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9/17
14:08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王洁平/特约撰稿
——写在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三十周年之际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文征明《太湖诗》
无锡马山,原为太湖里的一个孤岛。
1969年开始的围湖造田,使得东北部与马圩相连,形成58平方公里的半岛。
1948年设立马迹山乡,曾先后隶属武进县、震泽县、无锡县和无锡太湖区、郊区;1988年成立马山区人民政府,那时两万多人口。
正是基于马山的山水资源优越、人文内涵丰厚、地理位置独特,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这里建设“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此,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半岛,撩开她的面纱,翻开新的篇章。
这是一个蕴藏着美丽传说和历史印记的地方:
马山,旧称“马迹山”。《舆地忌胜》载: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始皇游幸马所践。
相传当年秦始皇驾着神马巡视江南,被太湖蔚为壮观的景色所迷住,神马心领神会一声长啸飞跃而下,在湖中龙山西南端山诸的一块巨石上,踩出了四个深深的马蹄印,然后横空腾飞而去。从此那块巨石被称为“马迹石”,这座龙山也被人们称为“马迹山”。
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马迹山里,有一处地方叫作“战鼓墩”,相传是吴王夫差击鼓督战之地;还有着吴王阖闾建造的“避暑宫”、伍子胥伐越誓师之地的“伍子盟顶”“试剑石”和闾江口的阖闾城遗址以及近年建造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一起,记录吴越春秋战国时期风云际会的史诗。
秦履峰麓的“云居道院”遗址、道教学者葛洪的“炼丹之处”、胜子岭上的“真武行宫”旧地……道教文化又给这片风水宝地蒙上了一道神秘。
南宋进士许叔微的“梅梁小隐”、明代文人钱孝的“西青草堂”……曾有历代名士墨客隐居这里,筑庐归田、泼墨丹青、题诗吟咏……这里自古就是归隐之地。
唐伯虎创作的《耿湾图》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太湖地区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烽火燃起,红色血液染地;至今还流传太湖游击队和马山百姓同心抗日悲壮而惨烈的故事……
1992年这里挂上了“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牌子,作为全国首批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马山开始书写新的传奇。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1993年马山半岛开始启动度假区建设。
当时,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对于度假区的认识还很粗浅。建设一个怎样的旅游度假区?
探索和思考中大家形成一个共识:“从文化进去,从旅游出来”,让传统文化和秀美山水交相辉映,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当时,找到了六块“文化基石”,即吴越文化、太湖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隐逸文化和红色文化。
而一处祥符禅寺的旧址,引起了共同关注。唐朝贞观年间,帮助李世民打下江山的右将军杭恽解甲归田,并捐出故乡一处地方建了一座寺庙。当时的玄奘法师与杭恽的关系甚好,杭恽邀请玄奘访问马山,玄奘见寺后的山峦酷似印度佛教圣地的灵鹫峰,就给这座山取名“小灵山”,这个寺也就叫“小灵山寺”。直到宋代祥符年间更名为“祥符禅寺”。
不久,“修复祥符禅寺,建造灵山大佛”的动议,获得了江苏省政府的批准,并得到了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鼎力支持和亲临指导。1994年的一天,赵老来到马山,看到这里的山光水色,即兴赋《忆江南》一首:龙头渚,景色胜天堂。七十二峰争供奉,小灵山里建禅场,大佛法中王。
祥符禅寺旧址,一棵古银杏,一口枯井,一段残垣……就在这里,1994年“修复祥符禅寺、建造灵山大佛”工程奠基。三年打造,历经艰难。
1997年11月15日,灵山大佛落成开光。“感悟灵山,吉祥平安”,这个用725吨铸铜、1560块6-8厘米厚的铜壁板构成佛体、能抵御14级台风和八级地震、88米通高的灵山大佛,屹立在东方。当天凤凰卫视向全球直播,一下子让世界瞩目。
2002年灵山文化广场奠基,演绎佛教文化经典故事的“九龙灌浴”项目启动;这个运用当代科技并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音乐动态青铜群雕,于2003年建成。记得6月7日那天,SARS以后的江苏省内游开游式在灵山胜境举行,当九龙灌浴首次展现“花开吉祥”的壮丽景象时,“开游啦”“祝福江苏”“祝福中国”……参加首游式的省市领导和各市游客一齐欢呼,迎接旅游的重启。
