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无锡出台“百宅百院”改造提升三年计划 让百余处名人故居“活”起来

2022

03/22

09:4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名人故居旧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市名人故居数量较多且分布较广,总数超过100处。为推动文化空间提质扩容,提升城市软实力,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据悉,市文广旅游局已经研究制定了《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力争到2024年底,累计打造100个以上活化利用典范,今年首批推出43个样板。

  无锡将如何通过这一工程让名人故居“活”起来,更好地服务百姓、美化生活?

  活化方式多样 适应现代生活要求

  在江阴的司马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粉墙黛瓦、砖刻门楼、青石地面、雕花窗棂,这就是清末至民国时期著名中医临床家和中医教育家曹颖甫故居——江阴市中医史陈列馆。曹颖甫擅用经方,经常一两剂药就收奇效,而有“曹一帖”之誉。而今,这里已经变身为曹颖甫医馆,成为无锡市中医惠民的“城市窗口”,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煌,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等10余位中医专家都曾来此为市民提供看诊服务。

  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曹颖甫故居的做法,是此次《计划》活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将改造提升的宅院,或打造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或开办为文化礼堂,作为乡愁记忆的活动场所;或成为传承地域特色产业技艺风俗的载体。”该负责人表示,对于知名度高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以成立综合性、专题性的博物馆或纪念馆的形式对外开放;对部分文物和文物古迹,将吸引并组织游客游览,突出景区功能;一些文保单位将结合主题展览、历史事件及名人纪念活动成为教育基地。此外,还将打造兼具文化、艺术、时尚的创意产业办公场地;文保级别较低或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将适当发展休闲与服务产业。

  地标覆盖城乡 与区域发展相统一

  作为城市的特殊坐标,无锡的名人故居旧宅分布在各处。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加之文物资源分属于不同管理单位,没有得到有效整合,近年来,在城市快速更新发展的过程中,故居旧宅的保护利用并不充分。针对这一现状,《计划》提出,要从都市、城镇、乡村三个不同层面,持续挖掘和重点培育一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集中的展示空间,带动乡村振兴,融入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建设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创建。这也意味着,无锡对故居旧宅的保护利用,不再是单纯保护建筑本身,更统筹考量周边环境要素,实现与区域发展相统一。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建筑,活化利用的模式也将突出板块个性。比如,宜兴的邵氏宗祠修缮及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5处,打造具有“历史文化体验感”的活化利用典范;市文旅集团的张文贞公祠等5处,将物质文化和非遗有机结合;梁溪区的祝大椿故居等5处,建设具有运河水乡街巷传统风貌和独特历史文化特点的复合性活化利用典范……在专家们看来,计划的实施,将对无锡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风貌协调区等周边区域的公共设施及环境进行完善提升,带动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吸纳各方智慧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钱少卿旧居、务本堂两处文化建筑所在的贺弄被列入今年的“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中,这里的整体建筑群既保留了原来的历史肌理,又融合了现代元素,老桥、老宅、连廊、老厂房与网红咖啡店、新型文化空间构建成了这样的景象:打扮入时的街拍潮人,穿着汉服闲逛的游客,还有坐着晒太阳的老人,大家共处同一画面却分外和谐。与很多故居宅院活化利用工程不同,这里的改造大多是由民间资本投入而实现的。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鼓励引进一批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吸纳各方智慧,共同盘活用好文化资源。

  赴一场锡式早茶之约,赏一出锡剧经典折子戏,在东林书院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美妙融合;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内,一座座江南庭院美不胜收;秦邦宪故居、无锡革命陈列馆等无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经推出,便成为市民游客的出行宝典。通过先行先试,我市已经积累了宅院活化利用的丰富经验。下阶段,围绕公益文化服务供给,在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风貌恢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环境文脉注入不同的功能,融入地域特色,打造新型文旅空间就将在这些故居宅院中陆续展开。(韩玲、张月)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