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1年专题 > 聚焦党代会 > 特别报道 > 正文

必答题:让高品质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2021

09/27

08:46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进一步发挥公共服务普惠优势,努力在扩大优质公共产品供给上取得突破,加快创造高品质生活。

  ——摘自党代会报告

  幸福生活是什么模样?作为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领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之一。以人民为中心,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这既是普通百姓的愿景,也是党代会报告中明确的发展方向。围绕服务共享,聚焦热点问题,代表们热议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美好图景。

  推进高质量就业,提升无锡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这次党代会报告勾画出我市赶超跨越发展的美好蓝图,是一份内涵丰富、鼓舞人心的报告,尤其是报告中提到的推进高质量就业,促进无锡人民享有高品质生活的内容,让每一个无锡人充满期待。”李平代表说,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就要在推进高质量就业方面下更大功夫。作为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他表示,无锡要全力打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示范城市、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示范城市、全链条大学生就业环境示范城市等“六个示范”,助力我市建设人民满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奋力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前列。

  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加剧,吸引和留住年轻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李平代表说,要大力提升无锡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争取成为“人口赢家”。我市人社部门将从通过产业升级创造优质就业机会、持续更新落实人才政策、增强人社公共服务入手,培育和发展各类人才集团,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家创业型城市,推进实现“新无锡人”尤其是高素质人口、年轻人口从“流入”到“留住”的升级转变,助力我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要兜牢民生底线,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一个不落”。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推动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促进提升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深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畅通“贴息续保”办理流程,开展无社会保障人员逐个摸排和精准帮扶。动员志愿服务组织、慈善组织、专业工作机构参与提供就业、社保援助服务。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研究,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社保完善再升级,有效降低致贫返贫风险

  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健全完善社会保障,需要深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优化城乡统一的保障机制。对群众关注的医疗保障,李江代表表示,未来我市将建立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制度体系。

  “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改革完善的动力,我市将推行医保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李江代表举例,“比如原来需要跑几次的、专窗办理的业务,以后通过流程再造,可以实现‘一站式’联办、一单结算,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还可以更大范围实现‘掌上办’‘网上办’‘跨省办’。”

  兜牢社会救助保障网,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题中应有之意。周立军代表表示,今后我市将建立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3+1”综合救助新格局。“在低保家庭之外,我市又进一步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周立军说,“除了基本生活救助,还根据其实际需要,精准给予各类困难群体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再加上临时救助、深度救助、慈善救助等必要措施,有效降低致贫返贫风险。”

  “智慧救助、主动救助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周立军说,“我市将建立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依托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因家庭成员患病、身残、失业、死亡等原因,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纳入监测范围,主动发现困难群众。”

  教育持续“内外兼修”,综合医院力争进“百强”

  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对每个家庭来说,教育和医疗服务直接关乎幸福指数,是两项重要的民生福祉。

  “教育质量与市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范良代表说,未来五年,无锡依然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包括加强教育资源预警,落实落细教育布局规划,全面加快区域基础教育资源特别是普通高中资源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同时,还将通过实施新时代强师行动计划,提升师资队伍的“战斗力”,配齐与现代化校园相匹配的师资“软实力”。提升教育质量需要统筹推进、精准施策。范良说,未来一段时间,无锡要着力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提升高教职教服务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希望未来五年无锡教育持续‘内外兼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努力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现代化教育强市。”他说。

  卫生健康“三名”战略,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在笪学荣代表看来,打造与无锡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努力的目标,以名医建名科,以名科铸名院,才能实现百姓病有良医的美好愿景。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几年,我市将进一步大力引育医学专家团队和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培育“双百”拔尖人才,实施博士倍增计划。建好江大附院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争创国家器官移植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培育国家、省重点专(学)科,创建省级研究型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学科(实验室)。同时,加快融入长三角卫生健康互联互通互补共享的一体化格局。坚持高位聚能,搭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平台,市校共建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深化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高质量推进市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江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南医大无锡医学中心等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期末至少有1家综合医院迈入全国“百强”,中医医院排名全省前列。