时隔六年,灵山梵宫建成,2009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灵山梵宫举行,国家旅游局也把当年我国唯一一块5A级景区的牌子颁给了灵山景区。这个荟萃东方佛教艺术的文化旅游精品,被称为“论坛会址、旅游奇观、艺术殿堂、心灵归所”。
灵山胜境,首开国内文旅融合之先河,成为无锡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太湖绝佳处、运河水弄堂、灵山吉祥地、百年工商城”,无锡城市的崭新形象吸引着八方游客“近悦远来”。
“灵山现象”“马山现象”引起了社会和业界的关注。当时曾有“无中生有”一说。其实,应该说是充分挖掘优秀文化的精髓,并以“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创新创造,进而“有中生好”“好中生优”“优中生精”,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马山度假区的建设主体——灵山集团从一开始就确立和践行“精品战略”,响亮地提出“打造文旅精品,不留建筑垃圾”“多留遗产,不留遗憾”;并以对于优秀文化的敬畏,发出“创造未来文化遗产”的倡议。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光彩,度假区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旅游即生活”,旅游度假是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对于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增长,在度假区建设的进程中,建设者们认识到旅游度假区应该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到不一样的环境中体验“新生活”的空间区域;度假区的主要功能是度假,让人们“放慢脚步”“把心放下”,愉悦生活;度假区的核心是“度假生活方式”的构建。于是有了下面一系列的动作:
践行“两山理论”,秀美绿水青山。在太湖水质治理的世纪工程中,执著守望一湖碧水;42公里湖岸线、57座山峰、38处津湾,扮靓最美湖岸;“水净空净陆净,净土即在此方”。东半山、西半山,十里明珠堤,七里风光堤,环起最美绿道;“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链当空舞”。山水氧吧,生态湖岛,度假区筑起一流的旅游度假环境。
丰富产品供给,提升度假功能。从第一个度假村——月亮湾度假村,到波罗蜜多度假酒店;从无锡第一个高尔夫球场,到正在建设中的金太湖房车文旅小镇;从第一个山里农庄——慕湾山庄,到近年红火的“栖太湖”民宿集聚区;从无锡第一个旅游专业学校——江南大学旅游经贸分院,到正在对接“落地”中的洛桑管理学院;度假设施不断丰富,生活空间持续赋新。钟情山水,诗意栖居,度假区渐成人们“打卡”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打造度假小镇,倡导生活方式。从1997年的灵山大佛落成,到2003年的“九龙灌浴”绽放,到2009年的灵山梵宫面世;几乎是六年一个节奏,马山度假区在打造度假胜地的路上,风雨兼程,不断出新。
2015年11月14日,拈花湾禅意小镇建成开放。这是在西太湖畔,一个叫作“耿湾”的地方,原是一个偏僻贫穷的村落。由于所在的地块形似五叶莲花,又源于“拈花一笑”的佛教文化经典故事,灵山文旅集团用五年时间在这里建设“拈花湾禅意小镇”,再现马山神奇。这是一个自然、人文、禅意和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追求一种身、心、灵独特体验的人文关怀,让人们体验无处不在的禅意生活。
“拈花一笑”,生活美好。“拈花湾”,不仅成为当代文旅融合的标杆,沉浸式体验的首秀;更是创造和倡导着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向往的“心灵度假目的地”。
“山水之间有人家,湖岛盛开旅游花”。新世纪以来,在度假区文旅项目和度假设施持续推进的同时,马山岛的乡村旅游悄然兴起,渐成度假区的一道别致的风景。
马山岛,山水间,原有九个村;就村名就让人感受到原生态之美,如桃坞村,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古竹村,古时就有修竹茂林;嶂青村,层峦叠嶂青青地;檀溪村,那里的乌杨梅远近闻名……祖居在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着勤劳而安逸的生活。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让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度假区建设需要,拆迁祖居房屋、入住农民新村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纷纷走进旅游度假企业,走上旅游服务工作岗位,从此有了光彩的职业。不少农民家庭则利用自己的土地、房屋和生产生活资源,办起了农家乐、休闲农庄、户外拓展营地,华丽转身成了旅游业的经营者,以马山人的纯朴、好客、马山十鲜美食、农作劳动体验和“马山生活方式”,热情接待前来休闲度假的城市人们。
