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立留学报国青云志,担民族复兴千钧责

2022

05/20

09:07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18日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

  开眼看世界,学成报家国。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众多留学生出国求学并不仅仅为了追求科学真理,增长学问见识,更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并引进国内,提升祖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新中国建国初期,以钱学森、程开甲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国“沉浸式”投身到了新中国最需要的科研一线。程开甲院士在大漠戈壁深处隐姓埋名二十余年,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一生为国铸核盾。这些“海归”科学家见证过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心怀崇高理想,秉持科学报国的理念,成为了新中国各行业领域的“开山祖师”。

  立德树理想,科技当自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自立自强的科研事业才能在核心技术上不被“卡脖子”,持续奏响中国的发展强音。当代中外科技文化交流频繁,更多优秀的留学生往来于国门内外。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是科研领域的行家里手,更要厚植家国情怀,延续老一辈科学家们“科学报国”的优良传统,把个人科研方向与祖国的前沿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出具有厚重中国特色的科研成果,提升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心系国家事,肩担复兴责。科研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个人专业趣味。袁隆平因目睹过解放前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景象,60年如一日在田间地头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将让天下人吃饱饭的宏愿作为人生理想。当代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们掌握着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只有把前沿科技与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科学技术最强的“战斗力”。“复兴号”高铁驰骋中国、即将交付的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奋斗者号”潜海万里、天宫空间站喜迎中国航天员“太空出差”等中国自立自强的璀璨科技成就终将百川归海,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季郡)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