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锡视频 > 教育视线 > 正文

新一轮课后服务启动,哪儿变了?

2022

09/26

09:02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今天我们来研究台风是怎么形成的。”9月16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滨湖实验学校蠡湖小学部课后服务准时开始。气象社团负责老师夏佳妮带领学生就前两天的台风“梅花”展开讨论。与此同时,全校32个社团活动正火热进行。

  新学期开学以来,无锡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一轮课后服务全面启动。经过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本学期课后服务呈现哪些新气象?

  课后服务有了,锡城家长还担心什么?

  新一轮课后服务开启,家长最关心哪些问题?

  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作业辅导质量、社团活动丰富度、孩子的健康安全被家长提及的次数较多。

  面临中考压力,初中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课后服务期间,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老师辅导质量。“从上学期情况来看,主课老师看班孩子的效率会高些,若是音体美老师,孩子会相对懈怠。”初二学生家长张女士分析道。

  “从小学升到初中,科目多了,作业量大了,难度高了,我们在家没法辅导,还得指望课后服务。”一名初一家长表示,孩子刚刚小升初,对初中的学习模式仍需适应。他们担心课后服务期间,老师布置的任务会变多,导致回家后自己和孩子为了作业仍要“奋斗”到很晚。

  小学低年级家长更看重课后服务课程的内容和质量。“一年级孩子没作业,也不适应长时间在校,怕浪费了延时课的时间。”记者采访多名低年级学生家长发现,他们希望孩子能“玩”得更好,运动和课外拓展类活动多一些。

  定向越野是南师蠡小面向一年级开设的社团课,家长在校门外就能看到学生的活动场景。该校副校长姜心赟在校门口执勤期间,曾被家长询问:为何定向越野没有设置找宝藏环节。“老师需要兼顾社团学生的整体水平,从基础教起,后期应有的环节都会安排。”姜心赟表示,在与家长耐心沟通的同时,他感受到低年级家长对社团活动课教学质量的重视。

  作业有辅导,活动有安排

  “作业有辅导,活动有安排,孩子慢慢学会自觉分配时间了。”新城中学初一学生钱艺灵的妈妈说,此前担心的进入初中作业做不完等问题没有出现。

  通过家委会反馈、家长意见汇总等渠道,新城中学发现家长诉求集中于两点:作业校内完成以及晚自习下课的安全。因此,学校于本学期进一步细化了课后服务期间作业辅导的安排,确保学生有问题能及时解决。新城中学教务处主任卢仁斌介绍,为了规范作业量,提升学生作业效率,每日作业由年级组统一规定,课后服务结束后学生需要按时提交。有了规定时间的紧迫感,学生精力更为集中。“在教师安排方面,我们优先安排主课老师,并保证每个楼层配齐所有学科老师,确保学生有问题,就有渠道解决。”卢仁斌还提到,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作业均在课上完成,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后服务如何安排?记者从尚贤万科小学了解到,学校为低年级学生定制了一套课程。“低年级学生每周有5课时为活动课,一年级学生有专属的‘五彩课程’。”尚贤万科小学副校长张丽英介绍,语文了解汉字历史,数学拼搭七巧板,各学科均有对应的入学课程,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把习惯养成融入其中。“主课老师主要负责课业辅导,音体美老师下沉到低年级开设活动课,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

  服务不断优化,提升学生和家长体验感

  课后服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生和家长从中获得的幸福感。

  尚贤万科小学的课后服务参与度每学期都在提升,体现了家长的满意度。本学期,学校关注到部分家长在五点半后仍无法到校接孩子的情况,新开设加长版延时班,值班老师专门看护,共23名学生参与。“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打造了更多功能教室和活动场地,学生的课后服务场地更多,体验会更好。”张丽英说。

  采访获悉,多所中小学把课后服务准备工作前置,了解教师特长和家长诉求。南师蠡小安排教师自行报名,根据自身特长开设社团课。因此,在该校的课程菜单上能看到茶艺课、扎染课、定向越野等出乎家长意料的课程选项。尚贤万科小学社团课由学科组统一备课,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张丽英强调,社团负责老师的能力必须过关。以航模社团为例,目前为资深老师执教,还有部分感兴趣的年轻教师则是“学生”,等他们能力过关才能自主开课。

  “一年级共6个班,安排7个社团,所有学生重组,走班上课,确保他们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南师蠡小的周五课后服务是热闹的,全校20个班的学生分散到32个社团,活跃在校园各处。从报名情况看,篮球、网球、定向越野等社团课非常受低年级家长欢迎。姜心赟表示,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特性,学校为他们开设各类动起来的课程,律动手指操、趣味数学体操等项目同样火爆。为确保户外运动开展顺利,学校还选取了备用场地。 (杨涵)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