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无锡新闻 > 正文

锚定科技创新,率先取得新突破——走在前做示范系列报道① ——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报道①

2023

07/14

07:29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锚定科技创新,率先取得新突破

——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系列报道①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牢记嘱托,扛起使命,无锡要在落实“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方面走在前、做示范,努力在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上迈出更大步伐。当前,无锡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前沿加强攻关,让创新之光点亮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让创新能力更好支撑企业的蓬勃之势;优化生态激发活力,让创新模式集聚各类要素合力迸发更大能量。

  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让创新驱动力传导到产业发展的末梢神经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上迈出更大步伐,需“风物长宜放眼量”。

  瞄准前沿,无锡正以更积极的姿态、更主动的作为、更坚定的信念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在深海技术领域上下求索!”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副主任叶聪表示。过去二十年,我国实现了对地球海洋最深处的探测。未来深潜技术创新还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经济主战场,加大材料、传感基础研究力度,探索新兴交叉学科,基于应用开展逆向科研,加强深潜装备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推广,规范研发程序,严格建造、认证和运营程序,为深潜装备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不止是太湖实验室。更多的实验室正在瞄准前沿,瞄准产业趋势而发力。就在最近,无锡第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进入评审阶段,由此,全市已初步完成对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建设布局。一座城市对实验室的关注,折射的是对基础研究的关注,三级实验室的培育建设,旨在探索更多从“0”到“1”的基础研究,探索应用型基础研究,为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更多创新驱动力。

  重点实验室、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折射着行业、产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取之姿。

  在优势领域中,持续锻造长板;在新兴赛道中,率先奔跑抢位。集成电路产业是无锡的“强项”,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互动清晰可见。此前,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规划建设10家领域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领域的创新中心则挂牌在我市——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是集成电路领域统筹集成创新的总体牵头单位,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工业集成电路应用创新体系”。“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早日将创新中心建成‘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应用牵引、创新产业提升’三位一体的长三角集成电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应用产业基地。”该中心负责人表示。而一些板块与未来技术学院的合作日益深入,正加快在可持续能源、量子技术等前沿技术赛道上携手奔跑。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取得更多新突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在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创建“国字号”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创新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的作用,精准布局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创新体系将创新之力延伸到产业、企业发展的末梢神经,“为创新聚势、为产业聚力、为发展赋能!”同时,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和“3010”重点产业链,奔着“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部署“太湖之光”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点成果,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强化企业的创新C位

  让企业获得更多生长力、创新力、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企业的力量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科创企业,稳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今年1—5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097.4亿元,同比增长10.8%,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2%,再创历史新高。在采访中,企业家、研发人员备受鼓舞,努力真正站稳科技创新C位,展现出更多的蓬勃之姿。

  成果转化更加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我们一定会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勇攀科技高峰。”科金生物CEO王海峰博士曾于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如今归国创业,专注于基因编辑治愈罕见病方向,公司自主研发的CRISPR 3.0大片段精准基因插入技术平台,填补了国内临床空白。目前,该企业的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管线已经获得欧美双孤儿药认证,国内IIT临床试验将于年底取得初步结果,欧美IND也在同步申报中。“科金生物将努力联动全球基因编辑领域专家学者,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引领国际精准基因编辑治疗领域,争取为更多罕见病患者研发出用得起的创新药。”

  攻关技术不畏难。卓品智能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专家、中科协海智特聘专家李大明创立。公司依托对客户需求的准确理解和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在汽车电子领域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多类基于复杂算法的汽车电子控制产品矩阵。“打造一流产品和工程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李大明做强核心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心坚定。此前,卓品智能申报的江苏省汽车电子嵌入式电控系统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科学技术厅的认证。中心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实验验证。知原药业从高企认定,到省、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补贴,将无锡的科技创新类奖补拿了个“大满贯”。总经理谢宏伟表示,公司将切实走一条“以研发、技术驱动,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之路,聚焦皮肤细分赛道,通过“自研+产学研合作+MAH”多样化研发模式,开发从治疗药物到功效性护肤品、覆盖“从头到脚”的系列化产品。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无锡将持续发力。其中一个关键词是:扩容提质。企业集群方面,我市将优化完善“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梯度培育机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扩容提质;创新能级方面,今年将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20家以上,实施企业研发机构“提质扩容”行动,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00家以上。同时,我市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的作用,部署实施100项以上市级“太湖之光”科技攻关项目。

  优化生态提升创新浓度

  让项目、人才、园区迸发出更大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这让科研一线人员无比振奋。“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锚定了目标,也增强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信心和动力。”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十年发展,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在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创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建成了成果转化和科技公共服务的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院将继续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沿性、基础性研究;面向地方产业需要,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面向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实际,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科研人才服务,为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对创新而言是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让创新浓度不断提升,让创新活力尽情迸发?

  让人才来了,就能感受到舒适的创业环境!“不仅要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要领悟其要义,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使命担当。”无锡(国家)软件园董事长郑江伟表示。无锡(国家)软件园是无锡市内载体、企业等规模体量最大的科技园区,成立以来,园区基于家园、校园、乐园、花园“四园”文化理念,以公共技术、投资融资、人才引育、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等五大公共平台为支撑。下一步,该园区将聚焦数字软件、人工智能两个重点方向,布局开源生态、区块链、量子计算、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未来方向,为无锡创业生态作出应有贡献,为无锡创新人才提供应有服务,敢为善为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让整片区域都充满着浓郁的创业氛围!“坚持创新驱动为核心、产业强区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实现‘争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争当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先行示范区’目标!”无锡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科技生态迭代升级科创载体,打造新型载体标杆,探索研究“百企百楼科技赋能计划”,建设具有新空间、新模式、新产业、新生态“四新”特征的新型科创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创新中心,实现科技成果异地孵化、项目本地转化。

  优化生态的大课题里,今年我市将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承载能力”作为年度重要课题。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将加快推进“一带多城”建设,不断提升太湖湾科创带内创新资源集聚度,打造城市发展“创新之核”。同时加快科创孵化链条拓展,大力推动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扩容升级,加快推进“科创飞地”、科创综合体等新型科创载体建设,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50家以上,新增建成投用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崔欣润、高琼玲)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