近十年来,马山半岛上的乡村民宿,更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许多当地农民利用自家房屋改造办起民宿,一群年轻人“返乡创业”创办民宿, 一批城市创客租用集体闲置房屋设施建起了民宿;一个“栖太湖”乡村民宿集聚区,成了人们心仪的休闲度假目的地;而山居壹聚、如愿客栈、马山人家、云居西村、半亩方塘、平安客栈、心灵山居、揽月阁、青螺居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则成了网红打卡地。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饱受太湖水滋养的马山岛,物产特别丰富。这里有着“江南果篮”之称,盛产马山杨梅、马山芋头、马山毫茶、马山桔子、马山枇杷等,其中杨梅最负盛名。马山杨梅的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以“色艳、果大、汁多、味浓,酸甜可口”而驰名,古称“吴越佳果”,宋代苏轼曾赞曰“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而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乡村旅游的兴起,让马山杨梅名声和身价大振。每年六月初杨梅节期间,满山是采杨梅的人影,满岛是品杨梅的人们;“马山杨梅又吃又带”,且成了人们赠送亲友的时令佳物。马山杨梅的产业链同时悄悄拉长。不仅上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还被评为“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颗小小杨梅,美了人们的味蕾,富了农民的口袋,成为农旅融合、交相辉映的生动典型。
度假区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增美、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和平村挂上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金字招牌”,古竹村、群丰村双双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钟情山水间,栖居太湖边”,马山的美丽乡村、乡村民宿和灵山胜境、拈花小镇交相辉映,成为人们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诗和远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建设中的度假区不仅成了人们旅游度假的乐园,还成了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
七八十年代,马山岛上的乡镇工业就已起步,以制造业为主,涌现了一汽锡柴汽车、四方有信包装、东马锅炉、宏盛换热器等知名企业,尤其是换热器企业相对集中,形成一定规模效应。
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启动后,度假区充分发挥“净空、净水、净土”的优势,不失时机招商引资,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从90年代的亚洲最大的肠道营养液制造商一华瑞制药投产以来,国内外的著名生物医药企业、生命医药企业纷至沓来。
如今,生命医药产业园(国家级生命科学园)里汇聚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近170家。其中不乏全球500强的辉瑞制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企业药明生物、无锡“A+H”上市公司药明康德、博雅干细胞、智康弘义、贝迪生物、健适医疗等,成为国际知名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翻开建设“国际健康旅游度假岛”新的篇章。
“太湖情,马山行”。以往到马山,只有一条十八湾公路,如今十八湾公路焕然一新,炫作“滨湖108公里廊道”的一道风景。2022年元旦前夕,太湖隧道开通,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和341省道无锡宜马段主线高架桥开通,到达马山的交通愈加便利。而马山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产业优势更为显现。“山含笑水含情”,秀美马山敞开太湖的怀抱,迎接旅游度假和创业旅居的人们来到。
“三十而立,秀美马山正青春”。文旅融合点亮生活,科技赋能焕新产业,受到疫情影响的马山旅游业再出发。小南湾乡创园、阖闾幻城、六合书院、西太湖湿地公园、砂之船超级艺术奥莱、太湖游客集散中心等特色文旅项目和度假生活空间正在相继启动和推进。而灵山湾科创城,以“美丽一弧”的姿态,融入太湖湾科创带的创新大潮;以“康养、旅居”为特色的大拈花湾,正在开创旅游度假的未来,引领和推进太湖湾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建设。
美丽中国看太湖,美好生活在马山。
马山这个小岛,正如一艘帆船,乘风破浪太湖潮,争流奋楫;
秀美马山湖岛,恰似一匹骏马,扬鞭奋蹄向未来,未来可期。
出品: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
运营:太湖潮网评工作室
策划:卞立群、倪均、沐滟
图片:魅力马山等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