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2/17
13:32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祝利升/撰稿
长三角城市群的能量恐怕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2022年,长三角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
★2022年,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9座城市GDP也超过了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而且这两个区域面积都是5.6万平方公里;
★2022年,长三角万亿城市占据全国数量的1/3,百强县占据全国的42%。
毫无疑问,长三角已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之一,未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将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锡,对于长三角有特殊的感情。
无锡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发起成员城市之一,又是长三角几何中心城市:从无锡到上海是150公里,到南京是150公里,到杭州也是150公里。
所以,无锡毫无疑问成为了最积极的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者之一。
在今年初,无锡在香港举行2023无锡全球城市推介会。无锡在向全球介绍自己的时候,拿出了2张名片:一张是中国工商名城,一张是长三角都市圈一线城市。
长三角都市圈一线城市的称法,无锡是第一次使用。无锡这个微妙的定位,其实是清醒地认识到了加入长三角的好处,率先打出了“长三角”这张王牌。
很多人会问,融入长三角有什么好处?
我们以无锡为例作答。无锡作为普通地级市,想要和省会城市长沙、郑州,副省级城市青岛等城市竞赛,无论在城市行政级别、能级还是国家中心城市布局、省会城市加持等方面,无锡都不占优势。但是好在,无锡有张底牌:长三角核心城市。
长沙人会说,羡慕无锡在长三角,而不是在中西部;郑州人会说,无锡因为在长三角核心,所以年轻人才会纷至沓来;青岛人说,因为无锡在长三角中心,所以无锡的商务出行效率真的有优势。
在资本吸引、人才竞争上,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越来越成为长三角成员城市的重要竞争力。
长三角成为无锡底牌、王牌,还在于长三角在全球的地位。一座城市在参与全球竞赛和分工的时候,因为在长三角,就会更受国际资本青睐。当年新加坡把中新工业园区放在离上海较近的苏州、无锡,也是这个原因。
而以前,从上海出发是开汽车的。现在,随着轨道上的长三角推进,长三角的通行效率更是大幅提高。
未来的长三角,会是地铁一体化的长三角。
南京人可以乘地铁去扬州、镇江、滁州、马鞍山,无锡人可以乘地铁去常州、苏州、上海;绍兴、嘉兴、湖州地铁已经直达杭州,环太湖轨道交通把江浙沪连在一起。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义乌、东阳横店等8个城市的市民,则可以乘坐环城地铁轨道交通出行,到横店影视城看戏、到义乌进货也变得稀松平常。
而事实上,长三角已经实现了高铁上的长三角。
长三角城市群,之所以叫城市群,首先就是高铁城市间30分钟通勤化。从上海坐高铁到苏州目前最快只需要21分钟;而从苏州到无锡,10分钟;无锡到常州10分钟;常州到镇江17分钟;镇江到南京18分钟;这些都是地级市之间的距离啊。然后从南京继续,南京到马鞍山16分钟,马鞍山到芜湖17分钟,芜湖到铜陵21分钟,铜陵到池州17分钟,池州到安庆17分钟。基本上长三角沿着长江,每隔十几分钟,就是一座地级市,这就是密度。
正是因为这样的密度,所以有很多人选择在上海上班、在无锡居住,坐着城际高铁通勤。
在长三角南翼,浙江实现以杭州为中心全省1小时直达。湖州到杭州是21分钟;嘉兴到杭州是23分钟;绍兴到杭州是13分钟;宁波到杭州是45分钟;金华到杭州是43分钟。随着杭台高铁直达台州、温州、丽水,再加上已经开工的甬舟铁路,这样丽水、台州、温州和舟山都基本上实现1小时直达杭州了。
轨道上的长三角的建设,让长三角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在高铁基础上的超级城市群。
高铁的通勤效率,造就了长三角的商务效率;而地铁的互联互通,让长三角核心区,就像一座城市一样,城市之间越来越没有边界感。
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无锡又是怎么做的呢?
