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3年专题 > 红豆生南国 > 交融交心 > 正文

西港特区:民心工程打造“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热土

2023

12/07

15:18

来源

我苏网

分享

西港特区现状鸟瞰

  2018年1月19日下午,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欢送会,9名柬埔寨留学生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两年脱产学习后将回到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进行实习并最终完成三年制大专学业,他们也是开发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后委培的第二批柬籍大学生。

9名柬埔寨留学生

  中柬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开发建设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建立双边协调机制的合作区,也是“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项目。历经十年发展,西港特区已从一片莽原荒滩建成了投资热土 。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柬埔寨期间,在署名文章中特别指出“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今年1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柬前夕又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高度肯定了特区的建设成果。探寻特区发展不寻常的轨迹,正是合作共赢的“民心工程” 为特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原动力。

  西港特区公司始终践行 “八方共赢”的理念,即与股东、员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方建立共赢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发展成果惠及周边,使周边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生态和谐,坚持绿色发展

  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坚持开发与生态并举,维护绿色环境。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维护生态环境、原有的植被和水资源,逐步推进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坚持建设与环保并举,打造绿色产业园区。在前几年污水处理尚未达标的情况下,坚决禁止产生污染源的重、化工企业入区。在园区建设雨、污分流排放管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维护周边水源的生态安全。现在,特区内又建了柬埔寨最大的标准污水处理厂,确保园区污水达标排放,保护环境,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中国政府在西港特区内援建的培训中心

西港特区内开设的中文培训班

  授人以渔,重视本土人才培养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主席提出,要着力深化人才培养合作,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西港特区公司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在创业时期条件简陋、环境恶劣的状况下,公司员工自购照明设备、自带茶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邻近的学校轮流义务教授中文,为学生们能在特区谋取较好工作岗位创造条件,迄今已有数百名周边学生先后参加学习,有的在区内的企业担任“白领”,工资待遇较一般岗位高50%以上;第二,分别于2010年、2015年先后资助两批柬埔寨优秀青年到中国红豆大学及无锡商院深造。其中首批资助的7位柬籍学员已顺利结业,部分已成为特区的骨干力量;第三,联合无锡商院共同开展培训工作,先后十一期,已有2.5万人次接受培训,不少人经培训由一线操作工升任班(组)长、指导工、翻译和中层管理岗位。去年中国政府援建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已竣工,今年1月11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共同见证下,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大臣毅森兴与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共同签署了《关于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加强职业培训的三方合作协议》,明确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将与西港特区公司、无锡商业职业学院共同运营好该中心,通过政校企三方携手,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及柬埔寨当地培养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促进当地教育发展水平。

2008年,捐资25.4万美元为当地修建学校

  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民众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西港特区公司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努力践行国家“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将“中国梦”同当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相对接。在2008年捐资25.4万美元为当地修建学校;每年都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向属地灾民及贫困百姓捐水、捐米;捐资助学,向品学兼优学生捐赠书包,发动员工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同时,成立西港特区中柬友谊公益志愿者团队,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慈善活动中。

中柬西港特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十年砥砺,初显辉煌。区内已引入来自中国、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121家,104家已生产经营,吸纳就业近2万人。2016年,西哈努克省人均GDP达1800美金,名列柬埔寨全国第一!作为西哈努克省省长润明口中的西哈努克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及当地百姓“饭碗”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共赢”基因正为特区赢得更加美好的明天,目前特区已经启动2.0升级版,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共赢工程、友谊工程。按照规划,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全部建成之后,将成为300家企业(机构)入驻,8-10万产业工人就业的配套功能齐全的生态宜居的产城融合新城。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