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聚焦2024无锡两会 > 两会好声音 > 正文

如何更好地“以文塑城”,代表们建言——让乡音“声”生不息 让书香“阅”目赏心

2024

01/19

09:52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这不仅意味着要保护传承好地方文脉,同时要优化实际功能,完善基层文化服务。具体应该怎么做,在今年无锡两会上,代表们提出了不少“金点子”。

  关于“阅读空间”

  将社区打造成书香绿洲

  社区型阅读空间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市人大代表逄振指出,近年来,无锡在阅读空间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如打造了“钟书”阅读品牌等,但目前全市基层阅读空间大多依托于社区、街道,以及各类党建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存在书籍种类单一、书籍质量不高、读者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尤其是运营主体分散、专业水平参差,未能发挥出阅读空间的应有价值。

  逄振建议,要优化社区书店与图书馆的建设运营,首先要合理规划布局,将阅读空间设在居民密集区,尽可能靠近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并依据社区代际属性打造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社区阅读空间,满足市民便捷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其次,鼓励社区书店之间、社区书店与公共图书馆之间实现图书供应链的资源共享,图书流通、借阅系统的互联互通。在区域范围内选择资质更优、服务能力更全面的大中型服务商进行社区书店的运营与服务。同时,创新运营模式和活动形式,社区书店可尝试“书店+咖啡馆”“书店+文创产品”等复合型业态,开展读书会、讲座、亲子阅读、作家见面会、新书发布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参与。社区型阅读空间的数字化进程应加快推进,如配套电子借阅、云阅读、AR/VR阅读体验等,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需求。

  此外,在现有对“钟书房”等进行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加大对社区书店与图书馆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关于“本土方言”

  方言教育从孩子抓起

  方言是地域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市人大代表丁晏认为,在教育中缺乏科学、系统的方言教材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校中缺乏本土语言学习、交流的机会。青少年因求学、工作等需要选择放弃本土方言,也导致传承环节出现中断。

  “方言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丁晏建议,一方面要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方言教育,开展方言教学的文化活动和实践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方言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编写系统、科学的方言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方言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同时,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动学习工具,扩大方言教育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专业方言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方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并借助学校教育资源,建立方言教育基地和实践基地,组织各类方言文化活动、讲座、比赛等,丰富方言教育的内涵和形式。此外,家庭是儿童习得语言的“第一课堂”,要营造家庭方言教育氛围。

  方言传承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丁晏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保本土方言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社会各界要积极探索方言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推动语言文化的共生共荣。

  关于“古籍保护”

  让典籍里的无锡焕发新生

  古籍是承载中华文明基因血脉的重要载体。无锡作为吴文化发源地,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素有“文献之邦”的美誉。市图书馆藏有古籍(含民国线装书)30万册,其中善本2万余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古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市人大代表殷洪表示,目前无锡地区仅无锡市图书馆、宜兴市图书馆、锡山区图书馆3家单位参与并完成了全国性古籍普查和定级工作。江南大学图书馆有1.2万册线装书即将启动这一工作。市区两级博物馆,档案史志馆,部分学校、医院、寺庙等单位也藏有若干线装古籍,急需全面排查摸清家底。此外,多年来古籍修复虽常态化进行,但缺少人才配置和专业设备、专门场地等支持,尚难开展高质量、高水平、高难度的古籍修复项目。

  殷洪建议,尽快成立无锡市古籍保护中心,并制订出台新时代古籍工作相关政策,加强人、财、物等配套支持。开展全市性古籍普查、古籍类文物定级工作。结合无锡地域文明探源和江南文脉研究,立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整理、研究和出版相关古籍地方文献丛书和研究成果,展示无锡深厚文化底蕴。

  同时,用科技赋能古籍保护传承,建设全市统一的古籍数字化平台,推进无锡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及地方特色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建议结合当下社会需求与城市发展,通过多样的传播活动,创新地域古籍时代表达和资源活化模式,让典籍里的无锡“活”在当下、焕发新生。

  关于“城市魅力”

  老城区散落景点串珠成链

  在市人大代表陆旸看来,梁溪区作为城市原点、老无锡的“城里厢”,坐落着包括东林书院、南禅寺、清名桥、薛福成故居、钱锺书故居等一大批有厚重历史沉淀和文化根脉的文保老宅、场馆与景点,作为单体来看,吸引外地游客专程到访打卡的吸引力不足,但将老城区散落的景点更好地“串珠成链”,结合近年流行的Citywalk等形式,提供适合年轻人的打卡线路,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个努力方向。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游览体验与游客黏性,更可彰显无锡“美食之都 购物天堂”的特色定位。

  陆旸提出,要加强老城区旅游资源和景点的挖掘,注重突出江南特点和无锡特色,充分展示城市历史风貌。如可以修复古建筑、老街巷,恢复传统的市井生活,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烟火”氛围。要进行主题化与故事化的线路规划,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兴趣和潮流趋势,设计不同的主题线路,如艺术线、人文线、美食线等;结合老城区各载体历史文化背景,创造有趣的故事体验线,让市民游客通过景点来体验和探索这些故事,增加游览的沉浸感和生动性。

  此外,以线路之间的打卡点与互动活动串联不同景点。通过在景点间融入互动体验元素,如设置标志性打卡点、网红美食点、互动任务等,增加沿途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景点的可达性和便利性。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推出线路景区联票,促进景区间的资源共享。

  小红书与抖音等新媒体,已成为“Z世代”年轻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决策“入口”。陆旸建议通过新媒体发布攻略、网红推荐等方式精准营销,以口碑传播带动人流集聚,围绕打卡点精心打造“出圈”标杆点。

  (记者 潘凡 任蓉蓉)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