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聚焦2024无锡两会 > 要闻聚焦 > 正文

2023“微幸福”向“新”而行

2024

01/21

09:3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一块原本环境脏乱差的夹花荒地,经过整治,变成了十几片“一米菜园”,辖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在这里开展“沉浸式”种植体验课,收获的蔬果定期分发给弱势群体,“金乡邻”氛围更加和谐;鼋头渚、惠山古镇、南禅寺古运河等景区及周边103个停车场开通了“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市民开通该功能,停车出场时间从30秒下降至3秒……

  2023年,“微幸福”民生工程实施进入第三年。这一年来,通过专项征集渠道征集民生事项2644件,其中现场答复3件;按照“三个一批”分类原则,交办市级职能部门74件,转移至市(县)区属地处理2012件,下发21批重点督办事项清单共计555件,均已全部办结,满意率100%。

  在“微幸福”民生工程事项办理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坚持办理数量不减,聚焦市民更高、更深层次需求,不断拓宽思路,深化工作内容,不仅破解“眼前的烦恼”,更新增了“额外的幸福”。

  2023年“微幸福”民生工程,初心未改、温暖依旧,更多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1月20日,无锡市第四届“民心工程奖”颁奖仪式举行,现场揭晓了“微幸福”民生工程金奖、银奖项目和优秀组织奖获奖单位。

  创新答题,项目办理特色更明显

  “早就听闻梅村有个‘老字号’羊肉店,今天特意乘车过来尝尝店里的羊肉早面。”从南京来无锡出差的吴先生,乘坐泰伯美食专线径直来到蔡阿水羊肉店品尝非遗美食。2023年11月18日,泰伯美食专线在新吴区梅里古镇正式开通,串联起泰伯故里3家非遗美食和6家地方特色美食,让市民和游客们一路领略吴地文化,感受烟火无锡,品尝新吴味道,对于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店铺来说,美食专线的开通为其增加了客源,聚拢了人气,生意也更加红火了。

  类似的案例并非个案。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创新思路、统筹协调、细致研究,“微幸福”民生工程办理质量不断攀升,办理特色更加明显,由过去简单的“数量密集型”逐渐向“创新特色型”转变,今年以来涌现了“防走失爱心码”守护特困对象出行安全、冠嶂古道全面焕新激发农文旅融合新活力、伯渎河盛开友谊之花、桥下空间巧利用等一批高质量、有亮点、有创意的“微幸福”民生工程项目,在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同时,产生了“1+1>2”的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点赞。

  延伸视角,服务颗粒度逐步细化

  “微幸福”民生工程在带动百姓共建共治共享的同时,还拓宽了更多为民服务的微视角。比如在资源紧缺的老旧新村中,不少问题要从“小切口”入手,激发小区新活力,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举一反三”思维推动更多“微幸福”落地落实。宜兴巷头社区欣阳苑中心广场边的几棵杉树下,“树下说事”议事点的标牌抬头可见。此前,小区内老年群众茶余饭后便聚集在大树下,拉家常话明天。有居民反映长久以来绿化带遭到破坏,影响了小区整体环境面貌。宜城街道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对树下绿荫区域进行小微改造,翻新升级后的场地摇身一变为“树下说事”议事点,议事点建立以来,成为欣阳苑居民群众说事议事的打卡地,居民有了好点子都喜欢去树下说一说,邻里间有了摩擦也喜欢到树下论一论。社区也依托议事点开展各项便民活动,一处共享空间成为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

  从数千事看趋势,改变的不只是生活小事,更折射出一座城市为民服务的颗粒度逐步细化,为民服务的力度不断加码。翻阅“微幸福”这些年的项目,面对市民诉求多想一层、上前一步、主动一把、创新一跃的解决方案,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这项“幸福滴灌”的民生工程,不仅解决了数千身边事,也带动着各地区各部门为民服务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进一步优化。

  扎实推进,力求合理诉求全办理

  市“微幸福”民生工程工作专班在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等多个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各板块主动梳理老百姓诉求建议,建立区级“微幸福”工程项目库,分级分类推进实施,推动形成市区两级重点督办事项,加快解决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工作专班对“职责不清,主体多元”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进行梳理,滚动实施,压茬推进“老大难”问题,加快实现市民各项合理诉求全办理。特别是定期开展重点督办事项实地查访、进度分析和交流座谈等活动,促进事项及时解决、精准解决、高效解决。

