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3/01
10:29
来源
紫牛新闻
分享
“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积极主动为老百姓发声,听取和反映他们的诉求,帮他们解决问题!”
作为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全国人大代表何光华的日常是非常忙碌的,她需要带着团队为无锡全市的电力电缆安全、平稳运行而殚精竭虑,但这并不妨碍她全心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以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为民发声。
何光华在施工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46岁的何光华,从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便成为国家电网无锡供电公司的一线工人。入职电力行业以来,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已获得国家专利6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8项,其中《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发明的高压电缆施工系列方法和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推广至铁路、通信等行业。她还被评为全国劳模,成立了以其名字命名的“何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光荣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和她的工作室成为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一面旗帜。
何光华在电脑前办公。张建波 摄
“最近我主要是在忙电力电缆线路运维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希望通过更智能化的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最近一段时间,何光华主要在位于无锡市新吴区的保税区板块奔走,为当地一家大型企业的电力改造项目做相关工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电力系统的优质高效服务,是无锡电力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体现。
她说,电力电缆的平稳、安全运行,是保障电力供应、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往对电力电缆的巡检都是单套系统分别完成,她的目标是建构一个能集纳各单套系统的整体网架结构智能系统,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运行过程中各种异常问题的智能化、规模化定位、分析和解决,从而提升巡检效率,改进服务效能。“根据需要,工地、实验室,无锡全市哪个地方有需要,我都要到!”
由于工作关系,何光华非常关注绿色能源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话题,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的5条建议多与此相关,均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回复。其中,“关于进一步推动绿电绿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获得了支持采纳。仅以江苏为例,去年成交绿电52亿千瓦时,绿证101万张,分别同比增长了114%、32.4%,从而不断助力江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的低碳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结合我的本职工作,以及无锡取得的积极成效,我在履职过程中,特别关注有关绿色发展和能源建设的问题。”
今年,作为一名来自电力基层的专业技术工作者,何光华前期主要围绕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链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开展相关调研,她将带着加快数智化坚强电网建设、推动分布式光伏规范有序发展、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密集输电通道线路设施保护等6条建议,参加即将到来的2024年全国“两会”,希望通过更多先进的技术、更合理的商业模式、更便捷的配套服务、更规范的标准来填补技术、法律规范的空白,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经济、高效、绿色的电力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光华此次还特别关注到了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并针对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出了关于系统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建议。她建议,通过推进高品质住区建设、开展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实施物业管理提升行动、推动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等举措,打造更绿色、智能的“好房子”,并从国家层面出台包括金融、土地、税收等相关产业转型激励政策,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切实改善民生,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人居环境。
她透露,这一建议的“灵感”来自于十数次与居民的交流。此前,她在无锡市新吴区、滨湖区的人大联络站调研走访时,发现老百姓对住房问题的关注度很高,且想法很多。比如,老旧小区的居民渴求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新小区业主则非常在意小区的品质提升,有些老人则对住房及小区的老龄化生活配套改善充满期待。她觉得,未来的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一定要打造“好房子”,“好房子”一定是更加凸显人性化和个性化,更好回应人民对美好居住的期待,而这都需要有更好的智能化配套及个性化的服务。
参会前一段时间,针对这一建议,她还在无锡市滨湖区的产山社区、华晶新村等进行走访交流,得益于当地党支部不少退休老干部的热情、专业的建议,包括对“好房子”怎么建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极大丰富了其提交建议的内涵。
她说,作为人大代表,并不一定要拘泥于本职工作领域,只要是老百姓的想法和意见,都要听取、汇总、归纳和提炼,并反映给相关方面,加以回应和解决,传递更多“民声”,是自己作为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