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3/08
09:46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5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靠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明确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所系的战略地位,并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性,为筑牢中国制造业根基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为制造业发展送来“及时雨”,让中国制造业优势获得了有力支撑。
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等要素,为中国制造业不断提升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中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且日益凸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大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世界主要工业大国纷纷布局制造业,抢占竞争制高点,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从外部看,近年来,一些国家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打压不断升级,中国制造业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从内部看,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大而不强、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
中国制造业向上走,务必练好内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目前,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下一步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全面提升。推动中国制造业加速向高端迈进,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要在筑牢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实践证明,想要不掉链子就得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关键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仍要巩固,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领域擦亮更多中国名片;传统产业要通过改造升级焕发新优势,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新兴产业要积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应前瞻布局,抢占竞争制高点。
根本在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动力,企业则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强,产业才能强。中国制造业既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也需要掌握独门绝技的中小企业。只有打造完善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产业生态,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才能为中国制造业输入更多原动力,真正筑牢制造业根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 鑫)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