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古迹寻踪 > 正文

大运河六天纪行

2023

05/09

10:2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辛禾 文|

  四月末的初夏,恰逢一次“大运河采风”之旅。大运河如一条文脉,把不同区域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串联起来。这次旅行,让我有种琳琅满目之感。

  2023年4月23日,阴雨。

  淮安

  第一站去的淮安。毛毛细雨伴着骤变的东风,添了衣服,还觉得一些微冷。上午7点30分,我们一行十三人由无锡出发,不知不觉三个小时到达淮安。

  已近中午,淮安老城区还是几年前的模样,找了一家老字号餐馆坐定。这里饮食文化堪称一绝,其实,淮安也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由于时间紧,匆匆点了几道当地的软兜长鱼、文思豆腐、淮安蒲菜等菜肴,味道果真不错。淮扬菜的特点做工精细,口感鲜嫩。

  淮安位于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因运河漕运得名。午饭后,我们顺着古运河畔转了一圈,岸堤上杨柳青青,碧波荡漾,极目望去古运河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让人感叹整座城有一种“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况味。不远处一处登陆的船码头,镌刻着“南船北马舍舟登陆” 的铭文,颇具魏碑韵味。运河南岸还耸立着一座红墙灰瓦的八角楼宇,楼宇三层,第一层悬挂着“清江浦楼”的匾额,据说这个八角楼宇是后来易地重建的,已成为人们休闲的公园。

  下午2点许,我们一行来到位于淮安区内的“中国漕运博物馆”。淮安于明清时期曾是一座舟楫劳顿的繁华闹市,后来被誉为“漕运之都”。

  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有“天下九督、淮居其二”之称。世界上最早的船闸、世界上最大的河坝、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中国大运河最古老的航道、中国大运河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闸、中国大运河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等等,都位于淮安。这也是淮安人引以为傲的地方。2008年9月,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运河之都”称号。

  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邗沟,实现了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连通,其北端就在淮安境内。隋唐宋元时期,境内楚州(今淮安区)和泗州(今盱眙县)是运河沿线著名的商业城市,两淮盐场是当时全国四大盐场之一。

  明清两代,漕运总督驻淮安府(今淮安区),河道总督驻清江浦(今清江浦区),淮安成为全国经济中枢,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纵观大运河发展历程,淮安是极少数完整见证中国大运河历经邗沟、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的城市。

  历史上的大运河也并非一直繁荣。清朝末年,英军逼迫道光皇帝签订南京条约,攻占镇江封锁漕运。而后,太平天国占据安徽和沿江一带,致使漕运被迫中断,包括淮安在内的沿岸城市被战争损毁,再加上黄河改道,部分河段淤塞,江南粮米便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逐渐湮废,上千年的漕运历史由此终结。

  2023年4月25日,晴。

  台儿庄

  从淮安出发大约三个半小时到达台儿庄。沿途到处可见庄稼地里种植大葱的况味,仿佛可以感受到北方的人们卷葱、蘸酱、吃烙馍的生活情态。

  台儿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著名的台儿庄大捷,这里有京杭大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所以有人戏称台儿庄是一条“活着的运河”,至今保存着“山东第一闸”的碑石铭文。2008年为纪念台儿庄大捷70周年,枣庄市政府下决心重建台儿庄古城,实现几代台儿庄人的梦想,从此台儿庄又有了一张新的名片“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进了古城,我们买了门票,随着游客也租了一条乌篷小船,船体不大,满载仅12人,沿着古城内的水街水巷穿梭着。在江北的水乡能有这样的体验并不多见,这里既像威尼斯的水城,又像江南的乌镇,一河烟雨,伴着摇橹妹子的温婉清雅,唱着台儿庄的歌谣,讲着这里的故事,让人感到“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惬意。

  京杭大运河流经枣庄段全长约94公里,其中台儿庄段长42.5公里,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被运河环绕的台儿庄古城,是在原来城区的旧址上重建起来,让古老的运河又焕发出几分生机。

  2023年4月26日,晴。

  济宁

  到达济宁。下了车,天渐热了。现在的济宁已经没落,远不见昔日繁华的影子。近处的古运河穿城而过,仿佛被时光拖累,河水浅缓,明显看到河堤高出河床许多,古运河已成了内河,失去了往日船运的功能。

  我们沿古运河往前走,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徘徊在古运河旁,早已听不到船夫摇橹的楫声,倒有几棵古槐的花絮,随风飘摇。不远处,看到一处赭色围墙的塔楼,特别耀眼,塔楼两层,顶层悬挂着“声远楼”的匾额,出自江南龚勉手笔。让我不禁想起嘉兴的“烟雨楼”,也是龚勉入仕后题写的匾额。龚勉(1536—1607),字子勤,号毅所,江苏无锡南门外跨塘桥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作为朝廷命官,他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龚勉与济宁的渊源,始于他在济宁做道台。他勤政为民,其中著名的铁塔寺是他主持完成的。到了清代,济宁大运河的繁华,如宋代“清明上河图”一样,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难怪乾隆下江南,数次途经济宁驿站停歇。

