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5/12
08:57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夜幕降临,铁树桥浜两岸古色古香的庭院灯亮了起来,驳岸内荷花形的洗墙灯也发出迷人的光彩,熠熠生辉的夜景与近在咫尺的古运河南下塘景区相得益彰,引得游人纷纷来岸边景观台打卡。“没想到不但水变清了,晚上还能赏夜景。”正在河道旁景观亭休憩的居民吴老伯告诉记者,在这住了30年,这条断头浜终于彻底整治。记者日前获悉,今年梁溪区将投入约11.8亿元对61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开展水质提升工程,一批靓丽河道、智慧河道将得到精准治理、扮靓出新。
“梁溪区有大小河道152条,断头浜占到一半,河网密度高,企业居民生产生活集中,管网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水平跟不上城市发展。”在梁溪区水利局局长万建农看来,老城区河道治理底子薄、欠账多。“十三五”以来,通过截污水、清淤泥、修驳岸、整环境、调活水等一系列措施,梁溪区的黑臭河道已全部消失,一处处河畅、水清、岸美的新景观在老城区出现,百姓的亲水环境又回来了。不过,Ⅲ类水河道比例要从目前的20%多达到考核目标的70%,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今年,梁溪将重点提升国省考河道的一级支浜水质,目前22条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已紧锣密鼓展开。五爱苑小区南面的马夹浜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的首选场所,记者见到,这里宽敞的景观步道和淡雅的驳岸彩绘让人眼前一亮,水中的喷泉曝气不仅能增氧还添加了景观功能,新打造的荷花池进一步完善了河道生物系统。梁溪水务工作人员介绍,为恢复水体生态链,他们利用培育水生植物、微生物等手段提升水质,共种植沉水植物4000平方米,添置生态浮床400平方米及若干微孔曝气设备。根据监测数据,河道已从劣V类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标准,部分断面达到Ⅲ类水质。
让夜晚的河道“亮”起来,也是今年老城区治水的“重头戏”。五星家园A区的陈巷浜原本被密密麻麻的野树遮挡,居民无法靠近,常有异味飘出。整治后,水清岸绿,令人赏心悦目。眼下,河道灯光设备也已进场施工,用居民的话说,“以后夜色更好,也更安全了!”据悉,梁溪今年将有17条河道实施岸线靓丽工程。
智慧河道建设同样“快马加鞭”。在民丰河,每隔一段便部署着水质监测系统、闸泵感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一系列“黑科技”,对全河道的水环境情况实时无人化监测,提供科学的水质数据。无锡高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举例说,若河道存在河面漂浮物,以往处置流程需要人工发现、上报、派工、整改、核查、结案多个步骤,而通过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发现问题后可直接派单到管养单位处理,处置流程大大减少,从而实现人员缩减、即查即办。目前,九曲基河等12条河道已完成“智慧化”管理,耕读河、马蠡港等40条河道正在实施,努力实现水环境从粗放式治理到精准式治理的跨越。(陈菁菁 图文报道)
位于新吴区的伯渎河具有3200多年历史,如今,生态环境治理为昔日脏乱差的河道注入了“新生命”。昨天现场发现,伯渎河西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已完工,河道两侧近400株盛开的染井吉野樱正静等“被夸”。 [详情]
2021-03-24 09:45:05 来源:
无锡日报
昨天,在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上,锡城治污“黑科技”集体亮相:臭氧遥感“千里眼”、噪音监测“顺风耳”、河湖水质“一张网”,有了物联网、大数据、雷达遥感等科技的加持,我市将实现对生态环境“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监控,精准治污又添利器,助力破解水气声等环境治理困局。 [详情]
2020-06-05 08:39:09 来源:
无锡日报
2021年起,我市城镇污水厂处理排放将按照江苏省太湖流域特别排放限值的最新标准执行,全市48家污水处理厂将开展新一轮提标改造。据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介绍,48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了239.7万吨/日,其中位于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有16家,污水处理规模为108万吨/日,其中市区91万吨/日,宜兴17万吨/日。 [详情]
2020-05-25 09:26:54 来源:
无锡日报
9月21日,市长杜小刚主持召开市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听取关于全市爱国卫生和生猪恢复生产工作情况的汇报。 [详情]
2020-09-22 08:39:25 来源:
无锡日报
在最新的全市重点河湖水质状况通报中,惠山区为河道优三比例达标区(市)。清水畅流,是累计投入近20亿元的惠山区畅流活水三年工程全面见效的结果,这一工程不但打造了生态水环境建设的“惠山样本”,而且借水造景,衍生出一处处“网红打卡点”。 [详情]
2020-08-26 08:40:29 来源:
无锡日报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