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中共无锡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 > 年终盘点 > 正文

生态优先,持续攻坚为民生福祉加分 谱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年度系列报道之二

2020

12/22

07:5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PM2.5平均浓度31.1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7年来最好水平,市区41条黑臭水体全面“消劣”,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提升幅度全省最大,太湖无锡水域连续13年实现安全度夏……临近岁末,我市展示的一张“生态答卷”令人欣喜。

  久久为功,必见成效。回眸过往五年,产业强市战略一以贯之,生态环境建设同样矢志不渝。今年3月的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大会,赓续了“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开年第一会”的主题——生态文明建设,在疫情防控中打响了污染防治收官的攻坚战。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一年来,锡城市民直观感受到,周边的绿色明显增多了,环境明显变美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和具体行动,正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今年“蓝天”有望首次超300个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7年来最好水平

  昨天早上,家住梁溪区广石西路旁富城湾小区的刘宁鹏出门上班,抬头便看见澄澈的天空,他不禁畅快地做了一个深呼吸。“家门口”的流云公园一片绿茵,今年初这里还是“散乱污”企业的“集聚地”。路旁在建工地的喷淋设施早已开启,用来减少扬尘污染,他竖起大拇指说:“锡城市民的‘蓝天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市民呼吸清新“好空气”的欢喜,与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相互印证:今年1—11月,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3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1%,全年PM2.5浓度有望低于35微克/立方米,且跻身全省第一批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截至目前,我市今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3天,比去年同期多出近50个“蓝天”,优良天数比率达82.3%,同比提升了11.2个百分点,提前近1个月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优良天数比率77.8%的“蓝天小目标”,且全年优良天数有望首次超300天。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无锡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2013年空气质量新国标实施以来的最好水平。”

  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无锡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尤其是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与各地、各部门克服疫情影响,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攻坚战。“臭氧28条”和“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36计”出台后,住建部门实施文明施工“十大规矩”,推出“红黑榜”,对全市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进行考核;交通运输部门打响内河港口码头专项整治攻坚战,全面清理“三无船舶”;公安部门多次与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城管部门全面提标道路保洁,力度前所未有。各板块因地制宜采用最严举措精准治气,全市拧成一股绳、下好治气“一盘棋”,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逐一迎刃而解,“攻坚人”用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昔日鱼塘蝶变“网红”湿地公园

  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提升幅度全省最大

  虽是寒冬,惠山区洛社镇万马白荡却依旧“火爆”。上周末,市民钱玲带着家人前来这个新晋“网红”景点排队打卡。冬日暖阳下,万马白荡绿树环绕、流水潺潺、水草摇曳,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怡”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万马白荡曾是一潭死水,500多亩的水域分布着大大小小50多个鱼塘。渔民投放饲料,污染了河水,水流不畅的地方,河面经常是褐色的。乘着全市打响碧水保卫战的东风,洛社镇对万马白荡进行了退渔、清淤、护岸、水系联通等水环境综合治理。3年后,昔日鱼塘蝶变成了“网红”湿地公园,水质长期稳定在Ⅲ类。

  河湖水治理是百姓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打赢的硬仗。今年以来,我市拿出“亮剑”精神和背水一战的勇气,连续作战、奋力攻坚,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通过达标建设验收,城区和江阴市、宜兴市72个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摘帽”,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六大重点行业工业污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完成,梅梁湖生态修复和53条劣Ⅴ类支流支浜整治有序推进,长江、太湖2939个入河、入湖排污口排查和监测溯源工作圆满完成。

  勇挑重担,打好同心治水新战役,无锡正奋力书写碧水青山新篇章。今年1—11月,我市43个参与考核的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86%,同比上升6.9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全省最大,全年有望达到86.0%以上,创历史新高。3条入江支流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达到“十三五”以来最优水平。太湖无锡水域圆满完成“两个确保”目标任务,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标准,连续13年实现安全度夏。一批水质清澈、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蕴含文化底蕴的示范河道已成为老百姓身边的一道道亮丽风景,锡城市民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攻坚“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让百姓在家门口就有生态获得感

  近日,芦庄五区诸家桥浜西侧,一块4300多平方米的废弃地复绿重生。这里原是上世纪80年代小区建设时留下的临时用房,后来变成了垃圾堆砌的拆迁废弃地,渐渐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周边居民对此怨声载道。经过复绿整治,废弃地被打造成一处亲水养生、四季有景、生态和谐的滨水游园,直接惠及周边居民7000多人。

  大力推进治气、治水攻坚的同时,我市今年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照相关指标要求,开展加强绿地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市政设施、促进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向这一生态建设领域国家最高荣誉发起冲击,以此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让百姓在家门口就有生态获得感。市政园林部门人士表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对我市绿化造园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要求,造园植绿不仅仅是增加绿地面积,更要提升绿化景观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诸家桥边废弃地的“脱胎换骨”正是今年我市造园植绿的一个缩影。从市市政和园林局获悉,今年我市新增绿地250公顷,每个区都至少新建了1个2—5公顷规模的社区公园和2个城市游园。伯渎河畔,绿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的伯渎河公园一期工程已建成开放,待二期工程完工后,周边受益市民将达30万人左右。九里河两岸,一条滨水生态绿廊也已然成形,周边近30万平方米绿地形成绵延18公里的旖旎风光线。梁溪区通过新建、提升以及废弃地整治,新推出10个游园,补齐老城区缺乏居民休闲场所的短板。滨湖区提升打造的钱胡路游园、京江游园、富安新河游园等也一一亮相,以绿色生态为民生福祉加分。

  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相信,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将给“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增添更多含金量。(记者 周晓方 马雪梅 朱冬娅)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