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风物 > 正文

秋收在霜降

2023

11/03

09:2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属秋季里的最末位,与立冬传递季节更替的接力棒。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这民间农谚意为不管是早熟还是晚熟的稻,一到霜降,就得全部收割,秋收秋种不能误,只因农事一误误一年。

  早年我在乡下务农,一到这节气,呼呼的西北风开始刮起,老人们就会说“西风催老稻”。随后人们便拿出镰刀,将它磨得异常锋利,为的是既省力又快捷,磨刀不误割稻工。

  金黄色的稻田里,除了一望无垠翻滚的稻浪,还有那斜斜的、一字形排开、弯着腰弓着背割稻的身影。他们两腿撑开,右手握镰,左手捏稻,两棵一把,两行十二棵,在“咔嚓嚓”的声音里往前拱,边割边往右甩,极富节奏感。只一会儿,一垄垄齐整整的稻铺便是一大片。随后袖管抹汗,往复循环,在成熟的稻香里,体验着收获的艰辛与喜悦。

  后来,不知是谁发明了状如镰刀的“稻劫”,刀刃部分是锯齿形的割稻工具。它比镰刀轻巧得多,能节省好多的体力,也不用花时间去磨,且比镰刀更锋利。但即便工具再顺手,毕竟是整天弯腰的体力活,除了中午吃饭时的短暂休息,一天下来,腿疼腰酸,那劳累,只有经历了才知道。

  霜降一到,趁着天晴,快速收种是头等大事。开早工,开夜工,起早摸黑、披星戴月也是必须的。对于农人来说,一年就稻麦两茬,到嘴的粮食,误了天时,那是一种罪过,靠天吃饭实非儿戏。

  割下的稻,还不能马上上场,得让它晒两天,俗称“晒稻铺”。太阳晒,北风吹,除了稻子干爽,挑稻时,肩上也会觉得轻松许多。当然,老天也有不尽如人意之时,有时连续的雨,下得让人真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雨一停,即便阴天,也要抢收。有时刚割下,天公又不作美,那成熟的稻谷,除了掉在地里,有的还隐隐透出白芽,这样的状况,让人看着不仅是刺痛,更有欲哭无泪的感觉。待天气稍有好转,马上翻稻铺晒吹,为防不测,以免再次遭雨淋,女人快速扎稻,男人立马把稻把堆在田埂上,堆成人字形,一个个紧挨着,封顶后,无论远看,抑或近瞧,类似一间间小草房。

  稻上场,抓紧脱粒。最早见到的是状似床样,中间用竹条镶嵌,像极百叶窗的稻床。农人抱起稻把往稻床上用力甩掼,这种最原始的脱粒方式,不仅慢,且很耗体力。后来有了脚踩的轧稻机,机身似滚筒,上有一排排半个扁豆状的铁片,两边各有大小两个齿轮,身前有连着齿轮的木踏板。两人一组,用力一致,节奏相同,“嘎啦嘎啦”把机器踩得直响,同时手持稻把,握紧并不停翻转,直至稻谷脱净。这样的劳作,同样耗体力,还要学会使巧劲,稍不留神,稻把卷入机器,很容易出事故。为赶时间,老人小孩也经常上场帮着搬稻把,把它们堆在轧稻机两边。

  收稻脱粒是项大工程,因而常常轮班干通宵。鸡叫头遍,眼前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极差,霜,密密的筛糠似的落下来,一点也没夸张。干完通宵,那个困,太难熬了,白天还要继续劳作。这般劳动强度,让人疲惫不堪,晚饭过后,连洗脸洗脚的力气也没了,倒头便睡,晚上下雨打雷都不知。

  天刚麻亮,开早工的钟声或哨声,又在雾气里沉闷响起。“一夜不困,十日不醒”。翻身坐起,又躺下,即便多睡个一二分钟也是好的。乡里俗语叫“睡了一夜,不及早上一搁”,这样的心理,只有累到了极点才有吧。后来,有了电动脱粒机,又有了联合收割机。这是改革开放给农人带来的福祉,机械化不仅免除了人工的辛劳,且收割得既快又净。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在乡下的农事里,还有它的引申义。那时清苦,自留地里,当数第二主粮的大片山芋,也在期待主人的到来。一垄垄地坌,一只只地拾,一担担地往家挑。除了补充主粮的不足,洗净后,还可把它们送到村里专门打浆的地方,用机器打成浆,回家后滤渣、沉淀,倒掉水,取出晒干,以备日后食用。饭桌上,自制的粉皮切成条,或与青菜、香菜混炒,或加上佐料冷拌,偶尔做汤,都是家常便菜。也有制成“麻腐”的,状如一块块豆腐,切成小块,加点佐料,可当主食可作菜。

  地头的青菜、雪里蕻,经霜之后,也得及时收回家,否则几次霜打后,叶片会萎蔫。由于正值秋收秋种,扎堆的忙,因而大量的菜收回家,洗菜、晒菜的活计,以家中老人与孩子为主。家前屋后的树干与树干间,一条条绳子上,简易的三脚架撑好,放眼望去,满是绿色。待菜晾晒得不再滴水便取下来,一块砧板、一把菜刀,把菜切碎后,均匀地摊入一只只蚕匾。或搁于长凳,或置于梯上,晒至大半干。随后放入大大的浅木盆或瓷盆里,加适量的盐,进行揉菜,再放入瓮头,用棒槌压实,塞上清香的稻草把,糊上黄泥,最后将瓮头埋在草木灰里,“腌咸菜”就大功告成了。一年四季,人们就用这咸菜搭粥吃,偶去商店买些萝卜干回来,已算是一种奢侈。咸菜在饭桌上也常见,如豆瓣咸菜汤,毛豆炒咸菜等。这样的菜品,如今似乎成了佳肴,因为现在吃食丰富且多油腻,需要吃些清爽的调调口味。试想,在那个极少有鱼肉上桌的清苦年代,让你天天吃这样的菜品,哪有不腻的?

  身在福中不知福,是老人们常挂嘴边的俗语,但对于今天的后辈来说,真正能理解的有多少?霜降时节,这些早已远去的过往,是否仍应被记取?(过正则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