少人生的遗憾?收集“遗愿清单”成了安宁疗护中人文关怀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龙年新春佳节之际,身患恶性肿瘤的老王终于如愿和多年未见的女儿吃上了团圆饭。老王早年离异,生病后一直由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离异后女儿一直跟随前妻生活,父女很久没见过面。医护人员们在收集病人临终前心愿时,了解到老王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和女儿再吃一次团圆饭。医护人员立即联系社区,多次走访老王前妻家,终于帮老王完成了心愿。

  正如安宁疗护之母西西里·桑德斯所说,“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安宁疗护的重点是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我父亲走得非常安详、平静,非常感谢市八院的医护人员和市慈善总会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治疗,让我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没有被过度治疗,得以尽量平静和体面地度过。”4月7日,市八院肿瘤科特聘专家徐凯收到了朱老先生家属发来的感谢信息。短短数百字,蕴含着慈善的温暖与力量,表达了朱老先生家属对安宁疗护的认可和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这也印证了多维联动安宁疗护服务慈善项目开展的意义与价值。

  安然告别

  疼痛对疾病晚期患者来说是最大的身心折磨,而安宁疗护不同于传统治疗,重点是为病人镇痛,提高人生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

  家住上马墩的低保独居老人徐阿公,去年确诊为食管癌晚期,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巨大的压力让他决定放弃治疗,回家熬日子。令人暖心的是,去年11月,徐阿公成为多维联动安宁疗护服务慈善项目受益者,住进了安宁疗护病房。刚开始,徐阿公十分消极,拒绝配合治疗,甚至会撕掉身上的止痛药膏,大喊着“我要回家,不想治了”。医护人员根据徐阿公的情况,为他量身定制了相应的疗护方案:控制疼痛并缓解其他症状,加强营养和心理安抚,志愿者为他提供陪伴服务。不久,徐阿公就逐渐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今年1月份安然地离开了世界。

  “安宁疗护治疗并非消极治疗或放弃治疗。”徐凯说,他们会为每个疾病终末期病人,制定个性化安宁疗护方案,以聊天、香薰、音乐等治疗方法,为临终前的病人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从而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让他们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可以舒适、安详、有尊严地与这个世界告别。

  (耿沐言)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