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聚焦2024无锡两会 > 两会好声音 > 正文

两会时刻|破解停车痛点,为舒心出行加分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持续关注

2024

01/19

08:37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停车难是城市共性问题。在过去的2023年,停车难的“解答”有了新的突破,重点医院出入口交通拥堵问题的破解、智慧停车平台的升级、公共停车场库“先离场后付费”场景的建设等成效明显。

  问题的解决无法一蹴而就。新的一年,如何乘胜追击,让这座城市的人们停车更安心、出行更舒心?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持续关注这个话题,尤其在昨天无锡日报“两会时刻”访谈时,相关代表、委员、列席人员以及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积极互动,其间有一些新的“停车利好”,也引发出一些新的“停车思考”。

  当前的“难处”

  仍是总量问题,还得增加车位数

  “这一年可以看到很多积极的变化,做了很多务实细致的工作。”孙银龙代表多次提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意见建议,在他看来,与广大市民最密切的停车难痛点,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一些商业街区、医院和景区等重点场所,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市民出行消费的欲望,也形成了市民接受便捷服务的“堵点”。为此,去年孙银龙等97名代表提出“解决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停车难问题”议案。据悉,议案提出后得到高度重视,政府部门进行了统一的工作部署,2023年度缓解停车难工作的21项重点任务全部完成,1项重点任务超年度提前完成。

  核心问题之一,还是总量失衡。“一些地方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合理提供停车用地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把值钱的地块拿出来作为停车场。”孙银龙代表认为,要根本性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在两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加大建设力度,增加停车设施的有效供给;另一个是强化数字赋能,持续升级停车管理方式。

  同样期待总量提升的还有冯宁翰委员。他所在的市二院,去年南院区腾让全部职工车位后成效不错:中山路入院车辆排队现象基本消失,就诊者停车支出较半年前下降三分之一,患者就诊满意度较前一年有明显提升。他建议,为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加公益性的配套,希望各方携手在医院周边继续拓展一些停车位,尽量保证就诊患者的停车需求。

  不少代表委员提及“停车位”的扩容。他们调查发现,公共车位的缺口达数十万。为此,有的建议对停车用地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引导各方资源参与停车设施建设;有的则提醒,要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对立体停车位的新需求,优化停车场建设,增强便捷度,鼓励更多车主选择立体停车位。

  赏樱“新方案”

  是解决停车难,更是提升体验感

  停车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社会性问题,需久久为功。热议中,景区和学校周边的停车问题或是2024年的“攻坚点”。

  比如,今年的樱花季,如何让鼋头渚等地的赏樱之路变得更顺畅?访谈期间,一份2024版“樱花季停车方案”初露真容。其中包括:鼋头渚景区利用内部辅道、门区广场等设置临时停车位,引导车辆停放;启用未建设地块作为应急停车区域,以此来缓解景区停车难问题。樱花节期间,继续开通管社山水上专线,散客通过游船、快艇驳载直接进入景区,所有旅游团队的大客车全部停放在管社山庄,统一坐船到鼋头渚。望山路、望湖路等周边道路设置为临时应急停车点,利用公交驳载、快艇专线接送游客进入鼋头渚景区。此外,文旅集团与公交公司协商开通地铁4号线夏家边站、地铁2号线梅园站至鼋头渚景区的赏樱公交专线。在停车高峰时期,临时启用十里芳堤、钱荣路、环湖路、香雪路等作为市民游客车辆的应急疏导停车点。来自市文旅集团的市人代会列席人员邱亚君表示,“要让本地市民、外地游客乘兴而来,不能因停车难扫兴而归。”

  当前旅游业势头正猛,游客在停车环节的体验感,也关乎城市形象。邵康奕委员建议,在无锡火车站、太湖广场、南禅寺和惠山古镇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出行便利的地点规划建设集中停车点,同时建设完善公共卫生间、饮水设备、充电装置等配套设施。

  无锡的“专长”

  发挥物联网优势,多一点创新场景

  鼋头渚的停车难是按年度为单位的“潮汐”,樱花季特别难,其他季节尚可。在学校周边则有常态的“潮汐”,除了寒暑假,每天上学、放学的时段里停车难、路堵,则是接娃的“日常”。

  怎么破?“潮汐车位还要增加数量、加强管理!”一些代表委员在之前调研中观察到,一些学校周边已设置了潮汐车位,新苑实验小学、东林中学、云林实验小学荟聚校区、一心幼儿园、南星小学等还建设了地下接送系统,他们建议这样的举措应加快推广、扩大覆盖范围。同时,有代表建议,探索公交接驳定制路线,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的需求,达到一定人数后开通定制公交,不仅可以缓解学校周边停车难的问题,也减轻家长朝送晚接的压力。

  不仅是学校周边,在一些综合体周边也存在潮汐式的停车难题,有代表委员建议要多注入科技的力量,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精准研判,科学施策。孙炜一委员表示,可充分发挥无锡物联网专长,加速“全市停车一张网”的建设,拓展平台增值服务,持续升级“无锡停车”小程序服务功能,推进收费公共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基本全覆盖,尽快实现全城停车“一个APP”的目标。热议中也有些新观点,比如对停车矛盾较大的重点部位,进行停车资源、道路拥堵的深入分析,对不同时段、不同需求进行匹配,在“共享”上多动脑筋,拓展出更多的停车空间。


