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3年专题 > 聚焦2023无锡两会 > 热词拍拍你 > 正文

两会热点拍拍你 | 扩内需促消费,打响“经济强”王牌

2023

01/10

13:5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五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今年要为恢复经济增长作出最大的努力”的信号。昨天的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市委书记杜小刚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作为经济大市的无锡,必须打响“经济强”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最强王牌,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则成为需要牢牢把握的战略基点。新的一年,如何持续提升消费信心、增强消费能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场内外密集点题消费内需,建言民生所盼。

图片

  加大政策力度

  促进消费市场恢复

  “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郭建伟委员提出,促进消费的政策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参照,以促进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多元化政策。

  郭建伟认为,疫情给诸多行业带来影响,居民收入下降,消费信心受挫,导致消费疲软,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要把着力点落在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人群上。短期内,为了恢复内需,拉动消费端,建议扩大受惠范围,消费政策可以适当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因为这些人群边际消费倾向更大,通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来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这是促消费的重要途径;从长期看,政府政策应该进一步推进更加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让无锡成为创业宜居的新一线城市,从而确保消费成为我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马车”。

  有力度的提振政策,能有效促进消费市场的加速恢复。市商务局局长赵强介绍,去年除加快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助企纾困、扩大消费政策外,无锡还结合本地商业消费特点研究制定出台了“促消费十项措施”,实实在在支持消费复苏。其中发放超过3000万元的惠民消费券,撬动线下消费3.24亿元;大力落实江苏省绿色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带动家电销售2.23亿元;派发3000万元新能源汽车消费券,带动新能源汽车开票销售额超18亿元。继续抓好政策的落实,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将联合重点商圈和商贸企业,针对百货零售、餐饮美食、家电珠宝、电商平台等场景发放千万元消费券。

  营造消费氛围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据近期对无锡各大商业街区、重点商圈的观察发现,客流明显回升。元旦3天,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40家商贸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4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0.5%。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消费业态正在回暖。

  事实证明,惠民促销场景的拓展,加快释放出消费潜力。“太湖购物节”城市消费节庆品牌当记一功。

  为加快培育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随着“太湖购物节”的推进,以后备厢市集、音乐市集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场景加速涌现,成功点燃了大众的消费热情。2022年1—11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4.5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市商务局人士透露,今年将持续办好“太湖购物节”,通过举办百场活动、带动千企参与、联动万店让利,稳定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加快回暖。

  “太湖购物节”系列活动在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也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张庆卿委员介绍说,朝阳到家、天惠商城等电商平台逐步做大做强,成为首批加入“太湖购物节”消费券活动的本地电商平台。积极参与“太湖购物节”春节消费季活动,朝阳集团已提前筹备,粮油市场的副食品专区引进了国内外各种零食、坚果、休闲食品,天惠超市开启年货大街,水果市场组织了大量精品水果。

  做好融合文章

  全面激发消费活力

  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总需求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突出矛盾。如何提振消费信心、扩大需求,成为一直以来各界持续关注的话题。从需求端来看,要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速,就需要把握未来消费的潜力所在。

  进一步促进消费回暖,许亮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文商旅的融合互促,以新潮有趣的消费体验来激发消费新活力。元旦假期,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推出了多元联动、跨界融合的“运河好市”,除了非遗展演、街头快闪演唱、乐队演出、主题巡游等活动外,商家还联动抖音推出超百万元的折扣,并邀请20位网红达人进行直播带货,为街区带来大批消费客流。在他看来,文商旅融合是从满足群众多元休闲消费需求出发,构建的一个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的消费生态圈,全力打造更多融合性产品及互动场景,有效激发消费活动。

  “抓紧发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赵清委员认为,将传统零售与数字化科技相结合,有助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去年11月,华泽微福公司在“微福商城”这一线上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又在汉江路1号开设了线下的仓储折扣店,一方面助力“锡品锡货”拓展市场,另一方面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实现双赢的局面。短短2个月里吸引了300多家供应商的近万件商品进店,销售额达到了500万元。

  场内热议

  市场主体“生得快”,更要“走得远”

  以有力有效举措提振市场预期、社会信心和发展动能,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重要一环。

图片

  截至2022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108.7万户,同比增幅达5.45%。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8条、餐饮惠企12条等系列政策措施的施行,持续让市场主体“生得快”“活得好”“长得大”“走得远”。胡勇委员认为,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既利在当前,更功在长远。让各种市场主体自由发展,保持多元主体所有制结构的稳固性,不是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绝对优势,而是要更好发挥各自的支撑作用,增强创新力和影响力。可以看到,市市场监管部门正进一步通过注重政策研发、加强信用监管、强化行风建设,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让大企业“顶天立地”,让小企业“铺天盖地”。面对市场主体的生存困境和发展诉求,更多纾困解难的有效政策也正在惠及各类市场主体。

