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1/28
07:23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本月,江南晚报对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这两种外来物种进行了连续报道,那么,无锡的外来物种整体情况如何,这些生物是如何在无锡“落地生根”的,我们又该怎么去防治呢?
口岸检测
拦截外来物种的首道防线
待检测木材
显微镜下的滑刃属线虫
据了解,当前一些“海外来客”主要有三种渠道进入我国:一是空气流动、水体流动、昆虫鸟类传带的自然入侵;二是有意引进,比如出于观赏、饲养等目的;三是无意间引进,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客无意间被引入。因此,入境口岸成为拦截外来物种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无锡海关植物检疫检查鉴定室,实验室的研究员正对一批木材进行检疫。通过显微镜的镜头,记者看到一片小小的样品中,就有数不清的细小虫体在蠕动,据介绍,这是滑刃属线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来物种。
鉴定室助理研究员季蓥介绍,检疫工作主要针对进境旅客禁止携带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境的木制包装等植物或植物产品开展检测,重点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的446种生物传入无锡。无锡口岸相对较小,但每年也会截获不少外来物种,而当前的重点则是松材线虫、沙漠蝗、红火蚁等。“松材线虫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一旦泛滥对本地松树危害巨大;沙漠蝗在东非泛滥并进入印度,虽然不一定会来到国内,但仍需多加防范;红火蚁目前在广州已经发现,要防范其进入无锡。”
“对于外来物种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海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口岸检测为何重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种入侵往往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到危害的,而等到泛滥时,所造成的危害就十分巨大了,因此要在其进入之初就及早发现,“有的物种潜伏期可能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等到爆发再治理就来不及了。”
专家
无锡自然生态稳定,外来物种在可控范围
根据《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219种已经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1种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这说明,我国已然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那么,无锡的外来物种情况如何,记者就此咨询了相关专家。
A 无锡有哪些常见的外来物种?
“常见的植物有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昆虫有鳞翅目的美国白蛾,双翅目的蝇类,还有螟蛾、尺蛾等。”动物专家谢决明说,一般来说,动物极少会离开栖息地进入城市,因此成为入侵物种的大多是植物,以及跟随植物而来的昆虫。据介绍,昆虫本身很少会进行长途迁徙,但是植物作为其重要的食物来源以及产卵场所,很容易携带虫卵,特别是随着城市绿化推进,各地植物交流变多,一些昆虫也成为了外来物种。
外来昆虫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城市绿化方面,很多市民都有印象,过去每到春夏之交,道路两旁的树木上总是挂着一根根银色的丝线,线的另一头则是一只只小虫,这其实就是螟蛾的幼虫,让人直起鸡皮疙瘩。谢决明说:“这些螟蛾曾经对无锡造成过一定的伤害,当初不少树木的叶子被啃食,夏天里也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经过这些年的防治,现在危害已经很小了。”
B 无锡外来物种危害如何?
“可以明确地说,无锡外来或者入侵物种有,但还没有到泛滥的程度。”谢决明说,自己一辈子都在与动植物打交道,他认为无锡自然生态环境比较稳定,目前外来物种对无锡环境造成的伤害还比较有限。
谢决明告诉记者,外来物种来到无锡后,要发展成为入侵物种,第一个前提就是生存下来,但并不是所有外来物种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以红火蚁为例,早些年无锡有人被红火蚁咬伤住院的事情发生,但是之后红火蚁并没有在无锡“落地生根”,“无锡的冬天对红火蚁来说太冷了,即使进来了,它也生存不下来。”
据介绍,不同于四川、贵州等有着大片丛林、无人区的地方,在无锡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城市内,外来物种其实很难演变成入侵物种,“很多可能形成入侵的物种在城市绿化过程中、农民耕作过程中,都被清理掉了,即使有漏网之鱼,也很难形成气候。”
另一方面,信息的传播使得人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谢决明说,鳄龟和巴西龟也曾在无锡“生活滋润”,但是如今在野外基本看不到它的踪影。而当时这两种龟进入无锡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食用,最终却发现不符合本地人口味,二是不少老人有放生的习俗,将其当做普通乌龟进行放生,到了野外,没有天敌的鳄龟、巴西龟仿佛来到了“自助餐厅”。“现在不一样了,很多市民发现了没见过的物种,都会给我们打电话,随意放生的情况也少了。”
建议
环境改造前需多加论证
近些年来,无锡一直在进行着自然环境的修复、改造,增加了不少湿地等。谢决明建议,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前,一定要进行多方论证,不能单纯地以人类的美丑观念去进行改造和修复,“我们常说生态要多样性,鸟多了不一定就说明环境好了,鸟的种类也要多才行。”
谢决明说,他之所以这样认为,福寿螺其实就是个摆在眼前的例子。福寿螺能够大量繁殖,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其强大的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与人们的改造行为是分不开的。“现在河边修建水泥驳岸很常见,又美观又便于打理,但这恰恰给了福寿螺生存的环境。”谢决明解释道,福寿螺喜欢在水面之上产卵,水泥驳岸给了福寿螺理想的产卵场所,这也是人们常常在河边看见一丛丛福寿螺卵的原因;而原本以螺类幼虫为食的螃蜞,则因为水泥驳岸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得福寿螺失去了天敌,连无锡人爱吃的“蛳螺”也不见了踪迹,“这就像一个鱼缸,虽然好看,但使得河水的自净能力减弱了。”
海关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了生态多样性的问题,以阳山水蜜桃为例,早些年人们认为桃林就应该只有一排排的桃树,但是后来发现,只剩桃树的结果就是土地结块,为桃树传授花粉的虫子没了栖身之所,“后来在桃树下种上了黑麦草,有效改善了这些问题。”
采访中,谢决明还多次表示,防治外来物种,不能仅仅为了观赏等原因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而要充分掌握这些物种的信息,考虑引进的物种会对本地生态有何影响;同时也要相信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已经出现外来物种时,不要“一刀切”地拍死,不妨看看这种物种有什么作用,会不会对本地的物种造成积极影响,“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距离,好好观察。”
(记者 甄泽 张颖/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