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20
09:1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话题聚焦
“在奥体中心晨跑唤醒身体的能量,到钟书房读一本有趣的新书,下午去文化艺术中心或者美术馆看一场展览,晚上去交响音乐厅或者大剧院赴一场音乐会,这样文艺范的生活想想就很美。”近年来,无锡公共文化场馆正在不断“上新”,添彩城市软实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文化时代表达,提振激发城市IP,建设人文与经济、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融赋能的文化名城,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样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在不懈的文化强市建设中,一幅古今辉映的城市盛景正徐徐展开。无锡如何通过文化空间的建设打造,来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文化场馆是最具个性的城市地标
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将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乡贤文化交流中心等建设,研究启动无锡博物院、市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提高现有场馆运营服务水平。“一座城市,最能体现其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就是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去年,市文化艺术中心、奥体中心、美术馆、交响音乐厅开工建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无锡能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追赶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多元的美好期盼。”市人大代表殷洪表示,文化场馆的建设要突出高标准,确保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确保交通的便利。场馆建好更要用好,要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要依托场馆提升文化的辐射带动力和城市的影响力,使之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城市文化地标。“有了新美术馆这样的阵地,无锡的书画家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举办更多展览,同时请进来走出去,把无锡书画之乡的标识擦亮。”市政协委员耿敏霞表示,高质量的文化场馆,不仅能为市民提供忙碌生活中的文娱调剂,还能实现市民在终身教育上的需求。
针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于中心城区的现状,我市进一步优化了城市文化布局,科学规划新建城市文化地标,推动区域大型文体设施建设,让文化空间在全市的分布更加均衡。“科产城人融合发展,交响音乐厅的建设投用,能提升辖区整体格调,对于企业招引、人才吸引都能有积极的意义。”市政协委员阙尧尧认为,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身边的“文化客厅”更有看头
近年来,得益于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全面展开和“钟书房”的建设,无锡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复合型城市文化空间,推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将加快推进“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建强用好“钟书房”等文化空间,争创全省首个书香城市群。“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盘活利用,让更多宅院融入现代生活,让钟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与市民产生更多连接。”市人大代表黄茗磬建议,无锡要不断完善和拓展“钟书房”的功能,补贴小微书店、微型图书馆、小剧场等文化阵地,让大小阵地充分发挥其价值,同时要吸引年轻人群走进文化空间,参与文化创造。
一个个“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凭借“颜值+内涵”出圈,靓了城乡、润了民心,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暖心地标。这些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将文化服务模式从“政府+文化场馆”转变为“空间+多元主体”,演出、展览、讲座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地,而是真正实现了“哪里有地方,就办在哪里”。市人大代表郑建美建议,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当“新”在高颜值、强设计感,让“才貌双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一个区域的文化品牌和亮点。
一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的源头和基础。到东林书院感受国潮文化,体验现代书院生活;在钱锺书故居,品一杯根据钱锺书喜好设计的“锺书茶饮”;步入无锡国专纪念馆,走近国学精英的成长史……无锡正高水平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一处处文化空间被激活。市政协委员周惠琳告诉记者,眼下,梁溪区档案史志馆新馆正在建设,当中布局了梁溪区方志馆、梁溪文史展厅等功能载体,将珍贵的历史文物、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复原与虚拟展示,以全新的表达方式传承文脉,最大限度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全方位展现精彩城市文化魅力。
文化“出圈”需要更多有形无形载体
作为城市形象和文化的载体,城市IP具有更强的传播优势。随着文化场馆和文化地标的陆续建成,需要高质量的文化内容作为支撑,从而进一步擦亮城市IP,让城市“出圈”。为此,无锡先后成立了无锡民族乐团和无锡交响乐团,通过文艺精品创作,赋能无锡软实力的提升。“无锡的很多精品剧目,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无锡市歌舞剧院已出访了近50个国家,之后五年计划出访100余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市政协委员王建亮表示,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满足于登堂,更要入室,要加强海外演出的宣传与推广,把优秀的文艺作品送进世界主流剧院,让中国文化在艺术圣殿上绽放魅力、吸引西方主流观众。同时,在无锡举办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文艺活动,以艺会友,让无锡成为跨地域和民族、融合传统与现代、彰显国际视野和民族特色的大舞台。
