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人才“锡”引力 打造生物医药地标产业

2023

05/08

10:0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生物医药产业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是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保障和决定性因素。为更好引、育、用、留人才,助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期,市政协经科农委、市科技局、新吴区政协联合智联招聘,分别在滨湖区、新吴区邀请40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并联合举办专题协商活动,听取专业园区、企业、高校代表和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意见建议,重点依托智联招聘大数据平台,针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工作进行多维度、深层次调研,形成了关于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工作的调研报告。本版对调研报告进行摘编刊登。

  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及人才队伍情况

  作为我市“465”现代产业体系四大地标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经过多年发展,成效显著。一是规模较大,2022年产业规模达到1622.62亿元,增长15.2%,成功入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首次进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全国地级市前20强。二是竞争力强,产业链已汇聚创新创业人才约5万人,集聚企业1605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127家,上市企业12家,上市企业总市值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三是集聚度高,以无锡新吴区为核心(占全市产业规模超50%),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园、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江阴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无锡精准医疗产业园6个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发展迅速,产业布局逐步形成良好的“雁阵效应”。

  在人才方面,基于2020年1月—2022年11月智联招聘大数据平台分析,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吸引力持续增强。就人才队伍来讲,流入人才15524人,流入比流出多51.8%,其中硕博人才流入1795人,流入比流出净高99%,近乎翻番。平均在职时长9.53年(上海10.09年,苏州9.29年,杭州8.69年),其中,拥有工作经验15—25年的成熟人才,流入1801人,流入比流出高16.7%。在流入无锡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中,20-35岁的青年人占比81%,人数为12580人,流入比流出足足多出57.8%。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平均月薪10040元,比科技创新相关岗位人才薪酬高出9.1%。就岗位需求来讲,无锡生物医药企业共发布职位需求33112个,同期仅有18471人次应聘相关岗位,相当于1人竞争1.8个岗位。按细分领域划分,医疗设备与器械行业发布职位需求量占比34.46%,远超其他细分领域;从具体分布来看,研发类占比最高,达21.1%。此外,在生产制造领域,硕士和本科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83和0.68,显示人才供给充足(注:供需比=人才供给数/岗位需求数,该数值越高表示人才供应越充分)。

  六个方面发力引育产业人才

  2023年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进大学生10万人以上,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900亿元。围绕工作目标,结合与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多维度比较,对无锡引育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提出如下建议:

  (一)产业引领:积极优化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为人才提供充分创新创业空间。产业兴,人才兴。要聚焦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有更多化学药、生物药药企总部、区域总部或研发部门落户无锡,逐步形成研发机构引领、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分工有序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据此,有针对性地谋划和开展人才引进专项行动,重点引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既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又有效增强产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产业、人才双向赋能、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全面引才:增强工作前瞻性,加强对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型人才的挖掘、储备与引进。定期化、常态化、机制化评估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针对急需的研发、技能人才,绘制《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分布图谱》;根据图谱研究结果,面向特定地域,开展人才寻访与挖猎、人才对接洽谈和招聘活动;探索建立“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储备库”,甄别相关人才并将人才纳入库中,对纳入引才视野的入库人才,定期开展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人才政策等宣讲,举办入库人才赴锡参观访问、交流等主题活动,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有机融合。

  针对无锡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加大对国内医药类院校比较集中的中、西、北部省份人才的招引力度(如湖北、安徽、江西、辽宁、山西、湖南、陕西),既注重具有较高学历的本硕博人才的引进,也重视实操能力强、具有一定生产技能的职业院校毕业人才的引进,有效满足全产业链发展的用才需求。

  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对重点引进、在锡全职工作的生物医药产业硕博人才,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给予一定期限的专项生活和工作补贴机制,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无锡本地生活和工作环境;对本硕博人才来锡在生物医药企业实习的,给予一定期限的实习补贴。

  针对产业链高端环节亟需的博士研发类人才,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以开放的眼光敢于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圣迭戈,英国“金三角”(伦敦、剑桥和牛津),德国慕尼黑等全球5大生物医药创新区招引国际化顶尖人才。

  (三)引育并重:坚持对外引进、本土培育人才“双轮驱动”,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更丰沛的人才资源。围绕无锡高新区等重点区域,面向各类高校、职校的生物医药相关专业学子,探索举办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训活动,引导相关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转全职就业的机会,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也为产业发展储备一批有一定经验、对无锡城市环境相对熟悉的青年人才。

  坚持高端领军人才、骨干工匠人才与在职人才、新进人才一体谋划,引导企业加强人才培训投入,推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硕博进修项目”,市内生物医药企业人才在职修读硕士、博士的,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一定金额的人才进修补贴,不断提升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队伍的人才素质和研发创新能力。

  做大做强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提升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质量,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加强市域内产学研相关资源统筹,突出重点板块,以项目为牵引,共建高端化、覆盖广、集成性实验平台,提升生物医药公共服务范围、品质和能力;积极探索组建“无锡生物医药人才培养联盟”,推动校地、校企、企业之间合作共育人才,定期沟通人才培养需求、改进实施课程与实训方式、开展订单化和“冠名班”等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校企资源交流互动。

  (四)人才为本:提高工作精准度,制定更有力度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扶持举措。广泛深入调研无锡生物医药企业对人才在引进和培养方面的需求,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扶持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服务好无锡现有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群体,对人才在创新创业、生活保障、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形成精细化研究结果,制定务实可行的扶持措施。坚持存量、增量企业和本地籍、外地籍人才享受各类政策的一致性,同时鼓励支持存量企业针对关键核心岗位,注重自我培养人才,由财政适时按比例给予人才发展补贴,以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企业发展的稳健性、可持续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适度提高引进生物医药产业急需重点人才的扶持水平与标准,有效吸引优质智力资源来锡创新创业。

  敢于研发政策,比肩国内先进城市,制定出让生物医药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心动”的“高含金量”政策。强化政策落地,方便企业知晓政策、人才理解政策、基层执行政策,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各类人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五)待遇为先:强化工资待遇保障,引导提升企业工资水平。加强工资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定期制定和发布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薪酬报告,并对周边南京、苏州、杭州、上海等城市生物医药产业薪酬水平进行动态跟踪和比对。在产业内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将薪酬研究结果及时通报相关企业,有效引导用人企业动态调整人才的工资待遇水平,以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更优秀的人才。要尊重人才流动规律,顺势而为、柔性引才,统筹推进“人才飞地”与“科创飞地”建设,将招引生物医药产业紧缺人才纳入无锡及各板块在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等城市设立的“科创飞地”工作中,系统谋划、整体部署、一体推进、见到实效。

  (六)金融赋能:面向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建议加强太湖人才发展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诚通基金等政府背景基金对生物医药产业顶尖人才和创业项目的关注和研判,以政府基金的引导投资带动更多社会投资基金的注入,不断完善投融资扶持体系;加强对全国范围内产业发展形势的研究分析,建立重点企业和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名录,设立工作专班挂点联系、重点跟进、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项目引进和顶尖人才服务工作,引导各类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更多生物医药领域高潜力项目落户无锡。(无锡市政协经科农委)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