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20
09:1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杜小刚参加惠山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加速动能转换 实现“鲲鹏迭变” 用新型工业化讲好高质量发展硬道理
1月19日,市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杜小刚来到惠山区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两院”工作报告。杜小刚强调,惠山区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工业经济重要一极的基础优势,把新型工业化作为转型发展主抓手、形成新质生产力突破口,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鲲鹏迭变”,用新型工业化讲好高质量发展硬道理,为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探索新路、作好支撑。市领导张立军、卢敏、吴建元,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王传军,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领导华博雅参加审议。
审议中,惠山区代表团的代表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企业搞创新就是要练就更多‘独门绝技’、打造更多‘硬核科技’”“实现弯道超车必须立足专业化、智能化、创新化和产融一体化”……吴建元、王立成、薄可晨、黄清松等代表结合各自实际,谈感受、议发展,围绕科技创新、金融赋能、总部经济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杜小刚在审议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全面详实,分析形势客观准确、思路清晰,部署任务措施有力、重点突出,是一份接地气、聚民心、鼓干劲的好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展现了无锡人大的政治担当、法治精神、为民情怀,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市“两院”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彰显了鲜明的法治精神、改革精神。我完全赞成。
杜小刚从四个维度充分肯定去年以来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他表示,过去一年,惠山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任务安排,主动作为、攻坚克难,重大项目招引、区镇统筹发展、新质载体建设、消费品牌打造等重点工作可圈可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杜小刚指出,惠山区是全市的实体经济重地、改革创新热土。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惠山区调研时勉励“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探索新路径”。惠山区上下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的光明前景。
杜小刚强调,惠山区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筑强新型工业化的创新引擎。对标先进、铆足干劲,加强科创企业的本土培育和外部引进,构建“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园”的全链条全功能载体,打造更多集研发攻关、产业孵化、人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完善覆盖创投产业“募投管退”全流程的科技金融体系,与更多一流高校开展“研究院+研究生院+产学研”的办学合作,用更多的科创变量激发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势能。二要夯实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基底。把打造终端产品和品牌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从项目建设、数字赋能、品牌培育等关键点切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赛道,更大力度开展链式招商,加速推动产业“智改、数转、网联”转型,加强“惠山制造”品牌的塑造、推广和运营,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全面提升惠山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要重塑新型工业化的空间形态。紧扣发展新型工业化人才的需求特性,既要用足笼车国际联运班列首发、锡澄S1线开通等众多利好,主动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中谋划自身发展,更大力度推进功能区建设;又要主动站在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视角来经营建设城市,大力推进集宿区改造提升,提供更多“个性定制”的专享服务,让惠山区的格局更大、气质更酷。四要守好新型工业化的安全关口。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分类分级健全鼓励、惩戒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穿透式”执法机制,落实好重点劳动密集型企业、商业综合体智慧化预案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推出更多战斗性强的制度性举措,在健全监管体系上打好补丁、健全执法体系上动真碰硬、健全设备体系上加大投入、健全宣教体系上强化实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本质安全的发展环境。五要培养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干部队伍。把提升干部科创意识和产业素养作为基础工作,推动全区各级干部进一步提升“善谋善为、善作善成”的专业本领、强化“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的进取意识、保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特别是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全区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深入践行正确政绩观,按照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更加自觉地出实招求实效、打基础利长远,打造一支能在新型工业化战场上开新局、建新功的过硬干部队伍。(惠晓婧)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