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19
21:37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
分享
江南,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南文脉深厚悠远,江南文化独具魅力。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
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以“文脉传承与长江文化”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长江文化的核心内涵与价值意蕴,提炼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的传承弘扬,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在11月19日举行的论坛主旨演讲上,多位嘉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享,追溯文明源头,探寻江南意蕴。
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全球著名历史学家
我的家乡在江南
“文化是一个‘总的东西’。它脱不开经济政治,脱不开地理环境,也脱不开人群社会。”93岁的史学大家许倬云从未停止过关于文化的思考,远在美国的他通过视频,从多个角度梳理了江南文脉,向世界介绍他的家乡——江南。从勾吴古国的创立,讲到吴王争霸、吴越春秋,再到“永嘉南渡”。
许倬云表示,在无锡鸿山遗址出土的一批文物就是吴越文化的最好见证。东晋以后,历经“衣冠南渡”,南北方文化实现了交流互鉴,随着丝绸、瓷器、冶金等的发展,吴越一带逐渐强大起来,江南文明也得以丰富发展。
江南地区襟江带海,海上交通便捷,自然禀赋卓越。
“这里有湖,有江海、有山河。”许倬云是无锡人,说到无锡,他就想回到太湖边。
许倬云提到,江南地区有着吐纳江海的交通优势,在这个三角形地带,得地理位置优势,成就了江南自古以来的繁华。
在他看来,江南之所以能成为富庶之地,不仅有天时地利,更离不开人的因素。
他提到,江南人重视家族传统,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家训;江南人崇尚教育,办私塾、兴义学,基础教育的面十分广泛,更孕育了以钱家为代表的一批书香世家。
许倬云吟诵了东林书院的风雨声名联,他表示,杭嘉湖地区自古就是知识分子活动的地方。思想文化的交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未来,江南也必将是经济文化的中心。
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
以宏观视野开拓文化研究,传承江南文脉
江南文脉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对国际国内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邬书林认为,站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华文明、对江南文化的研究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时代要求我们,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放在更高层次,这就需要我们有更高的立意,重新思考文脉的传承。”邬书林提出,过去,对于江南文脉的研究多从历史、学术、文化等方面展开。
而今,对文化的研究应上升至主流意识这一更高层面,要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为此,要将文化的研究引向更深入,就需要具备更宏观的视野,吸纳世界研究文明的方法和经验,让其研究体系更加丰富、饱满,更好地与世界交流,从而走向世界。
在邬书林看来,开展文化研究、进行文脉传承都需要与时俱进,经世致用。
鉴于此,当下要扎实推进文脉的传承、弘扬与创新,融通各种资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当前,江苏各地都在编纂、出版自己的通史。邬书林表示,这也为江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撑,史论结合,江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灿烂一支必将得到新的发展与更好的传承。
王巍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考古研究应与现代表达同步推进
当下研究长江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挖掘历史,更是要将历史瑰宝进行成果性转化、传播,让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认同。
“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深化研究,同时要把研究成果通过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王巍看来,只有让民众了解悠久历史文明,才能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王巍说,无锡具有源远流长的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和长江文化,多元文化交织,如何从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中凝练出独具城市个性的文化符号,值得研究。
“江南文化有5000年的文明史,3000年前青铜文明的阶段也有重要表现,可以将重要历史节点的发生发展,通过故事化的讲述,让民众去了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就是让这些颇具历史底蕴的故事活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主根脉,长江中下游孕育了稻作文明,长江文化丰富多彩,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王巍说,江南文脉是长江文化发展到后期的另一个高峰,现在的学者应该把它的历史脉络梳理出来,将江苏、浙江、上海的考古大量素材梳理、串联起来。
吴晓明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
长江学者
利用好“无锡国专”这一宝贵财富
“现代社会的每一项发展,都需要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根脉的现代化是无法取得更深远的成果。”吴晓明说,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不仅要满足当下发展的需求,更要呈现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来充分展现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
“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化才不仅能够使得中华民族取得伟大的复兴,同时还能开辟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吴晓明说。
作为江阴人,他对无锡近年来保护、利用传统文化的过程十分关注。在他看来,江南儒学是中华文化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特别是在宋代以后,它对全国的知识界、学术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江南儒学的一个重要符号就是无锡国专。据我所知,无锡国专纪念馆已经建成,未来有没有可能直接恢复无锡国专这一教学场所。”吴晓明说,这个建议在当下提出,恰逢其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讲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无锡国专就是这样的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建议,采取特定形式恢复并利用。比如,贵阳孔学堂方式可以借鉴。“无锡国专如果能恢复,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邻近的浙江、上海都会非常积极地参与。”优秀文化传统的研究,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他也愿意为家乡的这一文化标识贡献力量。
来源:无锡日报
记者:韩玲、张月
摄影:宗晓东、李一芳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