  简答题

  病有良医

  方向明代表:要让无锡百姓感受到病有良医,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医院行政高效管理,像排队时间、检查预约、床位周转等都与就诊体验相关,解决好了才能提升百姓就医的便捷性。二是学科建设。如今很多锡城百姓遇到疑难杂症,还习惯于跑上海等地就医,这倒逼无锡加快学科建设。现在,无锡推出了“太湖人才计划”,启动了卫生健康“三名”战略。通过这些“走出去、请进来”的举措,可使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并形成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进一步做强学科建设,让更多的疑难杂症患者足不出市就能得到救治。

  人才培养

  戴月波代表:国家越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一方面,高校要树立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并推进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校企协同培养、精准育人新模式。同时,高校要通过配足配强专业教师,增加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和活动,筑牢学生的心理健康防线。高校不仅要着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观、职业观、就业观,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活,增强职业转换能力和适应能力。

  名词解释

  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

  沈晓文代表: 这是指根据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定健康危险因素,提供相对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服务。通过健康服务或健康管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健康水平。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是在居民生命各个阶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比如儿童预防接种、学校卫生、慢性病管理、死因统计等工作。同时,开展常见慢性病等监测,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邓丽洁代表:人终其一生都是生活在家庭中的,而家庭也有生命周期,包含家庭建立——家庭扩展——家庭收缩。要发挥好家庭对人成长的支持作用,注重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家庭提供婚姻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家政能力和家庭管理教育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协助家庭成员提升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增进家庭和谐稳定。

  橄榄型分配结构

  邢益新代表:即“中间大、两头小”的收入分配结构,关键在于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实现“橄榄型分配结构”有三条路径:一是强产业。无锡有实体经济的深厚基础,要更大力度推动无锡先进制造业、“三新”经济发展。二是稳就业。产业强为就业稳奠定基础,要鼓励勤劳致富、合法经营、敢于创业,提升城乡百姓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三是优分配,主要是“提低扩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通过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增收渠道,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高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互动

  幸福生活关注“一老一小”

  市民呼声:社区居民赵园说:“现在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可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援助,街道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也有丰富的活动和日托服务,希望今后居家养老服务还能更多地和护理、医疗资源相结合,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服务。”

  代表回应:纪晓东代表举例说,滨湖区美湖社区打造“服务管家”队伍,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朗高护理院等专业力量,为社区老人提供365天体检、问诊服务,同时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慢病管理服务资源引入社区,打造“医养融合+”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需要引入专业医疗力量来优化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他期待更多的专业力量汇聚起来,共同为社区养老服务发力。除了医疗机构外,希望出台政策,推动为老服务机构走进社区,比如目前急需的专业照护服务等。让更多机构结成为老服务联盟,在社区“集中发力”,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综合服务。

  市民呼声:家住春潮花园一期的李女士说:“我已生了两个娃,现在有怀三孩意愿。但是,家中老人已经为我带过两个娃,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健康状况也不太好,所以也不能再麻烦他们。我希望家门口就有让我放心的托育机构。”

  代表回应:卢军英代表说,全面落实“三孩政策”,驰而不息推动托育服务提质增效是关键。“十四五”期间,新吴区将紧扣“托育难”这一百姓关切,将托育服务作为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完善全区托育服务体系。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发布《新吴区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实施意见》,着力构建“1+N”托育服务格局,到2025年,全区街道级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全覆盖,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二是聚焦多元需求。有效盘活存量资源,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托育服务网络,到2025年,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基本普及。三是强化保障扶持。严格执行各项优惠政策,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组建区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站,统筹指导各级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婴幼儿照护保障扶持机制基本健全。

  撰稿:逯恒贞、陈春贤、赵晖、卫曦臻、殷星欢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