  在济宁仍能看到如同江南的园林、码头、小镇、水乡的遗迹。在运河北岸我们还参观了太白楼及太白纪念馆。

  已近中午,大家也饿了,就近挨着一家“小江南”就餐,鲁西南的烙馍、煎饼、韭菜盒子都是原汁原味,很有特色。

  下午参观济宁博物馆,二楼“我家就在岸上住”展示济宁与大运河文化主题。据介绍:济宁运河位于今微山湖西畔原被称为大泽、沛泽的低洼沼泽地,泗水纵贯其中。唐武德七年(624年),时任徐州经略使的尉迟敬德,为运输粮饷,曾开挖过运河,将汶、泗二河之水引到济宁,然后南北分流,北顺济水故道北去,南顺泗水下流,经今微山境,南达徐淮,运河不断开挖、迁徙、浚运,历经明清,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济宁也有“运河之都”美称。

  在济宁博物馆后门,我们还意外看到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修建的一座铁塔——崇觉寺铁塔,这座铁塔系八角仿楼阁式建筑风格,塔身9层,曾发掘一口石棺,棺内发现一枚舍利及两尊铜像等。目前崇觉寺铁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完整的宋代铁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济宁属中运河,承上启下。济宁又是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济宁有着“运河之都、孔孟之乡”的美誉。

  2023年4月27日,晴。

  徐州

  约三个半小时,由济宁到达徐州。

  徐州我很熟悉,我在这工作五年之久。徐州又叫彭城,这里蕴藏着灿烂的两汉文化,历史上有楚汉之争,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至今还保存着九里山古战场、刘邦故里、龟山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等文化遗迹。

  到达徐州已近傍晚,正是下班高峰时间,马路旁高楼林立,灯火闪烁,行人如织。徐州已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了,而那条历史上经常泛滥的古黄河,随着时光的飞转已华丽转身,变成一条靓丽的观光带,如一条蛟龙蜿蜒穿城而过。

  古黄河南岸依然还矗立着“五省通衢”的牌坊,非常醒目。牌坊两侧的楹联写着:“五省通衢,禹列尧封神圣地;九州圣境,龙吟虎啸帝王都”“地锁江淮,人文一脉兴秦汉;渠通南北,气势千秋贯古今”,牌坊正上方 “五省通衢”的匾额,我在徐州工作时早已存在。除了“五省通衢”的匾额以外,徐州还有一处《黄楼赋》的遗迹,相传是大文豪苏轼的弟子秦观写的,在黄楼以东约300米处,位于古黄河北岸,立有“汴泗交汇碑”字样。南宋之前,此处是汴水、泗水两河交汇处。

  徐州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间地段,一直是运河漕运的重要枢纽。黄河又在徐州与大运河交汇,而引黄入运。历史上,徐州既是民船的交粮地,又是官兵接运处,舟车鳞集,贸易兴旺。徐州也因此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大码头,既是航运枢纽,也是商业枢纽和军事枢纽。

  晚饭后,我们一行去云龙湖散步。夜幕低垂,岸堤倒影的花灯,宛如万条游龙,奇妙无比。云龙湖的形成纯属偶然,这里要感谢大文豪苏轼。历史上徐州多次因黄河泛滥成灾。苏轼曾任徐州知府,他勤政为民,兴修水利,疏浚黄河,治理水患,至今让人们怀念。他在一首诗中写到“满城遗爱知谁继”,后人特地写了一篇《遗爱亭记》。 他钟情山水,曾在云龙山上留下著名的《放鹤亭》遗迹。一次,苏轼游览云龙山下的低洼地带,突发奇想:“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则北湖俨若杭州”,也就是说苏轼曾想把徐州云龙湖治理成像杭州西湖一样的美。不过他在徐州任职仅两年时间,留下不少遗憾,让人感叹。

  2023年4月28日,晴。

  扬州

  扬州曾去过很多次,扬州城里全是柳。这“柳”还要感谢隋朝大运河的开拓者隋炀帝。“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扬州历经两千多年的变迁兴衰,有过温情,也有过悲壮。

  历史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他偏爱扬州有关。隋炀帝从洛阳到扬州,要先从黄河通过运河跨过淮河到长江流域。这样需要开工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尽管劳民伤财,但现在看来,通过大运河,将黄河、淮河、长江等南北水系贯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隋炀帝既治了水患,又活跃了全国的工商贸易,也带来了扬州的繁荣。

  下午时分,我们一行来到位于扬州广陵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远远望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非常壮观,采取“唐风”建筑形式,恢弘大气,展示新时期文化自信的时代风貌。

  我们在参观“江南运河”版块中,首次看到有关“泰伯奔吴”开凿“伯渎河”的记载,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邗沟,是最早沟通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运河。扬州属于“淮扬运河”版块,据文史专家介绍:扬州的运河包括:古邗沟、隋唐运河、京杭大运河,分别代表了中国大运河的初创阶段、第一次大沟通阶段、第二次大沟通阶段。“在这三条运河中,扬州都是重要城市,这份特殊性也是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的重要原因”。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