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24
08:5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曹文彬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着力扩内需、稳预期、促发展,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较好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计划任务。
(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出台“稳增长10条”“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2条”“民间投资12条”“房地产20条”等系列政策,兑现各类助企惠企资金350亿元,稳增长服务专班累计解决涉企问题626个。有效投资持续扩大,28个省重大实施项目投资完成率178.2%,449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超1500亿元,向民间资本推介工程项目221个、总投资4625.6亿元。“五百工程”推进有力,重大产业项目新开工166个、竣工124个,全球经贸招商活动举办363场,科创载体建成350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建成(筹集)161.2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社会消费稳定恢复,健全促消费“1+3+N”政策和工作体系,出台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实施方案,发放惠民消费券8000余万元,撬动消费超30亿元。市场活力不断提升,年度新增入库“四上”单位2403家,新登记经营主体14.5万户,新增上市公司14家,入围中国“企业、制造业、服务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企业13家、24家、17家、26家,均列全省第一。
(二)产业能级加速攀升。现代产业集群持续壮大,落实“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意见和19个重点产业行动计划,6个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融合集群被评为省级发展示范。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家,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连续五年荣膺“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数字经济动能强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营业收入突破7000亿元,创建智能制造标杆1900余个,世界级“灯塔工厂”增至3家。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出台生产性服务业倍增计划,新增国家级服务型制造业示范企业(平台)2家,获评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3个。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锡企服务平台全新上线,9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免证办”事项突破200项,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荣获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城市组全国第一。民营经济蓄势发展,出台“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21条”,江阴、锡山被列入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名单。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新增注册基金1044亿元,QFLP基金规模累计超47亿美元、全省领先,尚贤湖基金PARK入选全国十大特色基金小镇。开放型经济发展走向深入,新批重大外资项目60个,新增国家重大外资项目13个,实际使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入选国家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班列+经贸”分论坛,无锡中欧班列累计发送50列、4138标箱,笼车国际联运班列顺利首发。
(四)城乡面貌加速焕新。区域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苏锡协同发展六大战略性合作工程顺利推进,签署加快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协议,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无锡连云港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揭牌成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沪宁沿江高铁江阴段、锡澄轨道S1线开通运行,苏南硕放机场快速脱离道工程建成投用,成功创成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梁溪河“十里画廊”全线焕新,改造老旧小区166个、1053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385台。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获批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试点,夏粮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双提升,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特色田园乡村13个。
(五)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双碳”战略持续推进,制定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工业、农业农村、城乡建设等专项方案,3家企业成功申领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电力绿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太湖无锡水域连续16年安全度夏,建成美丽幸福河湖680条,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双达标”、全省唯一。人居环境美化提升,完成30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新(改)建城乡公厕220座、公园游园73个;完成净增造林7207亩,湿地修复4000余亩,新增绿地306公顷。
(六)社会民生保障有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39.9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6.2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0.6%。接续实施民生服务“十百千”行动,高质量完成10大类60项11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含42个人代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达到2019年以来在全省最好位次。“一老一幼”服务供给持续加大,累计建成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9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获国务院通报激励;新增普惠托育机构24家,创成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开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31所,新(改)建高中4所,东南大学无锡校区集成电路学院揭牌运行;市人民医院新血液净化中心、二院北院血透中心和南院急诊大楼、精神卫生中心二期建成投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完成“百宅百院”活化利用项目38个,累计建成“钟书房”优质阅读空间103个;开工建设市奥体中心,成功举办世界跆拳道系列赛、无锡马拉松等大型赛事。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4年主要指标安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实际使用外资38亿美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左右,节能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三、完成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完成2024年计划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进一步激活消费,实施全力打造“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加快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挖掘消费新增长点,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积极创建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确保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390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50亿元、工业投资1850亿元。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备案落地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80个以上,其中超50亿元项目15个以上、超100亿元项目8个以上。年初安排374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新开工项目11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100个以上,年度投资目标1450亿元。
