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16
11:3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无锡勇当跨区域合作“开路先锋”。11月5日,无锡滨湖长三角产业合作洽谈会暨滨发大厦启用仪式举行,滨湖区与上海企业合作的16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11月8日,2022无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锡澳合作交流会在珠海举行。近年来,通过在上海、北京、深圳、珠海、西安等城市设立各种飞地,借地借势借力,实现引项目、引人才、促发展,无锡站在协同创新的潮头浪尖。当前,飞地经济呈现出从“产业飞地”向“创新飞地”转变的趋势,“创新飞地”建设已成为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方式。
发展驱动力
加快双城创新要素融合
无锡深挖创新动能,不断探索科创新模式。截至目前,各板块在全国科创“富矿区”已建成及正在筹建中的科创飞地共36个,其中已建成25个。上海、北京、粤港澳大湾区成为飞地最集中的城市和区域,无锡在上海已设立9个飞地、北京9个飞地、粤港澳大湾区13个飞地。
当前的飞地正呈现出特色专业化与高密度、高浓度化的趋势。此次无锡携手上海、大湾区,成功揭牌了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滨湖上海中心、无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将推动协同创新的步伐迈得更远,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延伸创新链。发展飞地的同时,无锡还将积极对接飞出地的高校院所作为精准施策的一大发力点,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围绕产学研协同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生态链优势互补等方面,向产业链和创新链高端进军。此次横琴粤澳协同创新中心启用后,将积极与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中山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其中中山大学无锡智能传感研究院项目在活动当天签约落地。
不难发现,以往飞地多呈现产业多样化、粗放式发展等特征,而当前“创新飞地”则多以孵化器、创新中心等方式运行,且聚焦某一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集约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特色专业化、高密度和高浓度化特征。“现在的科创飞地不是按照传统的招商中心模式来运行,而是梳理出本地产业升级中的共性技术难题、资金需求,根据创新资源分布,实现差异化运作、精准对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产业能级。”一位飞地运营专业人士表示。
上海、北京、大湾区,无锡与飞出地之间通过科技创新串联一线。在双城联动中,人才、资源、技术等大量的创新要素融合,正汇聚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驱动力。
科创向心力
引来凤凰做强经济基石
引,是科创飞地的一大功能,引才、引智、引资源,全面服务无锡高质量发展。而聚,则是一大优势,核心的区位、明晰的产业规划、适时出台的政策,引得企业纷至沓来,不断提升科创向心力。
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产业,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正是成就城市经济话语权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滨湖在上海的飞地刚启用,一批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企业就签约入驻,且有明确的投资规划、布局方向。其中,上海维度时空主打产品包括室内北斗系统、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硬件终端、北斗应用平台等。玫克生储能科技芯片项目拟投资1亿元,就芯片设计和算法芯片化业务板块在滨湖成立独立核算子公司。
研发孵化在外、产业化在无锡,几年间无锡见证了一家家科创企业的破茧成蝶,并最终融入当地的产业链中,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一颗颗“金种子”,一条有关科创飞地的无锡路径愈发明确清晰。无锡高新区(北京)创新中心引进无锡的安捷物联长三角总部项目,由天津安捷物联科技、智慧新吴和云慧智建合资成立,基于物联网技术,依托无锡高新区低碳产业生态和人才优势,主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节能减排、碳资产管理的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当前,这家企业和无锡高新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搭线,争取年内将双碳技术传播中心江苏分中心落地无锡,构建起标准化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并助力无锡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加快技术升级改造。
无锡高新区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创新中心运营一年来,已招引落地科技、产业项目100余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近200亿元;江阴高新区上海(张江)科创孵化器自2020年5月启动运营来,已入驻项目23个,落地科技项目20个,其中“蟠龙英才计划”项目6个、“暨阳英才计划”项目1个;锡东新城沪锡协同创新中心已引进科技型企业9家,落户无锡企业27家,其中4家获评“锡山英才计划”……一个个优质项目的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本地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加速了高端技术人才项目团队到无锡进行产业化的进程。
未来创新力
链接世界书写共赢答卷
从曾经飞地“飞”出国门到当前积极融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从一次次引资、引智、引才到引育未来产业,从一个个项目落地到拉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建设框架……科创飞地已然发力,为无锡打开链接世界的一扇窗口。
蓄而后发,必是拳重而力稳。全市各板块不断探索科创飞地的建设合作机制及孵化模式,制定科创飞地的建设行动计划和管理办法,为科创飞地建设绘好路线图和任务书。同时无锡不断探索创新机制路径,推动龙头企业、高校院所、产业资本、品牌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参与飞地建设,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市场化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借助科创大赛、科洽会、投融资路演等交流平台,无锡还积极推动两地政策及人才项目等服务资源共享,让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跨区域流动更畅通。
“飞地经济”内生动力如何激发?建飞地对如今的无锡来说,更强调的是区域间产业要素的重组,通过协同创新书写双城共赢新答卷。“未来应形成更多的联动,包括科技联合攻关等模式,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本地产业能级更快提升。”无锡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认为,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无锡和上海、大湾区、京津冀等地作为区域开放创新的先行者,城市之间还可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构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体系,合力打造出具有创新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无锡要突出飞地整体优势,加速成链进入全球产业链。”(朱洁)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