  热点聚焦

  织密安全网,责任落到最后一米

  安全生产是“易碎品”,如何为城市拧紧“安全阀”?守牢地平线?不少代表委员在讨论中结合实际亮出自己的观点。

  高质量发展,没有安全,一切为零。“遏制隐患发生,严查严管是底线。”陈荣明代表说,去年起,我市部署启动“两易一密一新”企业安全风险核查“见底”、火灾防控联合检查和持续推进“老大难”攻坚治理,“剑指”存在易燃易爆特性的工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安全隐患,紧盯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拧紧”安全阀,守牢城市“地平线”。

  目前,针对城市安全管理中“厂中厂”和电气线路老化等“老大难”问题,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均已在“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中“打标签”。此外,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将承租方为5家及以上或员工数为100人及以上的“厂中厂”纳入重点监管。

  联合执法检查,精准织密“安全网”。“安全执法突出对违章搭建、逃生通道堵塞、外包外租管理混乱、未按规定开展应急演练等违法行为开展深入排查整治。”张斌委员表示,安全执法没有最细,只有更细,眼下执法检查主要采用“四不两直”、交叉检查形式,对于隐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片,确保闭环,对责令整改的问题,企业主要负责人需签字确认,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整改彻底到位。

  “对于重大隐患和新业态安全隐患要‘擦亮眼睛’。”陈荣明代表认为,城市安全中,涉及危货运输、高危作业、森林防火、建筑工地等关键领域要盯得更紧,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灾情,能够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处置。此外,对氢能等新能源新业态,要提前介入、加强研究和监管。

  针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九小场所”安全治理,季智洲代表建议,扎实推进“九小场所”消防能力建设,明确此类场所监管人员责任,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消防隐患发现和查处能力,真正把责任落到“最后一米”,严防“小场所”“小隐患”引发大事故,用“硬实力”守护城市安全。


  热词速递

  城管进社区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城管进社区”工作,推动大多数城市管理问题在社区解决,是打造“最干净城市”、提升老百姓家门口幸福的重要途径。杨晓君代表说,今年我市将深化推进“城管进社区”,紧贴群众急难愁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坚持服务为民。新的一年,要健全完善社区城管清单,强化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进驻社区城管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因地制宜打造社区城管特色品牌项目,推进城市管理由被动处置向主动治理转变,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大对物业服务的 执法监督和信用管理

  “物业服务的规范发展,离不开精准执法监督和信用管理。”市人代会列席人员陈雪峰说,新近出台的物业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加强信用奖惩,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企业考评制度,定期评定公布企业信用等级。此外还将推行信息公开,建立物业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和线上线下公示机制,制定公开信息目录清单,明确公示时间和公示频率,这些硬核举措将进一步对物业的执法监督和信用管理细化。眼下,已有区住建部门组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项目考评,按照季度考评成绩进行排名,并通过“红黑榜”等形式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加大对物业服务的监督考核。

  住宅区业主自治组织 覆盖率达70%

  城市安全离不开千家万户的居住安全。关于“推动住宅小区业委会或物管会覆盖率提高到70%”,孙晓鹏委员表示,不久前,我市已出台《无锡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专门提出推动党建引领下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对尚不具备成立业主委员会条件的小区,鼓励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中,业主自治的先锋作用,加快构建“业主自治有序、政府监管有力、行业自律有章”的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满足居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居住生活需求。

  先离场后付费

  公共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场景的应用可以减少车辆出场缴费滞留时间,车辆通过道闸离场时间从30秒下降至3秒,有效缓解停车场缴费拥堵压力,减少汽车碳排放量,提高公共停车场的泊位周转率。目前,全市已有1003个公共停车场开通“先离场后付费”功能,其中政府性投资停车场已实现覆盖,八佰伴、海岸城、万象城、东岭锡上、惠山万达广场等355处社会停车场也已开通该功能。周炜委员表示,今年要持续推进停车便民惠民工程,拓展公共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应用范围,不断提升停车场运营服务质量,化解城市停车难痛点,打造数字化停车新生态,真正实现“全城一个停车场”目标,让更多市民体验到智慧停车带来的便捷顺畅。


  锡报微评

  人人都是安全员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是被电影《流浪地球》带火的一句道路安全宣传语。实际上,大到国家发展、城市运转,小到企业生产、家庭生活,说千道万,始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打造一座令人安心的城市,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城市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在日常运转中会面临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各种风险隐患的考验。因此,人人心里都要有一根“安全弦”。

  城市管理者要筑牢基础设施、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灾害救助等防范应对全链条;行业从业者身处所在领域、所在岗位,要进行常态化隐患排查,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即便是普通市民,在居家生活中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隐患,在出行、用气、用电、用火等方面多加小心。

  人人都是安全工作的责任人、也是安全发展的受益人,人人都当好安全员,时刻绷紧安全弦、扎紧安全篱笆,我们的城市才会有稳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