  当下,在抗疫情、稳就业、保民生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类市场主体,正在有序复工复产,扩大产能保障供应。在范晓君委员看来,给市场主体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尤为重要。构建亲清政商的关系,说到底就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优质公共服务让市场主体不断增强信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主体自由竞争提供公平有序、开放融合的统一市场。他建议,无锡进一步完善与长三角一体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体系,强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依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勇于、乐于建立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机制,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引领我市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赵清委员认为,小微市场主体量多面广,作为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是经济活力的体现,也是带动就业的主力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是要多给这一群体留足发展空间,多一点包容和宽容。比如有些路段街道本来就很狭窄,加装隔离护栏以后两边都成了单行道了,因为停车不便等问题,人为改变了群众消费的习惯,也影响了大多数被护栏阻挡的商家的经营,从营商环境角度讲,违背了商家公平竞争的原则。因此,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竞争性市场领域,建议给小微市场主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完善容错机制和帮扶机制,使得这一市场主体能实现更大发展。

  委员视线

  全时段联动 聚拢烟火气

  白天有白天的热闹,夜晚有夜晚的精彩。

  夜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扩大内需、繁荣市场的需要。

图片

  陆一诚委员认为,聚拢烟火气,除了全市域覆盖、全业态参与、全方位聚力外,还需要全时段的联动,有效丰富包括夜间在内的各时间段消费产品供给,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特色化、差异化文旅融合产品,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

  “大拈花湾项目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陆一诚介绍,大拈花湾关注到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疗愈等产品的需要,提出了“全时、全龄、全周期”的“文旅+大健康”产品概念,通过全方位的消费品质和体验提升,吸引消费者短期住,甚至长期居住,更好地形成全天候的消费延伸。在营造夜间景观环境时,强调了本地的历史人文以及太湖水域的自然生态特色,其中未来的竺山书院将展现为一座太湖边灯塔,成为周边新的太湖景观网红打卡点。未来的消费场景也将从传统的景区向街区、园区、社区延伸,完善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秀等多种生活业态,聚集精彩的社群活动、策展活动,推动文化、休闲、娱乐、餐饮等夜间消费业态融合,打造文旅消费地标。

  互动之声

  数商兴农,激活乡村消费需求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消费升级和农民增收,是此次两会热议话题。参会委员和场外人士认为,要加快推进数商兴农工程,提升农村商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让产地和消费者双向而行。

  “优化农村物流,激活消费需求,是发展数字商务、振兴农业的关键。”陈东委员说。无锡在省内率先完成快递服务建制村100%通达任务,去年累计带动销售30亿元左右。但从全市来看,仍存在“快递+”特色农产品项目覆盖面不够广、部分项目规模不大,农村快递集约化程度低、运营成本偏高等问题。要整合现有资源和优势,推动发展驻村设点、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等多种合作模式,优化“驻村设点、集中收寄、直配专线”等服务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快递进村。

  “快递进村”涉及多个部门、多项环节,还要建立实用管用的长效工作机制。邮政管理、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要深化部门协同,整合场站、干线运输等资源,推广公交载快递进村等方式,帮助基层网点降成本、提效益、稳下来,让快递企业切实成为盘活农村消费、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让更多农产品实现“白天在地里,晚上在车上,第二天抵达消费者餐桌”流通愿景。

  当前,我市数商兴农基础不断夯实,5G、光纤、广播电视网络覆盖水平全省领先,构建了一体化农业大数据平台,去年农产品电商销售年度增幅超过10%。作为阿里数字乡村华东地区首个农产品原产地公共仓,宜兴产地仓面临与其他电商平台同样的烦恼:即便是宜兴红等优质农产品,仍有标准化生产覆盖面不广、品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农产品包装缺乏特色,网络销售端的竞争力还有待释放。

  “推进数商兴农,农村电商应用水平要进一步提升,与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并进。”阿里数字乡村宜兴产地仓项目负责人蒋明彧说。结合无锡都市农业特点,加快引导农企、种养大户等转变思路,融入数字产业发展潮流是解决之道。要发挥龙头企业效应,进一步推动大型流通企业下沉供应链、“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电商企业要更高效地为农企、农户提供仓储、库存管理、分拣分级等基础服务,并结合消费市场需求推行定制化产品、网货化产品等销售新举措,使更多优质农产品更多样化地走向市场。要加强农业数据资源建设、推动县域公共数据整合共享,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农产品智慧加工等,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产业富民增收,提升产业发展活力。

  来源:无锡日报

  撰稿:祝雯隽、周茗芳、朱雪霞

  摄影:宗晓东、刘芳辉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