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高职院校要创新方式 讲好地方非遗故事

2024

03/25

10:3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能工巧匠,培养兼具职业精神和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的优秀代表,其源远流长的审美积淀、精益求精的匠心追求、扎根乡土的文化含蕴,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职业精神、区域特色等必备元素息息相关。如何用好丰富的地方非遗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如何搭建好平台,建设地方非遗活化传承的创新实验基地,是职业院校必须探索的一条路径。

  ■传统技艺彰显工匠精神

  目前,无锡拥有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51项省级非遗项目,共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95项、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285人。2016年,无锡专门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18年,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首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资助范围。除了世人所熟知的惠山泥人,无锡的技艺门类还有很多,有竹刻、刺绣、制陶、剪纸、砖雕、木作、酿造、制茶等。

  精微绣主要采用双面绣技法,但与一般双面绣相比,其用针、用线、用料、用色更为讲究,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刺绣细部时甚至要将一根丝线细分到七十至八十分之一。一幅作品从绘画设计开始,要先将画白描在纸上,再描到绢面上,然后配针法、配色。难度如此之大,掌握这种技艺不仅要靠几十年的苦练,还需要悟性与天分。呈现的是一幅幅精美典雅的刺绣作品,其传承的技艺经过长时间积淀,浓缩在刺绣人的一身绝技中。

  传统手工艺虽然以物质的形态呈现,但凝结在物质之上的是工匠对于器物中价值的追求与判断,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价值追求即是: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品质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对工作的专注与执着,对细节的精准把控,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正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创新方式有机融合非遗文化

  挖掘地方非遗文化,建设现代数智资源。近年来,无锡高职院校紧密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内涵,挖掘地方非遗特色,塑造匠人文化、培育职业精神、丰富教学资源,将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些院校融合并共建共享政企校多方特色文化资源,与无锡市惠山泥人厂等合作单位在技艺传承、师资队伍、课程建设、项目研发等方面深度融合、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文化资源,建设包括“留青竹刻”虚拟仿真资源等内容的数字化、科技化、全景式数智资源库,放大育人的聚合效应。

  依托非遗项目,增设地方特色课程。无锡高职院校选择具有鲜明地方特点及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为切入点,以教材为抓手,以视频资源为亮点,不断拓展充实学校课程资源,重点引进无锡本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大师引入学校,将工艺引入课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门教师团队,借助创意特色工坊开设全校性公选课,借助艺术专业技能课增开地方特色专业课,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能力,先后拍摄《惠山泥人》等宣传片,开设“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等课程。

  引进非遗传承人,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吴语泥韵·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陈作品展”,开展区域非遗文化系列讲座。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吴韵插花市级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单位,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插花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积极参与非遗技艺的社区推广工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学校非遗传习馆、非遗传承与研究中心、无锡非遗学院等文化传承平台,积极组建大师工作室和师生项目化团队“创意特色工坊”,建设“锡韵”“泥塑传承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采取“引进传承人、建立工作室、增开第二课堂”的方式,构建多平台体系,提升师生社会实践能力。

  ■探索地方非遗活化新路径

  跨界融合,促进非遗文化立体传播。社会与教育互动发展,职业教育使用地方资源办学,同时为区域发展不断输送人才,服务地方发展。无锡高职院校在使用地方非遗资源的过程中,也在探索非遗研学的各种模式,对非遗进行数字化赋能并开展活态传承实践,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食文化研究会共建江南食文化学院,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以传承和弘扬江南食文化为根本宗旨,整理和研究江南食文化,推动江南饮食文化领域遗产保护、文化创新、文化交流和文旅融合,传习、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好味道、好习俗、好传统。学院创建了江南饮食非遗数字化展示中心,通过云端科技做好非遗数字化传播,打造非遗饮食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扎根地方,构建非遗研学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不再只是职能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高职院校的师生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加入这项工作。无锡高职院校扎根地方,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挖掘无锡地区包括江阴、宜兴地区的非遗文化,如:江阴珠绣工艺、江阴纸马非遗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非遗研训中心,并举办了惠山泥人制作、留青竹刻制作等多场主题活动,邀请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到中心指导共创。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积极加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事业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021年,学院被认定为“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项目传承示范点”。

  在非遗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发掘非遗文化所具有的创新性、实用性特点,探索更多的创新方式和应用场景,将其运用于各行各业,促进非遗文化的长期传承和发展。

  (杨晴元、潘珩、朱泽权: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