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1/29
09:3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走在无锡街头,越来越多的新书店正在涌现,不经意地抬头与回眸间,目光被牢牢抓住。这些书墨飘香的格子,以独特设计营造满满氛围感,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地。昨日,第十六届“太湖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集中发布百个“钟书房”优质公共阅读空间矩阵和150项重点阅读推广活动。百个“钟书房”触手可及,优质公共阅读空间就在身边,“诗和远方”咫尺可达,书香无锡建设成效明显。
独立书店成为公共文化空间
“带3本文学类书籍,我请你喝杯咖啡。”短短1个月,张征为的书旅人文化空间收到近300本读者带来的书籍,其中有不少是从全国各地寄过来的。他曾是无锡惠山书局的店长,在无锡经营书店10余年,如今,他的经营思路发生了变化,从开书店转向创办与书籍相关的“文化空间”。开业当天,他发起了这场用书换咖啡的读书漂流活动。开业1年多,这些由读者和书友贡献的书籍已达900多本。其中,有200余本被读者借走,开启了新的旅行。
“这些书没有设置归还有效期,外地来的书友和游客可以把书带走,去看看世界。”有的读者问,看完之后要不要把书寄回来,张征为告诉他们,你未来肯定还会再来无锡,等下一次来看樱花、逛南长街的时候,再把它们带回来。
“传统书店以卖书为主,但我卖了十年书了,不想再卖书。”说起开书店,不可避免地会想到书店的生存问题,卖书能不能养活一家店?一天要卖出多少本书才能维持经营?张征为直言,开书店的3000多天,每天都“压力山大”,“开店容易守店难,高价进过来的书最后可能只能低价出掉。”
而今天,他更希望打造一个空间,为爱书之人提供沉浸于阅读的环境和氛围。“来到这个空间的人,他们不仅是读者,更是这个公共文化空间的创造者。”开张1年有余,张征为已然不再是需要绞尽脑汁策划活动的主理人,读者会“背着他”自己整活。前些日子,他外出旅游,在读者交流群中,收到了读者发的照片,这些相熟的老友自己策划了一场黑胶红酒会,带上黑胶唱片和红酒,用店里的黑胶机举行聚会,而身在外地的张征为只能隔着屏幕“吃柠檬”。
“好多人都有开书店和咖啡店的梦想,在这里,他们可以偶尔脱离当下的生活,做一天店长,过一日理想生活。”在张征为的空间里,读者可以自己动手做咖啡,他休假的时候更有书友主动提出来值班,上工的同时,也开启了自己一天的读书生活。“书店的活动以体验类为主,让大家不仅可听可看,更可感,真正成为这个书店的一分子,在这里,有趣的灵魂早晚都会相遇。”回想开设书店的初衷,张征为说。
一家书店可以待上一整天
在南禅寺街道羊腰湾支路8号,一个由老仓库改造而来的独立书店成为不少人度周末的理想地点。跟着导航走,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岔路口,但就是这样一个深藏在巷子里的书店,以别致的设计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常客,甚至被列为向外地游客推荐的书店之一。设计师出身的主理人将每一寸空间运用到极致,被书柜围起的独立空间里有铺着毛毯的躺椅,台灯、绿植、木桶、烛灯让空旷的房间充满温馨的气息,房檐上的铃铛“叮铃”作响,门口的小花园曲径通幽,花园尽头是一个洒满阳光的露台,在这里,可以烤火、品咖啡、烘山芋,坐着摇椅慢慢聊,满足当下年轻人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被书包围着的感觉真好,这里有不少绝版书,更是意外之喜,无锡总算又有独立书店了。”下午3点,在半两书店遇到书友小冯,他靠着落地玻璃,正在读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这已经是他连着3个周末选择在这里度过,点杯咖啡和简餐,可以从阳光明媚坐到华灯初上。书店管理者沈慧告诉记者,这里是外间先开了咖啡店,再把内间打造成书店,一里一外,既相互独立,又有所交融,希望读者潜心阅读的同时也能填饱肚子,在店里多多停留。