  在进行正向激励表扬的同时,对进度慢、作风不实、办理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必要时予以曝光。将重点事项督查结果纳入“季季评”真抓实干奖评选,以定期的量化考核督促责任单位履职尽责,确保市民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从小处着手,往深处抓实,体现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智慧。汇聚桩桩件件“小确幸”,终将织就一幅更精美的幸福图景。(域闻)

  获奖名单

  金奖(10个)

  1、桥下空间“新洲康乐休闲园”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新吴区人民政府

  2、景区停车场 “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无锡市城市管理局

  3、古竹社区冠嶂文化修复焕新项目

  实施单位:滨湖区马山街道办事处

  4、“一米农田”研习园改造项目

  实施单位:梁溪区瞻江街道办事处

  5、核酸小屋“驿站化”系统改造项目

  实施单位:宜兴市宜城街道办事处

  6、天一第二实验小学家长等候区“幸福空间”项目

  实施单位:惠山区堰桥街道办事处

  7、“我有一亩三分地”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江阴市澄江街道办事处

  8、太湖大道慢车道“曲折”弯道整改项目

  实施单位: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

  9、高浪路两侧慢行系统和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10、东湖睦邻中心幸福社区项目

  实施单位:锡山区东港镇人民政府

  银奖(10个)

  1、道路绿化带岛头整体改造项目

  实施单位:无锡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绿苑步行街改造项目

  实施单位:江阴市新桥镇人民政府

  3、“一中心、双平台”智慧公交站台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新吴区人民政府

  4、老人防走失二维码胸牌定制项目

  实施单位:无锡市民政局

  5、礼社路“照明一体化”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惠山区玉祁街道办事处

  6、“民生药事驿站”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7、“微幸福”直播间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梁溪区广益街道办事处

  8、唐村桥下汽车主题空间打造项目

  实施单位:滨湖区胡埭镇人民政府

  9、圆融嘉悦便民服务中心项目

  实施单位:锡山区东北塘街道办事处

  10、洋渚村菜场改造项目

  实施单位: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

  组织奖(10个)

  1、江阴市人民政府

  2、梁溪区人民政府

  3、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

  4、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5、无锡市行政审批局

  6、无锡市财政局

  7、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无锡市大数据管理局

  9、无锡广播电视集团

  10、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10个金奖项目

  新洲康乐休闲园

  打造全龄友好空间

  “从家里走过来只要两三分钟,在家门口就能游园,实在太方便了。”家住新吴区融创森邻森邻小区的金和平表示,这里有专为孩子设计的挖沙、玩滑板场地,老年人可以在休闲区健身、跳广场舞。

  这个以高浪路机场路互通形成的4个象限为基底,以覆盖“全龄段人群”为脉络,集亲子活动、休闲健身、体育竞技、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空间正是新洲康乐休闲园。整个空间以蓝灰色为主色调,辅以亮橙色,高架桥墩上则画上了卡通彩绘,彩妆后的桥下空间变得宽敞明亮、生动活泼,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带孩子来游玩运动。值得一提的是,空间内满满的贴心小细节,比如安装了直饮水取水点,在儿童活动区安装了适合儿童使用的装配式现代公厕,根据区域不同设置了多种造型的座椅等。另外,整个项目还融入了海绵设计理念,可对高架雨水进行收集与净化。

  景区游玩不堵车

  先离后付来帮忙

  为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停车体验,市城管局大力推广景区及周边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场景建设。目前,鼋头渚、惠山古镇等景区及周边103个停车场都开通了该功能,市民通过“无锡停车”平台签约绑定“先离场后付费”,开通功能后,停车出场时间从30秒下降至3秒,有效缓解停车场缴费拥堵压力,提高了停车场的周转率。据统计,我市景区及周边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功能使用已达13万余次。

  2023年以来,在市区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场景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共有1003个停车场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其中政府性投资停车场已全部实现,八佰伴停车场、海岸城停车场、万象城停车场等40余处社会停车场也已开通,50余万名用户享受到“秒抬杆,零等待”的便利。

