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3年专题 > 2023年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 > 无锡动态 > 正文

放下“物” 执起“礼” 同样的教师节 不同的“打开方式”

2023

09/10

11:5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该如何向老师表达敬意,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商家盯上教师节

  花式礼物藏着“小心机”

  前两天,市民陆女士仔细筛选了一番,决定购买颈椎贴、润喉茶和润喉糖送给孩子的老师,“女儿今年上六年级,老师尽心尽力地教了孩子这么久,就是想表达一份心意,感觉这些小东西经济实用又贴心。”

  记者发现,小红书上像“教师节礼物集锦”“教师节实用暖心礼物清单”“不同价位礼物推荐”“送老师礼物避雷”等帖子热度很高。有网友晒出搭配好的“茶杯+茶叶+本子”“手工苏绣真丝丝巾+书签+U盘+笔”等礼袋或礼盒,还有诸如怎样制作红笔花束、润喉糖花束,怎样制作带有孩子头像的祝福卡片等手工DIY分享帖。

  在电商网站上输入“教师节礼物”几个字,跳出了各种花式推荐。涉及吃的用的各种用品,不仅有定制饮料、茶叶、书签、钢笔、护手霜、按摩棒,还有蓝牙音箱、超声波清洗机、颈椎按摩仪等。一些商品的包装也充满“小心机”,比如一款花茶的纸盒上有教师节主题彩绘图,写着“滴滴汗水 桃李天下”“教诲如春风 师恩深似海”等祝福语。一支“玫瑰花”,把花朵展开是一条小丝巾,搭配了礼盒和教师节专属卡片。

  多数家长认为

  送礼是种不良社会风气

  早在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六严禁”中第一条就是“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作出了“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的规定。记者走访中发现,由于教师节是新学年开始后的第一个节日,家长们对于要不要向老师表达“心意”持有不同的看法。

  “不送吧心里不踏实,怕其他家长悄悄准备了礼物,到时候只有自家例外,担心孩子会不会因此而遭到老师的区别对待。”顾女士在开学前和女儿亲手制作了一个堪比艺术品的马赛克花瓶。瓶子是喝完的咖啡玻璃瓶,瓶身是用五颜六色的亚克力板马赛克和石膏糊的,花球则是用葡萄藤杆和黏土球做的。“三年级要换新班主任了,这是女儿特意做了准备送给之前的班主任的。这个礼物独一无二,而且能保持很久。”顾女士说,作为学生和家长希望在这一天向老师表示感谢,只是现在有些商家吹捧炒作,推出了许多昂贵的礼物,把节日当消费日过,容易掀起攀比之风。

  多数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拒绝收礼表示“点赞”。“给老师送礼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不利,容易让孩子产生物质攀比、遇事就要送礼的观念。”“送礼求关注是对老师的不信任,也是对孩子能力的不自信,要相信孩子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获得认可。”

  老师们谈“礼物”

  成长成才是最好的回馈

  锡城很多学校在教师节前发出倡议,拒绝收受任何礼品、礼金、礼券等,并请家长配合和监督。“不用任何物质的东西表达你的心意,请尊重教师这个称谓,勿让不正之风改变节日设立的初衷。我们会带着这份理解和尊重,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孩子,致力于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的信任和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您的理解和支持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共守纯洁美好的教育天空,共同期待孩子成长、成人、成才。”某小学在《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5日中午12点多,神州娃幼儿园的老师们正趁着孩子午休的时间开教研会。“在老师们看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是什么?”记者的提问成了会议的一个“小插曲”,老师们用心在纸上写出了答案。“礼是来自孩子的拥抱,礼是来自家长的认可,礼是来自家人的鼓励,礼是对自己的肯定。”“礼是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个大大的拥抱。”多数老师认为孩子们一个真情实意的拥抱或击掌,一句“老师节日快乐”,家长们一句发自肺腑的认可和赞美等,都是很棒的礼物。

  蔡韫唯是宜兴悲鸿实验小学的一名年轻教师,她记得工作第一年时收到了一年级学生手工制作的贺卡。“有一张打开后是立体造型的彩虹和太阳”,小朋友汉字写不全,歪歪扭扭加上拼音,但对她是一种鼓励。不过蔡老师说,相比物品而言,学生对老师的节日祝福更可以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行为来表达,比如有的孩子学会把书包和储物柜整理得很干净,有的孩子上课不调皮捣蛋了,老师看到这些就会很开心。

  近日,梅村高级中学的老师尤裕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学生照片并配文“我的学生,帝国理工研究生!”看着曾经的学生在教师节前夕带着一箱柚子看望母校老师,尤老师开心地说:“吃着甜!还没挣钱就不要买东西,我来请吃饭!”在他看来,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老师来说就是最好的回馈。

  声音

  在家校共育路上正确地“礼尚往来”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培育的结果,在家校联动、协同育人的大环境下,一些家长认为教师节提醒自己应配合学校的工作,比如积极报名护学值勤就是对老师工作最大的支持。

  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尤裕认为,老师们在教师节想收获的更多是社会对这份职业的尊重、理解与支持。“本来教育就是非常专业的领域,能让老师更加专心地在校园里做好教育才是社会应该给予的关怀。”他表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修正孩子成长轨道的过程,针对的是每个有鲜明个性的个体,大众化的教育就有适应和不适应,需要接受教育的个体高度配合才能达到最终想要的结果。希望社会上可以摒弃一些功利化和浮躁的炒作,更加客观地看待教师群体。

  市人大代表张绿枝表示,好的教育是要看见孩子、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培养孩子,不仅老师需要如此,家长也要学会这么做。学校和家庭环境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家长和老师应加强沟通交流,家长要认可老师的专业性,老师则要倾听家长对孩子成长的诉求,帮助孩子把个性中最好的一部分发挥出来,而不是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互相拉扯较劲。对于如何更好地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张绿枝认为拥有真诚的心很重要,大家应从心底理解和尊敬老师,同时不能用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老师,“毕竟老师也是普通人”。

  (记者 念楼 潘凡/文 受访者供图)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