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19
08:1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话题聚焦
水天一色、碧波荡漾,鸥鸟翔集、鱼跃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无锡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一年来,群众身边的安澜之河、美丽之河、幸福之河越来越多,“把整个无锡当太湖一样来呵护”正成为社会共识。2024年,如何突破治理短板,久久为功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治水成果?今年市两会上,代表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建言献策。
治太“攻坚年”要打好哪些仗?
“去年治太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远远没到太湖生态自然恢复的地步,治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李秋宇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太湖仍存在超环境容量的污染累积,治污的颗粒度要再精细,一些环境基础设施在“建管养”上缺乏重视。同时,还要加强对引江济太、禁渔、藻种结构等变量的研究。
今年是我市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1+9”三年行动方案的攻坚之年,按照既定“施工图”如何走深走实?李秋宇建议,要加大源头减污,围绕工业、生活、农业、河湖“四源”共治,切实从源头上大幅减少污染物。在能力提升上,要依托生态环境基础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一体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这方面可以积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锡山模式’,它是对环境基础设施管理‘专业化、市场化、数字化’的有益探索。”
治太工程是每年的“重头戏”。市两会提出,将继续实施投资超百亿元治太项目。“要推动这些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见效”,李秋宇表示,还要系统推进太湖沿线生态修复扩容,因地制宜打造生态湿地,科学谋划、布局水岸生态景观,更好顺应百姓对美好滨水空间的向往,让水清岸绿、美丽宜居成为太湖的鲜明标识。
打破“就河治河、就水治水”模式
在江南水乡,“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的水韵生活是广大市民的向往。不管是晨曦微露还是华灯初上,沿着河湖打球唱歌、跳舞健身,这样的场景在列席人代会的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看来,就是无锡的诗与远方。
他介绍,今年无锡将以全市域打造美丽幸福河湖为目标,开展新一轮598条河道综合整治。“这要打破就河治河、就水治水的模式,以每一条河流为主线,以河流所在流域汇水区为单元,加强‘一河一策’治理。”以蠡湖深度治理为例,要将7.7平方公里湖体放大到44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来实施一体化治理。
如何确保河道长治久美?张海泉认为,首先要贯通河网水系,让水动起来、活起来,并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让河湖恢复健康生命。“美化岸线也很重要。”他说,要坚持城镇建成区、农村地区河道分类整治,对具备条件的城镇建成区河道全面推进“三道”贯通,设置健身、休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地区河道则全面建成生态河道,打造新时代江南鱼米之乡,真正做到还河于民、还岸于民。此外,要全面落实河湖长效管理措施,确保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资金“三个到位”。
构建“科技治太”世界级应用场景
把“生态絮凝剂”这种神奇的粉末放到浑水里面搅拌几十秒,浑水就变成了清水,这样的技术来自国合环境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所孵化的企业。“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上,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被运用其中。”邵焜琨委员介绍,基地孵化的国合水生态修复(江苏)有限公司引入日本行业领先的水生态原位修复技术——WEP水环境修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省份的水库水质修复和提升项目。
通过治水的深入,源源不断地将绿色技术集聚到无锡来,把一些好的生态项目落地到无锡来,从而推动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如果说,上一轮治太是生态突围,那么新一轮治太就是发展契机,其核心是科技创新,这也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历史性机遇。”邵焜琨表示,依托丰富的治太应用场景,可提升我市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水平,通过构建宽容示范的技术应用机制虹吸全球科技资源、重塑产业生态。
“对于无锡而言,新一轮太湖治理与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有机统一,可塑造世界级应用场景。”邵焜琨建议,将生态治理的痛点引导转化为科技示范、产业集聚的亮点,打造“生态治理+科技转化”两山特色的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无锡样板”。
锡报微评
生物多样性 如何成为无锡又一张名片?
长江无锡(江阴)段近20年来首次发现新生幼豚;“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藏身于宜兴竹海镜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现身太湖之滨……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批珍稀野生动植物频频“亮相”无锡。面对丰厚的生态家底,我市该如何发力,让生物多样性成为美丽无锡的又一张名片?
要摸清“本底”作决策支撑。对自然界进行“人口普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目前,无锡已记录物种3770种,约占全省已记录物种的54.6%。只有通过建立物种名录数据库,才能为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制度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为精准保护打下基础。
要扎牢空间安全“绿篱笆”。生态资源既要“护”,也需“育”。无锡要大力实施生态安全缓冲区和“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试点,打造各类生物来锡安营扎寨的“聚宝盆”。通过实施水源涵养、清水绿廊、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打造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湿地、绿地、林地生态系统复合格局。
要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模式。设立“无锡市湿地保护宣传周”“爱鸟周”,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探索多渠道、多领域筹集保护资金,强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让“绿水鸟语”的生态画卷在太湖之畔舒展开来……
场内热议
■ 当好新时代渔民,保护长江珍稀鱼类
郑冰清:市人大代表、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欣喜地看到,在‘十年禁捕’和‘增殖放流’的双管齐下之下,长江无锡段的鱼类资源密度不断增长,长江大保护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郑冰清代表说,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长江生态的行动中,小伙伴们还在社交视频平台做起了科普直播,“为修复长江水生态、维护长江生物多样性,我们会坚持把增殖放流这件事做好。”
接过祖辈“接力棒”,更好地挖掘长江鱼类种质资源已成为当好新时代渔民的新责任。郑冰清说,新的一年,他们正在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探索建立长江三鲜种质资源创新中心,希望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对长江三鲜鱼类基因、活体、生殖细胞等展开研究,建设活体基因库、样本库,在挖掘与保护中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智能化洒水作业为蓝天“提气质”
李明杰:市人大代表、江苏大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城市道路洒水作业是保持城市清洁、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现在的洒水作业时间存在一些问题。”李明杰代表说,经常发现洒水时间与交通高峰期冲突,进而加剧道路拥堵,有时洒水作业频次和洒水量设置也不够合理。
“洒水作业不仅需要科学安排,还需要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更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与支持。”李明杰提出,传统的洒水作业也应该插上“智慧”的翅膀。比如,可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型构建,准确把握不同时段和区域的洒水需求,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积极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实时监测道路的清洁状况和交通流量,来自动设置洒水作业计划,提高作业效率。此外,建议加强对洒水效果的定期评估,以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我们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市民普及洒水作业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不断降低道路扬尘、改善空气质量,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尽一份力。”
■ 打通大件废弃物“新生之路”
刘敏婵:市政协委员、市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居民发现大件废旧家具家电、电脑等存在不好扔、难出售、没人收、收费高的难题。刘敏婵委员观察到,尽管我市已先后在滨湖区、惠山区等地建成投运了大件垃圾处置中心,但回收利用体系仍不完善,这将对我市持续推进美丽无锡建设、积极稳妥实现“双碳”目标产生影响。
“上海明确要求社区要设置大件垃圾分类堆放场所,实现大件垃圾分类堆放;杭州也规定大件垃圾要实行定时定点收集、运输。”为此,刘敏婵建议,持续规范可回收物“点—站—中心”体系建设,支持鼓励商场、超市等经营者就地设立便民大件废旧物品回收点,完善社区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回收网点布局。
同时,鼓励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采用“互联网+回收”、智能回收等方式,增强可回收物投放、交售的便捷性,促进低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试点实行“物业服务+社区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以此来激发物业企业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内生动力。
(陈菁菁、唐芸芸)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