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1/28
09:4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在城北片区堰桥街道,有一个有着很多耀眼“标签”的古村落,被人们誉为“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尤其是一座钟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为无锡地区目前尚存并有历史图录记载的最早的一座钟楼。
“当……当……”的钟声穿越了一个世纪的时光,至今悠扬清脆。
风格中西合璧
沿着锡澄路拐进堰新路,不多远就是村前村。在村子里走一圈,时断时续的青砖路,起伏的山墙,别致的花窗,向人们娓娓陈述村庄的沧桑和不凡。
百年钟楼位于胡氏学堂偏南方位,四方亭式建筑,人字顶,高8米左右,上端四角立有方形四角柱,与当时中式建筑风格不同,显得比较现代。四周墙体为青砖白墙,又带古朴之风。钟楼内部占地面积大约有一张方桌那么大,上端有四个对称的上圆下方的条形孔,挂有一口粗重的黄铜古钟。用手拉动钟绳敲几下,“当……当……”的钟声就会响彻四周,久久回荡在村前村上空。钟楼的东侧是胡壹修、胡雨人故居。钟楼下方,有一块石碑,上书钟楼的由来。
1902年,胡雨人自国外学成返回家乡,与其兄胡壹修一起,决定兴办教育,利用胡氏义庄、义私塾,拨百亩义田,作为办学堂的经费,开办了胡氏公立蒙学堂,即胡氏公学。当时,在校园内建造了这座东西合璧风格的钟楼。
伴随着催人奋进的钟声,这里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其中杰出代表,就有“胡氏三杰”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等。
乡村新学肇始
胡壹修、胡雨人兄弟开明的做法开了当时无锡乡区新学的先河。胡氏公学一路发展,约一年后,即1903年又新设女子部,为当时无锡、金匮两县女学之肇始。公学办学理念也较为先进,校内建设有阴雨操场(雨雪天仍能上体育课的操场),据考证,它是无锡最早的室内体育场所。胡氏公学对男女生一视同仁,还增设了刺绣等课程,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了不少适龄学童前来。之后,胡氏兄弟继而又在村前设立师范传习所,为无锡师范之始。1920年租赁积谷仓增办初中,为无锡乡区第一所初中。
1949年胡氏公学分设私立胡氏初中和村前小学,初中部设在“敦睦堂”。1959年初中部搬迁至堰桥镇(即堰桥中学)。2011年村前小学合并至堰桥实验小学。
地铁西漳站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广平表示,村前村是近代江南民间实践“教育救国”的重要发源地,有着“华夏科教文化第一村”之称,其文化脉络源远流长。胡氏公学以及钟楼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纳入保护规划
时至今日,胡氏蒙学堂保留了胡氏文化保护与传承十分鲜活的场景,2019年胡氏家风馆开馆,一批书籍、老物件等展出,被命名为惠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扬胡氏家族教育救国、科教兴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地政府成立了“天上村前”保护及城市更新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对胡氏公学钟楼等进行开发保护。
2021年8月,该项目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入选江苏“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同年12月上旬,《无锡市村前历史地段保护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得了市政府批复。百年钟楼也一并纳入了开发保护范畴,钟楼前将增设汉白玉围栏等,以更好地对这座晚清建筑加以保护。
据悉,今年10月,“天上村前”将以江南文化街区标杆、长三角一体化“南书房”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今年是堰桥中学120年校庆,堰桥中学就是在胡氏公学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而来,届时胡氏公学百年钟楼也将崭新亮相。
(记者 黄振/文、摄)
无锡城市中心、京杭运河之畔,有一座饭店安静矗立,在不断流转的时光中,陪伴着这座城市一年又一年,承载着很多无锡人关于“美食”的记忆,这就是无锡大饭店。 [详情]
2022-01-21 10:28:22 来源: 江南晚报
在无锡长大弄5号,有一座闹中取静的百年老宅,名“云薖园”。园子精致玲珑,四季花木葱茏,清幽雅致,是近代无锡实业家、江南名士杨味云的旧宅,因为主楼通体雪白,无锡人爱称它为“小白楼”。 [详情]
2022-01-14 10:54:21 来源: 江南晚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