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1/28
10:4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本月以来,本报对福寿螺、一枝黄花等入侵物种进行了连续报道,关注如何有效防治它们“野蛮生长”这一话题。
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的行为其实很常见:“放生”活动、“异宠”饲养、花卉等观赏性植物的引进、不合适的生态治理措施……但是不是需要对所有外来物种都“闭门谢客”,一旦发现就“斩草除根”呢?从整体上来说,不能一概排斥外来物种,因为引进和利用外来物种也是我国获得食物和原料来源的重要方式。比如番茄、土豆、玉米……都是外来的。远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石榴等一批外来物种,被记为功绩。有资料显示,每年都有很多物种传进我国,只有千分之一左右的物种会成为恶性入侵物种。
尽管外来物种总体在可控范围,但因此就放松警惕也非正确思维。外来物种中的一些“狠角色”实在是“请神容易送神难”。1901年,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没想到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惊人,一株水葫芦90天就能繁殖25万株,直到今天仍给我国多地的水利、生态等造成巨大损失。福寿螺在引进国内之初说是种“美味”,可因为传播疾病反成了祸害。有关统计表明,目前对我国农业、林业、生态系统造成入侵影响的外来物种已达数百种,而直接造成严重危害的有百余种。
对于已“鸠占鹊巢”的入侵物种,各国都没特别好的办法,除了药治人防等“雷霆手段”,专家更推崇的是将它们合理利用。据媒体报道,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以生物诱导技术使原本泛滥成灾的水葫芦变成一种紫根水葫芦,其根部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分解蓝藻,最后捞出来还可以做成有机肥。
解决物种入侵问题的关键还在防范,得从“入口”这一源头抓起。需要在平时加强检验检疫,阻断从口岸进入我国的可能。加强科研工作,建立起完备的预警机制,充分评估外来动植物的入侵风险。多个部门“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打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保卫战”。4月15日起施行的《生物安全法》也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法律基础。
(金钟)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