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6/28
09:1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无锡何以让我们自豪?著名无锡作家陆永基先生于近期撰写了《无锡的自豪指向——无锡的地域性格、人文个性与卓绝辉煌的历史文化成果》,该文以文学结合史论,将无锡的自豪之处进行了淋漓展现,对无锡历史上的关键节点、重要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概括总结,作出了富有深度思考的点评。前不久,无锡市文化研究会联合市文联举办“陆永基《无锡的自豪指向》专题研讨会”,无锡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同探无锡文化源流、共议地方文脉传承。
寻根溯源 绘就无锡文化底色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地方文化的昌盛,是城市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与会专家对陆永基先生的系列文章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陆永基先生以大手笔描绘无锡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是近年来系统梳理地方文化特征、厚植无锡城市底蕴的扛鼎之作。在数万字中,他对自古至今的无锡文化多重面向进行了阐述,揭示了无锡城市文化的人文个性,即“清操独秉,兀然奇峰”。江苏省作协会员张颂炫认为陆永基先生的文章是集全面性、文化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佳作,是对“作家要‘学者化’”这一倡议的响应。他指出,作家要成为学者,是对作家思想高度、创作视野、全面修养的考验,而陆永基先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活力,此次撰写的系列文章,正是他实践作家“学者化”的一部力作,是为无锡文化寻根溯源、为无锡人安身立命的一篇好文章,不仅在文学圈中,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持续扩大的影响。
无锡文史专家汤可可则指出,陆永基先生的文章突破了一般文史研究者局限某一门类、某一时段、某一人物和事件的狭小视角,以广角镜、长镜头加上全景式的扫描,将无锡的文化图景描摹成一幅图案奇特、色彩鲜明的“文化拼图”。他指出,在陆先生看来,吴文化、江南文化、太湖文化、运河文化,都是无锡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无锡特有的城市文化标记。文化如同一条大河,不可能凝滞不变。就无锡历史文化而言,吴文化、江南文化之类都是发展演变中不断汇入的支流,其本源是一个聚落、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代又一代居住者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不同时代中,特定区域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决定“文化拼图”造型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工作,就是要对这些因素作出精到的剖析和概括。
原无锡市人大科教文工委主任施展关注到陆永基先生对吴文化的论述。施展表示,陆永基先生文章中关于吴文化的论述,勾起了自己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回忆。作为鸿山、阖闾城两大遗址考古的直接参与者,施展将吴国的起始、发展、终结比喻为一部历史剧,而这部剧与无锡有着密切联系。他说,“以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作为这部剧的起点,以吴国都城最初的定都为这部剧发展中最为标示性的事件,以鸿山墓葬群的发现为这部剧落下帷幕,三段历史都在无锡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这也奠定了无锡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地位。他提议,当前,无锡可进一步梳理吴地文化遗产,将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与泰伯墓、庙等作整体规划,申报文化遗产。
正本清源 凝练无锡文化性格
地方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而特定区域内的民俗、传统、习惯和历史等文明表现则是支撑地方文化的底层。在《无锡的自豪指向》一文中,陆永基先生以精炼准确的方式,将无锡的文化性格归结为“六性”,即审时度势的通达性、放眼天下的宏观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随时俗的先觉性、敢为人先的独创性和经世致用的务实性。基于此,无锡太湖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许松认为,陆永基先生的文章是为无锡建立文化自豪感,号准了脉、分清了流、树起了旗帜,他指出,文脉如河,陆先生的文章区分了无锡文化的主流与支流、潜流与“显流”、源流与“预流”,紧紧抓住地方文化的内核,展现了无锡文化的全景。
江南大学刘桂秋教授赞扬了陆永基先生对无锡文化性格的定性,尤其是陆先生提出的“六性”精准总结了无锡文化性格。他回忆起自己在编纂《无锡文库》时,曾将无锡文化发展归结为“文脉绵延、后出转强”,即从早期宋元以前出现的顾恺之、李绅、尤袤、倪瓒等少数英才,到明清以后乃至今日,呈现人文荟萃、人文繁盛的局面,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其中,康熙年间出任无锡县令的吴兴祚在清初首举旗帜、振奋无锡文坛,以及晚清至民国期间,无锡以文化教育事业闻名全国,均是无锡文化“后出转强”的体现。
无锡市文化研究会有会员认为,陆永基先生的系列文章选取了一个足够接地气、容易引共鸣的话题,在无锡迈向现代化的当口,能够吸引在无锡生活的人立足现实、审视自己,对无锡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都极有意义。作为曾在宣传文化战线工作多年的专家,须俭指出,无锡的地域性格和人文个性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无锡人能够以开放心态兼收并蓄,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从古代的泰伯奔吴,到近现代的西风东渐,无锡文化性格中的包容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文化性格中的务实性和独创性不仅让无锡与宏观环境保持紧密同步,而且我们总是能先人一步,把握机遇,顺势而为,造就辉煌。
情真意切 为无锡文化鼓与呼
《文心雕龙》载曰:“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中国历来有“文以载道”“文贯道气”的传统,无锡东林文化研究专家蔡家彬表示,陆永基先生的系列文章充满了对无锡历史文化的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对家乡的爱,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有对文化成果的挚爱,有对先贤智者的爱戴,以自己的情真意切在引起思考的同时,更为无锡文化发展赋了能。
市政协常委、无锡太湖文化发展基金会监事长浦巍认为近代无锡的崛起源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文化源头可以追溯至泰伯奔吴,其所开创的吴文化精粹就是谦让谦和、开辟开拓,兼具内圣外王,这也是无锡文脉一路传承的内核。与此同时,作为有“小上海”之名的无锡,在很多方面也与海派文化中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脉相承。这些都是无锡地方文化的特色所在。在谈及自己对发展无锡文化的感受时,他指出,虽然无锡当前在文化事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树起文化自信、乃至文化自豪,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举措:包括进一步加强对吴文化始祖泰伯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小上海”身份形象的宣传,进一步加强无锡本土文化的发掘和宣传等。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无锡市旅游业协会会长王洁平从旅游角度、从实践角度出发,对陆永基先生的文章进行探讨。他指出,无锡倚山临湖、泉河相拥、通江达海,“水性使人活”“山性使人实”“山水之性使人美”,因此孕育了无锡独特的地域文化性格和特征,无锡的旅游开发要与文化的发掘结合。王洁平提出,“旅游即城市,旅游即文化”,因此,不仅要树立无锡的文化自豪感,而且要通过活化文化遗产、活化无锡文化,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要通过讲好无锡故事,彰显无锡特色,演绎“锡式生活”,无锡将持续擦亮“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城市名片。最终,我们要面向未来,唱响《太湖美》,提升城市魅力,将无锡建设成世界级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
文化自信是一股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塑造需要“久久为功”的定力、“板凳甘坐”的耐力,也需要放声高歌的传播力。地方文化的自豪感不仅有赖于专家学者们的持续发掘,也需要通过开展系列研讨等扩大影响力的活动来持续加以激发。此次陆永基先生撰写《无锡的自豪指向》,并引发各方关注、持续带来讨论,是近年来无锡文化界的一件幸事,为提升无锡文化自信提供了契机。
| 许松 整理 |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