  下阶段,市城管局将牵头各地区持续加大“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场景推广应用力度,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停车场开通该功能,努力建设“全城一个停车场”。

  Country Walk

  古竹冠嶂新风尚

  滨湖区马山街道古竹社区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文化资源,辖区内的冠嶂森林步道更是广受游客青睐,很适合来一场不被定义的“Country Walk”。

  为进一步丰富辖区业态,古竹社区借景造景,不仅花费1000万元对通往冠嶂森林步道的必经之路——竹溪路进行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铺设道路沥青900米,新增停车位75个,更新标识标牌12块,更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古竹诗廊”“我和马灯舞”等多个文化场景用于渲染氛围,让游客感受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民宿+”发展模式,以住宿为基础业态,融合休闲娱乐、亲子研学、农事体验等多元化场景,打造深度体验乡野生活的载体,推动乡村民宿与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冠嶂古道的全面焕新已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古竹社区,通过充分挖掘区位优势,激发出农文旅融合的新活力,形成了具有古竹特色的冠嶂农闲文化项目,让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和特色旅游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夹花地巧治理

  农趣园受欢迎

  新庄童乐农趣园原址为梁溪区瞻江街道庄前社区和刘潭新村社区之间的一块夹花荒地,因脏乱差的环境给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在农业用地这个性质条件限制下,瞻江街道在问需于民后,决定将其打造为城区独有的农学文化研习园。

  经过整修,一个干净整洁、管理规范的农趣园出现在小区里:园内划分出了十几片“一米菜园”以及果树区,种植了20多种蔬菜、水果,每一种植物都有专属的信息标识牌。进出的道路重新硬化,修建了一条步道,重新铺设了灌排系统,在进门后的一侧墙面上还布置了各类农耕知识展板。

  农趣园于2023年3月举行春播仪式并正式开放投入使用。通过组织辖区中小学生、社区青少年在研习园开展“沉浸式”种植体验课,让孩子们在学习农耕知识的同时亲近大自然、体验劳动的快乐,又可以为辖区内有着“种菜情结”的老年居民提供“过把瘾”的场所。农趣园收获的蔬果也会定期分发给孤寡老人、残疾居民和特困家庭,让友爱传递到每家每户。

  家门口的

  “微幸福”驿站

  2023年,宜兴市宜城街道整合资源,结合群众所需所盼,将群众家门口的31个核酸小屋改造成了集党建引领、网格服务、经济普查、便民惠民、就业指导等功能多元的“微幸福”驿站,实现闲置小屋“再就业”,搭建为民服务新阵地。

  “微幸福”驿站空间虽只有10平方米左右,但街道充分利用站内每一个角落,设置建言献策板块,配备充电器、工具箱、急救箱等物品,成功让每一寸空间都各司其职、各有特色。网格员定期驻点值班,一方面提供便民服务,一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目前驿站已开展健康义诊、推拿按摩等志愿服务百余场;收集老年活动室改造、社保卡升级、数字人民币推广等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化解广场舞使用场地、垃圾堆放点设置等矛盾纠纷十余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微幸福”驿站让幸福的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成为街道深入群众的阵地堡垒,架起城市治理“立交桥”,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

  校门口“幸福空间”

  近年来,惠山区堰桥街道全力推进“微幸福”民生工程建设,坚持听民声、解民忧,聚焦解决群众的糟心事、烦心事,把民生实事项目做实做细。2023年7月,街道收到来自天一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反映,由于学校周边接送孩子停车较远,家长在等候孩子们放学时如遇到下雨天气就没有地方避雨,希望能够帮助解决。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堰桥街道结合全区“幸福空间”建设,围绕“便利实用、功能完善、人文友好、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打造“一区多用”的多功能空间拉近家校距离。

  天一第二实验小学校门口的“幸福空间”充分体现了一校一特色,设计蓝白通透,既有现代感也符合学校文化特质。该项目在效果、投入、面积等方面着力打造亮点,解决家长日常等候需求,并结合“幸福空间”建设对南门广场进行交通环流和停车整体改造,方便家长接送和群众出行。

  荒地焕新绿

  积分兑“新风”

