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今日看点 > 正文

【大国“粮”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无锡全力推进“良田”建设筑牢大国粮仓

2022

06/26

08:4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良田,是粮食高产高质的基础。近日,无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记者从无锡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实施意见》聚焦本地的“良田”建设,将用四年时间建设25万亩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吨粮田”,即每亩年产量将达1吨以上,农田生态质量进一步提升。

  “对耕地资源有限的无锡而言,建足建好良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周志成说。多年来,无锡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但存在部分田块不连片,或早前建设标准低不利于新型高效农机作业等问题。《实施意见》系统谋划,不仅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的建设目标——25万亩,也推出了更高的建设标准——除了规模化、宜机化,还要植入物联网等智能化元素、开展生态化种植,最终全面提升主粮产业竞争力。

  在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千亩丰产方,只见一块块方整的农田里是一排排碧绿的秧苗,机耕道宽敞、笔直,几只白鹭在远处的田埂上不时起飞、滑翔。此次将在全市推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这里已先行一步,形成了现实模样。

  “以前这里是零散的稻田、林地和池塘,环境杂乱,经过整区域打造后成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镇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科科长陆文明说。按建设要求,这里田块除了集中连片,每块格田长、宽分别不小于80米、30米,较一般农田延伸了20%以上;机耕道宽度拓宽至3米多,稻田灌、排水由原先的大水漫灌转为通过泵站、地下管道,对每块农田实施高效灌溉……这样,便于侧深施肥插秧机等高效农机作业和田间管理,农机作业效率较之前提高30%以上,且“旱能灌、涝能排”,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种出优质稻,有赖于科学种植技术。耕作层土壤厚度大于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每公斤20克、耕地质量平均等级2.0以上……这些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使土壤质量不再凭感官判断,而是“以数据说话”。再加上高标准农田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应用,开展有人、有制度、有资金的科学管理方式,这里小麦亩产达800斤以上,水稻亩产达1200斤以上。

  东港镇港南村今年刚完成提升的1500亩农田,展现了此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升级版模样。在一眼望不到头的稻田里,竖立着一个个约四米高、带有探头的白色柱杆,和埋在地下的传感器一起实时监测着大气温度、湿度、风向、日照时数及田间水位、土壤氮磷钾含量等数据。一旁的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监控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监测点画面及数据。“从原先的定期监测、重要指标监测到实时、全面监测,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农田状况,对每块田上多少水、施多少肥、何时施肥等都能精准应对。”村主任王建新说。这样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又能遏制凭经验种植模式下过度施肥而导致的农田尾水超标排放等问题。

  此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亦明确了“高精尖”建设目标:要建成有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设施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面积10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项目区10个,以及“无人农场”10个,生态农田示范点6个等。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该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已向纵深推进,并将助力稻米产业品牌化发展加快步伐。(朱雪霞)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