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2/09
13:38
来源
交汇点
分享
探索发展生态渔业,推广水产养殖新模式,推动渔业转型发展,“鱼米之乡”江苏,如何在“长江禁渔”背景下,做到“禁得住”前提下“管得好”,让渔业资源“稳得住”、渔民“能致富”?
在保证水产品总量前提下,江苏大力推进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创建一批国家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推动江苏水产健康养殖走在全面前列。
从“吃鱼”到“吃好鱼”
“‘鱼米之乡’江苏,百姓餐桌上有鱼虾不再是难事,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江苏渔业要率先打造全国健康养殖先行区。”省农业农村厅张建军副厅长说,渔业是江苏农业重要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优质水产品的有效供给,事关全省老百姓“菜篮子””。
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产品品种丰富、市场供应充足,渔业一直是江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的特色产业、致富产业、生态产业。“江苏人均鱼类消费量达到每年60公斤, 是全球水平近3倍。202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490万吨,居全国第五;渔业经济总产值3597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774亿元,居全国第一;渔民人均纯收入2.98万元,居全国第一。江苏水产养殖平均亩产值超过1.1万元,比全国高4000元。江苏淡水渔业产值30多年全国排名第一。按照江苏规划,到2025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水产品产量保持在480万吨以上。
全省生态渔业发展有哪些重点方向?江苏将进一步发挥江河湖海资源禀赋优势,依托渔业科研推广技术力量,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和渔业转型升级,张建军表示。
好水养好鱼,从“吃鱼”到“吃好鱼”,关键是鱼虾要生长在无污染清洁的水中,池塘养殖是江苏渔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保障。推进高标准鱼池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加快推进高标准鱼池建设,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各地都在探索,涌现出多个适合本地池塘生态化示范区改造典型,示范区的创新和实践,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表流湿地尾水净化、苏州吴中区东山渔业示范区人工湿地净化、昆山市巴城镇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园养殖尾水三级净化、江阴华西的“田-菜-渔”循环农业净化等模式,为江苏高标准鱼池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
为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江苏从试点到全面推广,全面开展高标准鱼池建设,强化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推动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全力构建生态环保、产业富民统筹协调的渔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倒逼”淘汰粗放养鱼
在基本稳定水产养殖面积、保障养殖生产空间的基础上,江苏坚决压减限养区、禁养区的水产养殖。加强综合整治。制定出台全国首个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在提升养殖尾水处理水平的同时,建立形成倒逼机制,逐步淘汰养殖密度高、尾水处理程度低的方式模式。
如何倒逼粗放养鱼?经省政府批准,《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现有池塘养殖尾水排放自2023年6月1日起执行。“作为江苏首个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该标准为江苏推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提升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省生态环境厅潘良宝副厅长介绍,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将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从行业自律转变为法规刚性约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钱夏夷二级巡视员强调,《标准》是经省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的强制性标准,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养殖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鱼病频发、尾水污染,养殖单产、效益和环境已接近容量上限。”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工程师张永江坦言,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立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实现高产优产、水资源循环使用和营养物质多级利用,同时,降低了对外部水源的依赖,实现“封闭式”养鱼,减少病原入侵和传播,确保了水质环境和养殖品种安全。由于养殖环境优良,渔药使用量仅为传统模式的10%。数据显示,池塘工业化养殖显著提高了水体产出率,比传统池塘养殖效益增加了约60%。另外,单位养殖水面平均减少了一半以上劳动力。通过“一增一减”对比,池塘工业化养殖在提高池塘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优势明显。而且,循环水养殖鱼除口感比传统池塘养殖鱼口感好之外,出肉率也比传统池塘养殖鱼高11%。记者了解到,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扬中基地重点开展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为循环水养殖推广和示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省生态化改造70万亩
“江苏大力推广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以来,不少养殖人找到了致富新路。”张永江介绍,江苏渔业现代化、特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已实施生态化改造高标准池塘70万亩,建成8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495个示范场。“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等水产品牌享誉海内外,全省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达80% ,特色水产养殖产值超1000亿元。
池塘养殖是江苏渔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也是江苏水产品稳产保供的重要保障,2020年全省池塘养殖面积520万亩,池塘养殖产量287万吨,均约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和水产品产量的60%、全国池塘养殖面积和池塘养殖产量的11%,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
江苏历来重视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工作,近年来围绕生态渔业建设目标,通过标准引领、试点推进、综合施策,不断加强部门协作,持续推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制定标准。早在2011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行业标准——《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2018年又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提高尾水排放要求。为进一步压实养殖主体尾水治理主体责任,今年6月江苏发布了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部分重点区域的排放要求全国最严。
二是开展试点。2019年,江苏率先在高淳、吴江、海安、泗洪等地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试点。2020年,以渔业园区、百亩以上连片池塘为重点,将试点范围从太湖流域地区逐步向苏中、苏北推开。今年省级试点范围已覆盖全省水产养殖主产区。
三是改造池塘。2019年以来,组织各地编制池塘生态化改造方案,加大省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
目前,全省改造高标准生态化池塘70万亩左右,苏州池塘改造率达80%,太湖流域地区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成效得到“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今年,两次在全国会议上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典型发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