让城市IP持续产生“流量”,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存量”,是无锡努力的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市将办好太湖文化艺术季、城市艺术季、全国民族器乐展演、首届中国公共艺术大展等重点活动,办好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大力实施“百匠千品”非遗传承创新工程,支持传统文化精品创意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针对不同受众,锡剧与旅游的融合可形成专业型、大众型的研学游、寻根游等不同产品。”市人大代表王子瑜建议,将锡剧演出和相关元素穿插在旅游线路中、浸润于“锡式生活”中、体现在文创等衍生产品中,提高市民游客接触锡剧的频率,引导观众从大众型向专业型转变。他提出,可以在南长街的中国丝业博物馆等人流量大的地点演出,有效拓展演艺空间,发挥引流作用。他还强调,锡剧与旅游融合发展,无论是进景区演出还是推出新作品、新产品,都要保证质量,做到“移步不换形”。
关键词
■ 关键词:主流媒体
市人大代表 陈锡初
报业集团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担当,以文化强市建设为总揽,不断提升主流媒体服务全市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着眼“党媒姓党”的使命定位,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深刻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高质量推出一批文化类重点报道,为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营造浓厚氛围。着眼无锡文脉生生不息的深厚底蕴,围绕百宅百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无锡文化领域的热点话题,做精做深无锡日报《太湖周刊》、江南晚报《二泉月》文化副刊及微信公众号,在展示城市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中彰显主流媒体重要人文窗口的作用。着眼无锡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探索,精心策划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共同拍摄6集电视纪录片《无锡国专》,今年上半年将在央视独家首播,不断提升无锡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 关键词:文旅融合
市政协委员 陆一诚
“城市文化空间与旅游目的地融合打造,应当植入地方特色文化符号。”陆一诚认为,通过融合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来深度诠释和创新时下流行的文化元素、文化消费需求,打造一批有代表性、极富文化内涵的文旅爆款产品和城市文化活动。由此,更好地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各年龄段人群来参与和消费,实现旅游、旅居、康养的深度融合,形成吸引全年龄段人群的活力城市文化空间。激活城市IP,陆一诚建议城市文化空间和旅游目的地打造自己的特色化、差异化IP产品。关注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疗愈等产品的需要,通过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的文旅产品供应,比如丰富的文旅爆款和度假酒店、特色运动休闲聚会场地、养老大健康等,提升文旅融合产品供给和运营,将传统的景区、城市文化空间等向街区、园区、社区延伸,聚集精彩的社群活动、策展活动,推动文化、休闲、娱乐、餐饮等消费业态融合,打造文旅消费地标。
场内热议
擦亮紫砂这块“金字招牌”
“锡剧、刺绣、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等传统技艺既是无锡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展示无锡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传承好紫砂壶制作技艺,让传统文化精品向创意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尤为重要。”市人大代表范伟群说。走创意化发展道路,范伟群认为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紧跟世界艺术发展潮流。坚持“公益班”“大师工作室”等好做法,建设好传承非遗文化的平台,通过政策、资源、技术方面的扶持,帮助更多对传统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落地生根。而走品牌化、规模化道路的前提是要筑牢行业发展根基。例如紫砂,提升紫砂行业的整合度与规范性,擦亮紫砂这块“金字招牌”。
锡报微评
让地标有文化有生命
提到一座城市,给人们留下印象的,往往是城市的文化地标:西安的碑林、曲阜的孔庙、武汉的黄鹤楼、宁波的天一阁……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
无锡的文化地标,一代有一代之所胜,从钟楼图书馆到清名桥,从惠山古镇到拈花湾,从荡口古镇到无锡大剧院,再到即将全新亮相的美术馆、交响音乐厅……文化地标传承着历史,串联起文脉,也引领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应当体现城市个性。近年来,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文化地标成为人文与经济共融共生的重要载体,在打造文化地标的过程中,只有了解其作为地方文化名片的功能,才能在建设、营造过程中,找到其与城市的匹配点,承载起传播城市形象的流量作用。
作为一种精神符号,文化地标应当承载地方文脉。历史文化街区在构建过程中,只有深挖在地文化,将曾经的故事、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尽情展现出来,让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将历史文化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其成为广受大众认可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更应融入人民生活。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地方文化和生活的连接器。所以,无锡在构筑公共文化新地标、新空间、新格局中,也需要让文化地标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前沿阵地。
撰稿:韩玲、张月、蒋梦蝶
摄影:钦嫣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