  江阴市澄江街道文富社区推出“我有一亩三分地”项目,创新打造了一个集农耕种植、志愿服务、小区微景观于一体的绿色生活空间,探索出一条细化落实文明信用积分制度的社区自治新途径。

  文富社区辖区内多为拆迁安置户。“我有一亩三分地”项目让辖区内的居民可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维护小区环境等方式获取文明积分,再到社区换取“自留地”,用于种植果蔬、花卉,“自留地”使用3个月后需归还社区,然后再进行新一轮考核、分配。

  原先,闲置地环境脏乱、杂草丛生,社区与党建联盟单位合力,分两期平整了2000平方米土地,植树造林,让原先的荒地焕发新绿;将原先的核酸小屋升级为“种子小隅”,搭建“幸福花房”,因地制宜栽红植绿,设立农耕文化长廊;打造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安排周边学校青少年认领劳动实践清单,打造项目文化墙,以主题鲜明的涂鸦漫画墙绘,扮靓社区颜值,孕育文明新风。

  消除道路“小隐患”

  护航出行“大民生”

  太湖大道始建于2002年,是连接锡城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和重要的城市景观道路。当时新体中心处的供电架空线未能同期入地且供电铁塔主体位于非机动车道内,导致该路段慢车道线形偏折。此后,虽然铁塔主体已迁移,但仍有部分基础未拆除,该路段慢车道线形始终未能顺直,给市民出行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会商市财政局将太湖大道新体中心处慢车道改造列入2023年应急改造项目,并积极与交警等部门协调沟通,确定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拆除现状铁塔基础,挖除凸出部分侧分带改为非机动车道结构,将外侧人行道相应内移,使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线形顺直,并将人行道与驳岸之间改为沿河绿化带。同时,施工期间采取半幅路面交替施工、道路微循环等科学手段,尽量减少施工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并不断压缩施工周期,提前还道于市民。

  通过系列改造,太湖大道新体中心处的慢车道线形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既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和舒适度,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景观。

  打造慢行交通系统

  让绿色出行更舒心

  在接到市民反映“高浪路两侧绿化带较宽,希望在道路改造中同步建设慢行系统和健身步道”的诉求后,市建管中心迅即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参建各方多次赴现场踏勘,经过多轮会商,确定了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明确了在道路范围内,设置长约17.6公里、宽3米的人行步道,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采用米黄色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等绿色材料技术,提高步道安全性和舒适度。在道路外侧绿化中,建设长约12.8公里、宽2米的慢行步道,顺接城市斑马线和市政人行道,完善连续慢行功能,有效串联沿线金匮公园、蠡河生态公园、若干口袋公园,融入儿童友好花园、康体乐园、亲水平台、服务驿站、无障碍系统、景观照明智慧感控系统等人性化设施。按照“自行车友好城市”设计理念,建设长约17.6公里、宽4.5米的非机动车道,划分电动车道和自行车道,并在道路交叉口及路段中设置醒目标志、标线及颜色区分,降低不同骑行者之间的冲突。慢行交通系统于2023年3月启动建设,并于2023年12月建成。

  东港镇安置房小区

  “微幸福”部落

  锡山区东港镇民生“微幸福”部落原属新湖南苑(安置房小区)配套用房,毗邻江苏省怀仁中学、东湖塘实验小学、东湖塘中心幼儿园、怀仁幼儿园,距东港市民公园仅一公里,居住聚集度高,交通便利。为满足周边群众生活娱乐需要,东港镇对近4000平方米配套用房进行整体改造,规划建设了公共图书馆、小剧场、舞蹈房、健身房、书画室、声乐室、烘焙室等多个功能空间。同时,针对居民个性化需要,“微幸福”部落采用“点单式”服务供给模式,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公益性艺术课程等,真正实现娱乐、学习、健身一站式服务。

  2023年,“微幸福”部落开设太极、瑜伽、书法、舞蹈、汉唐小筝、编织、绘画等17种培训班近200场,开展讲座140场、文艺活动175场、展览7场,公共图书馆及公益性活动总计服务超26万人次。“微幸福”部落是东港镇充分利用闲置配套用房的第一个民生“样板”,也成了如今东港市民心向往之的网红打卡点。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