坐落在惠山古镇的大隐书局无锡店,身居繁华闹市之中拥有独特的安逸。当前卫时尚的设计与惠山古镇的古朴相碰撞,奏响了一曲“与古为新”的乐章。作为大隐书局在无锡落户的首家书店,大隐书局与惠山古镇合作完成了多业态融合的尝试,在书店中开创性地融入相声剧场元素,用相声给游客带来笑容,为书店增添一份欢乐。位于工人文化宫的无锡市职工书房(观山书屋)则被打造成为一家集咖啡吧、阅读空间、聊天遐想、活动沙龙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挑高的空间疏朗大气,错落的阶梯可坐可立,镂空的房顶上阳光倾泻而下,与精心布置的陈设共同构成独一无二的光影细节,在日落黄昏时,成为大家卸下一身疲惫的心灵栖所。从简餐茶饮到文创产品再到相声表演,锡城的书店正在叠加越来越丰富的业态,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让市民与游客流连其中。
完成103个钟书房建设
图书馆、书店、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在无锡,以“钟书房”建设为典型代表的公共阅读空间,正在不断扮靓城市书香生活新阵地,“夜读”“送读”等品质内容供给也不断丰富着市民阅读新生活。
去年以来,无锡市委宣传部指导各区聚力建设“钟书房”优质公共阅读空间,截至目前已完成103个。梁溪区的乐趣生活书房,通过空间布局彰显生态、智慧特色,阅读活动突出幸福、乐趣主题;映月书房将翠屏山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城市书房、PAN潘美术馆“三合一”融合建设,打造了一处承载休憩时光、文字书香和艺术之美的锡东新城人文会客厅;踏进芸台书舍,扑面而来的书墙,在天花板和墙壁的镜面折射下,仿佛有盗梦空间的既视感,书舍以“为夜读留一盏灯”为理念,是一间包含了文化创意、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展览等多种业态的书香文化复合型空间,此外,书舍还设立红色书屋,打造红色文化资源……
百个“钟书房”阅读矩阵已遍布城市角角落落,阅读长椅、柔软的沙发凳、温暖的灯光,营造了一个又一个闲适的空间,有效弥补公共图书馆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形式与内容如何平衡
如今的书店,各种布置与装饰可谓琳琅满目。但也有不少读者提出,书店越来越好看的同时,很多书店的书却不那么耐看,环境也吵吵嚷嚷,脱离了书店的本质功能。
“如果一家书店,门头看起来平平无奇,你还愿意走进去吗?”在张征为看来,在大家都在卷“颜值”的时代,书店紧跟潮流,进行空间焕新是必然的选择,扮靓的空间也必然会吸引到许多来打卡拍照的人。“有的书店走进去或许是吵吵嚷嚷的,货架上‘快餐书’与经典书并重,或许会让一些读者不满,但这是书店的经营者希望看到的场景。”他认为,“热闹”至少意味着这个书店有人气,可持续。“首先要让人愿意走进来,才知道这里的灵魂与内涵是不是他想要的。”
书店的花样百出,也是出于应对经营压力的考虑。一家独立书店的主理人冬青算了一笔账,卖出1本书可以挣几块钱到十几块不等,1万元的月租成本就至少要每月卖出六七百本书。但实际运营中,加上人工水电管理,成本远不止这么多。“单纯靠卖书来维持运转几乎是不可能的。”冬青选择在书店里加入餐饮,并尽可能在空间上将阅读与餐食的区域有所区分。“只能尽可能依靠自己选书的眼光去留住读者。”冬青告诉记者,选择开书店,已做好了亏几年的准备,目前主要靠主业补贴这家书店。
冬青的书店在巷子深处,张征为的文化空间也从市中心搬到了相对偏远的文化创意园区,但他们依然不缺书友,其中大多数人从书友成了老友。“以书会友是我把店开下去的动力,也是书店能活下去的底气。”在张征为看来,“大家走进书店,除了读书,也渴望在书店里找到‘同频’的人,如果找到了,就不会觉得吵闹。”
采访中,不少读者表示,并不排斥书店叠加更多的业态和服务功能,但更希望书店将书放在首位,在空间规划上兼顾氛围与便利,在策划活动时以作家分享会、阅读沙龙、文化交流等形式为主。事实上,读者也愿意为文化服务买单。走进今天的书店,很少有空手而归的人,或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或带走一些文创插画,有的或许不是真的需要,但已有了为文化空间买单的习惯。
(记者 陈钰洁/文 张轶伦/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