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无锡旧影 > 正文

荣巷老街的烟火气

2023

07/07

09:3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荣巷和荣巷老街的名气与繁荣,主要得益于荣宗敬、荣德生这两位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巨子的影响力。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开原路上唯一一条各行各业齐全、呈东西走向的街道,荣巷老街两旁林立的店铺,达数百家之多。彼时,往往天还未亮,当地的村民、附近的山民、在太湖里捕鱼捉虾的渔民便络绎而来。很快,整条老街就呈现出摩肩接踵、买卖兴隆的热闹景象。

  而今,昔日的繁华已经不在,原有的旧貌却并未消失。清水砖砌的楼房、灰砖墙门、窄弄堂、深天井和一处又一处低矮的民居共存于斯,原住民(主要是老人)和外来租客们,在这片平时显得有些清寂、落寞的地方,其乐融融地生活着。现今的风情和旧有的味道交织而成的烟火气,依然在荣巷老街上弥漫着……我的住处离荣巷菜场不远,去菜场买菜时,我喜欢顺着老街,闲庭信步般走走看看。闲来无事时,也会去那里逛逛,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荣巷老街最兴旺时,曾经有10多家剃头店,而当时的核心街区只有约摸380米长的一段。现在呢,虽然不复当年之盛,但是,在 58 号到 121 号这段不足50米的距离内,居然还开着4家剃头店。朝南两间,面北两间,里面的格局和摆设大致差不多。低矮的房屋,老旧的设施,一个剃头师傅,凳子、镜台、电风扇……剃头师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顾客基本是老头老太。路过那里的我,见此情景,心里想,4 家剃头店挨这么近,维持得下去吗?几年过去了,虽然这 4 家剃头店的生意看着都不怎么样,但都“活着”,还装上了空调,不像经营不下去的模样。后来有人告诉我,其中一家是百年老店,店里依旧保留着开业之初的八面水银镜子,镜面虽已斑驳,仍可照人。

  民以食为天,小酒馆、小面店似乎永远是老街的门面担当。紧靠着 4 家剃头店的东面,就开着这么一家酒馆、面店合二为一的小店。其外表看上去简陋破旧,东倒西歪,让人怀疑它会不会是“危房”,而且连个招牌都没有。我多次路过,发现小店生意一直很好。有个场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冬天,小店里面挤得没空位,食客竟然端着碗站在屋外吃。有的吃到一半,还会跑进店里,要只荷包蛋或肉酿面筋,跑出来继续吃。人都有好奇心,喜欢轧闹猛,我也不能免俗。有一回又路过那家小店,看到里面好像人不多,便走了进去。1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不甚干净,摆着四张小方桌。老旧阴暗的环境,充斥着灶间热气和香烟烟雾的浑浊空气,让人感到憋闷。四张小方桌旁边倒是坐满了人,老头居多,也有老太,都在喝老酒呢。搭酒菜自然是些司空见惯的“大路货”,黄豆芽、拌百叶、香干丝、花生米、松花蛋、荷包蛋、肉酿面筋……放在靠近捞面处的玻璃柜里。取菜很随意,不时有人去拿上一两碟。负责捞面的看着像老板,还负责收钱。店内很嘈杂,有人在议论联合国刚刚发生的大事,有人在聊拆迁款,有人在讲昨夜麻将输铜钿的懊恼……我叫了碗拌面,要了只荷包蛋,问多少钱,捞面师傅边忙边说:“自己算,价格都写在黑板上呢。”这样的经营方式,我倒是第一次碰到。看了一下价格,比一般小店要便宜些。拌面做好,要自己去拿。拌面是很见功力的,挑松拌开,不仅味道好,面也很筋道,完全符合老无锡人的口味。荷包蛋煎得恰到好处,一小碗清汤更是毫不含糊,飘着碧绿生青的大蒜叶,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小口,非常鲜洁。吃罢,我似乎明白了小店生意火爆的原因。从那以后,我也成了这家小店的常客。

  荣巷老街上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店,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或迁移,或改行,或歇业,几近无存。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力度的加强,有些老店铺又重新开起来了。箍桶店、香烛店、杂货店等也都出现了。杂货店还给过我一次惊喜。这家杂货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平时的生意看上去蛮清淡的,守店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因为朝北,室内总是暗暗的。我喜欢种些花花草草,有一回,忽然动了怀旧的念头,想买一把过去常见的铁皮喷壶来浇水。结果,走遍无锡城里的角角落落,就是没寻见。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某天路过荣巷老街,忽然想到了这家杂货店,便走了进去。正要开口问店主,眼角已经瞥见了放在店堂门口的铁皮喷壶,而且,还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惊喜之余,原本只需买一只中号的即可,因为亲切感,又因为好玩,捎带着又买了一只小号的铁皮喷壶。(张颂炫)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