(二)强化创新引领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发展,提速蠡湖未来城等八大科技新城建设,协力建设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支持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20家以上。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建设10所左右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建设东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建成启用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政策体系,新认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00个以上,引进高层次人才1万人,大学生10万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分别新增入库800家、400家、40家,新增科创孵化载体50家、科创载体160万平方米,落地科技型企业不少于1万家。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发放科技贷款100亿元,加快技术交易平台无锡分中心建设,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数量保持全省前列。
(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现代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做优做强“465”现代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各重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15家集聚度高、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动态培育链主企业50家左右,争创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3+5+X”数字产业,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500亿元,创建智能制造标杆1000个,争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新一轮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新增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6个左右、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4个左右,建成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5家以上。
(四)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主动对标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和重点改革事项,深化“三提三即”“一网通办”“一件事”改革。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在民营企业用地、用工、用能、用数据等方面制定更多务实有效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加快推进功能区改革,统筹推进功能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投资建设,健全完善功能区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成4个以上综合性3A级国企平台。
(五)增创开放新优势,聚力打造双向开放枢纽。更大力度稳外贸促转型,制定实施2024年贸易促进计划,常态化开展“千企万人海外商洽拓订单”行动,实施新一轮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办好第三届长三角跨境电商峰会及交易会。更大力度吸引和扩大利用外资,创新利用外资模式,全年实际使用外资38亿美元。实施外资企业总部化基地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外资增资扩能和利润再投,新认定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4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编排推进一批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柬埔寨西港特区、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等境外园区建设,推动在建项目正式投产、建成运营项目高质量发展。推动开放平台创新发展,实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1+6+N”政策,推动江阴临港经开区升级国家级经开区、惠山高新区去“筹”创成,争取设立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无锡新片区。
(六)推动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更加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主动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共建苏锡常都市圈,加快推动锡常泰跨江联动发展,打造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打造与粤港澳联动支点,完善常态化双向对接新机制,加快推动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抓好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动江阴、宜兴扎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持续探索开展GEP核算。深化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坚持项目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向重点脱贫地区倾斜,排定一批年度援建项目,深化与连云港南北共建,争当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新样板。
(七)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名城,持续抓好“四路”及锡澄锡宜路网建设,加快苏锡常城际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等项目进程,推进建设地铁4号线二期、5号线、6号线。统筹推进“双联双提”,构建畅通高效的内河航道网,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无锡”。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启动3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109个、42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400部,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40个,完成25座桥下空间和30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改造,新改建公园游园50个,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争创国家城市更新试点。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放大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宜兴)试验区引领带动效应,新建和改造提升市属“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22万亩左右,打造市级农业产业园8个、农业特色园25个。
(八)深入推进美丽无锡建设,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型准备。制定实施新能源领域本土企业培育计划,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加快绿电交易市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太湖综合治理“1+9”行动方案,完成太湖生态清淤425万立方米,建成美丽幸福河湖680条,确保太湖无锡水域连续17年安全度夏。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深化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严格保护自然湿地,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推动林木覆盖率和湿地保护率稳中有升。
(九)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稳就业促增收,优化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确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办好年度10大类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好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完善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政策,及时调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工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4所、幼儿园9所,开工新(改)建高中8所。新增4家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新增省级社区医院2家以上。关爱“一老一幼”,新改建镇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1家、社区助餐点50家,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普惠托育机构镇(街道)覆盖率达到85%,建成儿童友好试点社区30个。提高文化软实力。打造10个亲民惠民运河长江文化空间,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30个。加快建设无锡美术馆、无锡交响音乐厅、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奥体中心,举办惠民演出300场次,提升无锡马拉松等精品赛事效能。
(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强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平安无锡建设,开展新一轮“雪亮工程”建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化法治无锡建设,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深入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建设100家儿童友好药店,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扎实做好迎峰度冬、迎峰度夏等关键节点能源供应保障工作。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