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2/29
09:46
来源
新华网
分享
深海勇士号是我们国家的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2017年8月16日开始跟随作业母船“探索一号”在海上进行不同深度的下潜试验。在海试的过程当中,完成了从50米到4500米不同深度总计28次下潜。2017年10月3日,历经50天,“深海勇士”号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随母船顺利返航三亚港。通过本次海试,进一步全面检验和验证了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海试结果表明,“深海勇士”号的载人舱、推进器、海水泵等十大关键部件性能可靠,未来将带动这十个方面海洋装备科技的国产化水平,为中国未来全海深科考奠定坚实基础。
红白相间的外部涂装、前置的观察窗和探照灯、灵活的黑色机械手臂,组合在一起,就是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采用锂电池取代了原先的银锌电池,从而使电池可用次数从50次增加到500次,使用寿命长达5年左右,有效降低了成本。潜水器的上浮和下潜原来是不用电的,但耗时较长;使用锂电池后,潜水器可借助电力快速上浮和下潜,增加了在深海作业的时间。
此外,深海勇士号可从海底实时传输图像。据了解,美国的“新阿尔文”号只能传输数据,俄罗斯的“和平号”、日本的“深海6500”则是模拟信号,“深海勇士”号实现了数字通信,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之前,我国在深海地区进行勘探的潜水器是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作为蛟龙的兄弟,“勇士号”和“蛟龙号”最大的不同就是潜器实现95%以上国产化,浮力材料、深海锂电池、机械手全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这不仅让潜器的成本大大降低,也让国内很多生产和制造潜器相关配件的厂商升级产品水平。
另外,本次海试中,“深海勇士”号4次完成4500米级下潜,其中最大下潜深度为4534米。而选择4500米这个深度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它基本上覆盖了我们国家的主要海域和国际海域资源可开发的深度。此外,国际深海研究热点问题,如海底热液硫化物、海底冷泉等,约为3000米深度,也在“深海勇士”号的下潜范围内。相比更深的深度,承受4500米水压也可以让潜水器的运行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科考的性价比。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优势体现在可靠性、可维性、实用性、经济性,最重要的是,它能带动一批深海通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装备国产化率。未来,“深海勇士”号将面向全国开放,开展一系列科学应用,成为我国挺进深海的又一重器。
当然,此次勇士号4500米海试成功,并不是我国自主研制潜器的最终目标。世界上海底最深的地方,深度超过一万米。目前,我国已经部署了11000米深度项目,预计2020年下水。此次海试的成功正是对我国正在研制的万米载人深潜器奠定了中国制造的基础,更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大深度技术领域中拥有全面自主研发能力时代的到来。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