一、 用对接大上海,推进沪苏锡常一体化
对接大上海,服务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在无锡看来,既是重大战略机遇,又是重大责任使命。
集成电路产业,上海是全国第一、无锡是全国第二。无锡和上海的产业协同,堪称是一段佳话。2023年无锡高达450亿元的最大投资项目,就是上海华虹在无锡快速成长的最好见证。
无锡是华虹布局的重镇,也是福地。2017年,华虹走出上海的首个芯片制造基地,即选址无锡,一期项目投资约25亿美元。结果无锡基地长期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一度飙升至110%,在无锡项目的助推下,12英寸产品已成华虹的增长引擎。2022年,华虹继续加码,联合股东,向一期项目主体华虹半导体(无锡),合计注资8亿美元,扩充产线。2023年,再次联合投资超过450亿元。这其实是合作的延续,堪称是沪锡合作的佳话。
另一个故事则是,无锡市值最高的生物医药企业药明康德,创办于无锡,又把营运中心设在上海。
4月12日,《无锡市服务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这份1.2万余字的方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多层次空间协同为引领、以多层级对接机制为抓手、以多领域深化协作为重点,通过学习“上海眼光”、用好“上海资源”、接轨“上海标准”、服务“上海龙头”,全力打造上海大都市圈战略支点城市,成为长三角北翼重要支撑。这是无锡全面、深度“融圈”的行动指南,标志着无锡“融圈行动”新纪元的开启。
二、 用环太湖科创圈来践行长三角一体化
2021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无锡举行,这次会议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上海嘉定、青浦,江苏苏州、无锡、常州,浙江嘉兴,安徽宣城等环太湖城市签约启动共同建设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出炉,环太湖战略协同区入围上海大都市圈划定的5大战略协同区之一。
而无锡,恰恰是太湖湾科创带、环太湖科创圈的策划者、发起者。通过推动一体化,无锡成功将这个举全市之力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头号工程”,华丽变身为了长三角的“科创眼”,从“无锡战略”上升到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
三、 推进苏锡常协同、无锡市域一体化
2022年11月,无锡和苏州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要合作在太湖上建一座太湖大道,让无锡的太湖新城到苏州太湖科学城只需要12分钟;要合作提升苏南硕放机场枢纽能力,苏州3号线直达苏南硕放机场,和无锡3号线在机场牵手;要建设“轨道上的苏锡”,5条地铁、8条轨道交通将把两个城市变身为一个超级都市区。
2023年11月,“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规划”在无锡启动,为三市轨交及关联合作的实质推进定下“施工图”,同时也为“轨道上的苏锡常”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未来,无锡地铁3号线也将通达常州。
在无锡市域一体化方面,无锡S1号线即将开通、S2号线又直达宜兴。江阴3条高速、4条高架、7条城市干线直达市区,锡澄两地融合度前所未有;宜兴借力免费的竺山湖隧道、S2号线隧道和未来的大拈花湾到小拈花湾的景区隧道3条隧道,让宜兴再也不是飞地。
无锡市域一体化,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推进。
四、 把宜兴打造成苏浙皖三省边际中心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有一个示范区,是位于太湖东岸的上海青浦、吴江和嘉善。事实上,无锡在太湖西岸的宜兴也在着力打造一个“苏浙皖”的一体化先行区。
宜兴是江苏南下浙江的桥头堡城市,苏浙之间4条大通道,有3条经过宜兴。盐泰锡常宜铁路将南延至湖州,直达杭州;宁杭高铁日趋饱和,宁杭高速也成为了最繁忙的高速之一。
宜兴,成了长三角中轴通道的节点城市、长三角几何中心的轨道交通交汇城市、苏浙皖三省边际中心城市、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
无论是从对接大上海的都市圈,还是协同发展的苏锡常,抑或是不断加强的沪宁线、快速饱和的宁杭线,无锡在长三角中扮演着推进一体化的重要节点的角色。把长三角一体化视为重大机遇也视为重大责任的无锡,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全力以赴!
链接知识点:长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温州是长三角城市吗?徐州是长三角城市吗?安徽属于长三角吗?今天来告诉你答案。
一开始,长三角只包括14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和江苏的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扬州、南通,浙江的杭州、湖州、舟山、嘉兴、绍兴、宁波。后来扬州和泰州分家,泰州,就自然成了第15个长三角城市。
2003年,在台州市的努力下,长三角第一次扩容,台州成为第16座长三角城市。
这个时候,很多想加入长三角的城市才反应过来,原来长三角还可以扩容啊!这让金华、盐城等城市坐不住了!《金华日报》当年甚至发文,分析金华和长三角内城市经济指标,表示金华完全应该有资格加入长三角。要知道金华下辖义乌,可是长三角包邮的发起人啊。
但是,彼时的长三角,对于扩容非常谨慎。
直到7年后的2010年,合肥、金华、盐城、马鞍山、淮安、衢州6个城市才得以正式加入。此次扩容后,协调会成员达22个城市。
2013年,徐州、芜湖、滁州、淮南、丽水、温州、宿迁、连云港8座城市正式加入。至此,长三角协调会城市扩容至30个。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2016年,国家级的长三角规划正式发布,包含了苏浙沪皖的26个城市。正是这版规划,把原本已经属于长三角协调会的温州、衢州、丽水、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淮南8座城市“划出了长三角”,而铜陵、池州、安庆、宣城,则一举成为长三角城市!
2016版的长三角,是目前认知度最高的一个版本。所以导致很多人到现在还认为温州不是长三角的、连云港也不是长三角的。
这个问题直到2019年才解决,2019年,长三角协调会成员正式扩大到全部苏浙皖沪41个城市。
几乎同时,2019年底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终于明确,“长三角”正式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全域全部41座城市,同时确立了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除了之前版本的26城,温州被列为第27座长三角中心区城市。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江浙沪皖所有城市都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其中上海,江苏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9个城市,浙江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9个城市和安徽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8个城市一共27个城市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