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中共无锡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 > 年终盘点 > 正文

产业奋进,万亿赛道跑出无锡“韧性” 谱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篇章年度系列报道之一

2020

12/21

08:1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2020年是一场障碍赛也是一场耐力赛。在万亿赛道驰骋的无锡能否适应变化,驾驭变化?

  一份令人期待的工业经济成绩单在日前公布:1-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782.7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增加值3560.9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1-10月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位列第4。

  手拿旧的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

  变局激发变革,2020年,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牵动着未来经济格局的转化和发展赛道的切换。毫无争议的是,有头脑、有韧劲的“选手”无论面对何种环境、何种变革,都能保持争先意识和领先优势。

  无锡,正是这样一位“强韧”型选手。

  危中寻机,依托核心竞争力成功突围

  刘熹从父辈手中接过了从集体企业起家的金属锻造企业,在这个极其传统的行业里,走出了一条“高精尖”的路线——专注有色金属成型。因为较早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人才进行技术改革和工艺革新,有色金属占到了企业整体业务比例的40%以上,这让企业告别了低价竞争的泥沼,在细分领域成为领跑者,综合制造能力国内位居前三,不仅拥有发明专利,还多年参与国家战略科研攻关项目,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刘熹说,他的目标是将有色金属业务提升到80%,“转型是战略,升级是战术,传统产业也有高技术。”疫情发生后,企业停工2个月,但目前生产已经全部追回来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明年预期可观。

  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这座城市直面挑战、危中寻机,展现出了强劲韧性。

  全面拐点出现在7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利润、工业投资等指标累计增速均转正,全市工业经济展现出较好的质态和较强的韧劲。

  乘着“新基建”推动和“线上化”加快发展的东风,电子行业増势较快,1-11月,产值同比增长14.2%,主要产品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3%、16.6%;冶金行业生产维持高位运行,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产值同比增长9.8%;机械行业在电动车、风电等行业快速增长以及汽车制造、设备制造等行业复苏回升的拉动下,产值同比增长5.1%,主要产品风力发电机、摩托车、汽车发动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5.5%、29.5%、21.6%。

  科技创新给新兴产业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增长势能。1-10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93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全市平均0.4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为35.1%,较去年底提升显著,达到7个百分点。

  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在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无锡企业锻造了自身的韧劲和实力,在一张张榜单上写下无锡产业的“名字”。信心指数说明一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文斌表示,1-10月,全市新登记注册工业企业3986家,同比增长24.3%,累计企业数突破7万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58.8亿元,同比增长12.4%。全市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4家,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6家,入围数均居全省第一;新经济领域乘风破浪,2家企业上榜2020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2家企业上榜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百强,上榜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二。

  产业链带动,集群式发展凸显优势

  12月2日,一辆清洁环保的“小可爱”奔驰在无锡的街头。由华晨集团、新日集团(以下简称华晨新日)联手打造的华晨新日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作为我市第一款纯自主研发制造的电动汽车,它的到来见证了无锡新能源产业战略落地的序幕。华晨新日加强了造车产业链上的“朋友圈建群”活动,在下线仪式上,还与中国移动、孚能科技等多家全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顶级供应商进行了战略合作。

  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锻造完整、畅通的产业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10月,我市主要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纺织服装、新能源、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10条产业链,落实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强化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不仅在困境中筑起了抵御风险的防护墙,更在复苏中建起了稳固可靠的“朋友圈”。1-9月,全市16个重点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04亿元,同比增长8.0%,5个集群营收超千亿元。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无锡“军团”的排布已经“配齐”,随着首台新能源车下线,形成了几近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动力电池有村田新能源、远景能源、远东福斯特,材料商有格林美,设备商则集合了先导智能、罗斯、布勒等,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产业链的带动,更多优质企业将近悦远来,产业生态圈将日益完善。

  生物医药企业药明康德上市两年多,市值超2800亿元;国内射频芯片龙头企业卓胜微是本地第二家千亿市值企业;今年以来一批集成电路企业竞相逐鹿资本市场,华润微、芯朋微、新洁能等企业接连上市,形成颇为壮观的“链式效应”……集群发展已成为无锡产业发展的“鲜明”打法,并朝着“产业地标”的高位发展目标持续发力。

  今年,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获国家工信部认定,成为省内首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江苏中心”也获国创中心批复,物联网集群竞赛完成答辩,创新积累带来了产业首位度质的提升。“随着国字号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无锡的设立,进一步确立了无锡在相关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在筑起产业高原的同时,隆起高峰。”陈文斌表示。

  发力数字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远方不远,未来正来。放长时空轴线,未来五年乃至较长一个时期,无锡正处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太湖湾科创带叩石垦壤的重要窗口期。

  有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0.62%。数字经济正在为新赛道上的“新”、“老”选手提供新解法。

  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仁拿出一组数据说,耕耘智能制造7年后,他深感制造型企业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实体生产与数字生产的结合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身处制造业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关于新制造业的问题在这里触发,关于新制造业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将在这里诞生。

  数字经济拉动了今年无锡工业经济的一根大阳线:1-10月,全市物联网、高端软件、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产业规模日趋壮大。

  物联网产业方面,无锡集聚物联网企业3657家,涵盖关联芯片、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条;软件产业方面,无锡拥有包括2家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2家软件和信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3家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3家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企业在内的软件企业1252家;工业互联网方面,无锡现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10个。

  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胡逸表示,新华三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白皮书(2020)》显示,2019年度无锡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148个城市中排名第七,在长三角地区位于第三。

  具有“赋能”效应的数字经济,集聚大量的高新技术、高端人才,带来高质量税源,带动高层次消费,从而产生发展的乘数效应。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源头活水”。(记者 高飞)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