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2/22
11:35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21日冬至,惠山古镇绣嶂街37号吕东莱先生祠举行开祠典礼暨冬至祭祖。近百名吕氏后裔聚集一堂,共同见证祠堂开放。无锡吕氏出资,布置起祠堂的文化展陈,并与景区共建,赋予建筑空间以文化内涵。冬至前后,陆氏、单氏、徐氏、张氏、倪氏等祠堂陆续举行家族祭祀或纪念活动,一处处祠堂成为了一座座文化礼堂,传扬新风尚,焕发新光彩。
惠山又一重要祠堂开放
“惠山直街上,范文正公祠、倪云林先生祠、马文肃公祠以外,吕东莱先生祠是又一处重要的祠堂,建筑规模很大,展陈水平很高,祀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惠山古镇景区管理处园艺景观部(文物管理部)部长金石声感慨道,吕东莱先生祠也是惠山古镇祠堂群中,继虞薇山先生祠、徐氏宗祠后,又一处由姓氏后裔出资参与建设的典范。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哲学家、文学家,著名儒学家,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主张“明理躬行”,开浙东学派先声。吕祖谦因曾祖封东莱郡侯,学者尊称他为“东莱先生”。吕祖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无锡吕氏,出自宋高宗南渡,吕氏子弟为避战乱,散徙吴地,在锡开枝散叶,吕氏宗亲感念先祖思德,在惠山择地建祠,旧祠在惠山寺柏庭房右,黄公涧北,后废。民国十八年(1929),吕东莱先生祠于原址重建,新中国成立后,该祠一直由无锡园林单位使用,后屋宇改建,祠貌不存。
2001年起,无锡市政府对惠山古镇祠堂群进行保护性修复,吕东莱先生祠得以重建,于2013年竣工。现祠堂三间三进,将军门楼,二层楼房。无锡吕氏后裔为传承理学世家精神,注重道德修身,积极筹措,几经努力,于2019年5月1日至10 月底,重启祠堂文化布展,耗资150万元,令祠貌焕然一新。
走进吕东莱先生祠,古朴典雅,十分精致,陈列着家族世系图、吕氏宗谱、吕氏名人、家训家规等家族文化精华。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吕氏分会秘书长吕余忠指着厅堂里悬挂的牌匾介绍,祠堂里的十七块匾额和九幅楹联,是请刘铁平、陆修伯、查理达等书法名家撰写,内容是由江大教授、徐学专家吕锡生等吕氏学者经过严格考证,精选而出。
吕祖谦是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进士,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宋文鉴》,在金华创丽泽书院,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吕东莱先生祠的二楼“再现”丽泽书院,与惠山古镇上的紫阳书院、薇山书院、二泉书院相映成辉,为惠山古镇添胜迹。
传统祠堂成为文化礼堂
每年清明、冬至,惠山古镇祠堂群都会迎来祭祀高峰。今年清明,受疫情影响,祭祀活动暂停。昨天正值冬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徐氏宗祠、张明公祠都有纪念活动。各姓氏提倡文明祭祀,仪式从简,少了烟火气,增了精神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北宋大儒张载(1020-1077)诞辰1000周年,张明公祠里,竖起了纪念张载的图文介绍;案台上,一本本《张载语录诗词选集》赠予游人阅览,翻开来,首篇就是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本印制精美的册子由张氏后裔、无锡张氏宗亲会执行会长张宏昌摘抄、书写,传扬张载的伟大思想,供人们观赏学习。
传统祠堂是祭祀祖先、烧香敬拜的场所,然而,旧有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无锡惠山祠堂群修复以来,主动参与祠堂利用与维护的家族越来越多。惠山古镇上,倪云林先生祠、陆宣公祠、过郡马祠、虞薇山先生祠等祠堂都设有各家族的办公点,方便了游人参观,游子寻根。大家听祠堂故事,为祠堂捐款,后人们寻根问祖,咨询联宗续谱。
吕余忠透露,吕东莱先生祠现已正式对外开放,宗亲会也将有专人在祠堂值班,吕氏宗亲还将加强与景区、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以及其他姓氏分会的合作,开展文化研讨、讲学、夏令营等活动,移风易俗,传扬社会新风尚,用好祠堂,让旧载体激发出新活力。
祠堂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记录家族传统与辉煌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民间保护力量的注入,使祠堂的祭祀、教化、文化研究与传承等社会功能得以最大化。“官民共建”下,无锡惠山祠堂群正在变崇宗祀祖的场所为传承文化、崇德向善的文化礼堂。
无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孙志亮表示,惠山古镇需仰文化之滋养,而文化培育需要时间积淀。以吕东莱先生祠为代表,越来越多的祠堂注重在展示祠堂原有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建筑新的内涵和生机,活化祠堂为现实社会服务,助推惠山古镇“申遣”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文图:无锡报业文旅融媒体中心 张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