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2/16
08:0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12月15日。三亚。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某实验室,一群人围着一个“球体”上下攀爬忙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胜利返航后,接受深潜试验后拆检。
“检测工作结束,‘奋斗者’号万米海试后的安全性能达到设计验收标准!”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谢一麟第一时间接通了“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的电话。“意料之中,”此时身在无锡的叶聪淡定表示:“下一步将严格做好潜水器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保障,服务深渊科考任务。”
时间拨回到11月10日。当天8时12分,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坐底世界海洋的最深处——10909米。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高度评价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短短16字,浓缩了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三代人20年间筚路蓝缕研制“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奋斗历程。而今,“深潜精神”在太湖之滨光芒愈盛:七〇二所和无锡市共建的太湖实验室即将叩石垦壤,聚焦深蓝,共同探索深海装备技术领域。
三台潜水器诠释深潜精神,万米海底向中国打开大门
叶聪对数字有种执着,因为数字在他眼里意味着奋斗、挑战、成功。在“奋斗者”号之前,潜水器下潜至万米的总数为7次,前后共有10人抵达万米;而“奋斗者”号达到了8次、11人,刷新了载人深潜新纪录。说到“10909”时,叶聪幽默中带着一份自信:“再要突破这个数字,只能挖坑了!”
“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则更乐于谈自主创新。2002年,“蛟龙”号正式立项,一切都是从零起步,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专业人才缺乏,加上国外技术封锁,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领衔的研制团队确定“重点突破、集成创新”的设计思路,创造了7062米的“中国深度”。2009年,4500米“深海勇士”号立项,虽然下潜深度变小,但科研的难度系数更大:要解决载人潜水器关键核心设备的“卡脖子”问题,从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跨越。胡震介绍说,最关键的载人球壳是个内径2米多的钛合金球,试样多达几千次,从立项到成品,花了整整6年,百余家单位的协同努力、一步步摸索和尝试,“深海勇士”号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到了“奋斗者”号,目标就是挑战世界海洋的最深处、人类难以轻易企及的万米深度。
这是一场更为艰难的探索和攻关。胡震说,极端深度对潜水器的结构、材料、导航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战,对应极致设计、极限制造,七〇二所联合深潜技术“国家队”集智攻关,掌握了总体、结构、机械等关键技术,“奋斗者”号由此成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从立项到海试成功,用了将近10年时间;“深海勇士”号用了8年时间;到了“奋斗者”号,时间缩短为5年。叶聪感慨地说:“20年间的研制历程,遇到的问题呈数量级的减少。”他说,“奋斗者”号展示了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形象,证明了我们可以为探索万米深海提供中国力量!
三代深潜人传承深潜精神,为同一个强国梦接续奋斗
当举国上下都在为“奋斗者”号今天的成功欢呼雀跃时,很少有人知道,在30多年前,载人深潜只是一门小众的学科。“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潜水器的背后,站着深潜三代人:徐芑南、胡震、叶聪。
2001年1月的一天,远在美国旧金山的徐芑南接到一个越洋电话。时任七〇二所所长的吴有生在话筒那端很激动:“老徐,7000米载人潜水器要正式立项启动了,总师非你莫属!”
已退休6年的徐芑南毅然回国。他心底始终有个愿望:看到中国人独立自主研制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触及深海。作为“蛟龙”号的总设计师,第一次海试,时年74岁的徐芑南坚持登上“向阳红9号”工作母船,拖着装满药品、氧气机、血压计等医疗器械的拉杆箱,和科研团队坚守在一起。
“当年科研队伍中有很多人‘下海’,很难留住人。”出生无锡本土的胡震坚守在科研阵地,成为二代深潜人。“‘深海勇士’号是一次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为了深潜器的一个小部件,他把国内60多个相关厂家全找出来,一家一家打电话。总算在上海找到了厂家,他亲自去谈。一年半里,为这个几千元的小部件,去了上海十来趟。每次下潜,胡震总是第一个来到后甲板,仔细检查每个部件,确保做到万无一失。这个习惯动作,给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
叶聪24岁就担任了“蛟龙”号主任设计师,也是所里培养的第一代试航员。有次“蛟龙”号下潜到 2000 米深度时出现电气绝缘故障,这意味着可能发生壳体漏水或短路。此时如果立即上浮,故障会消失,但问题并没解决。经请示,三名下潜人员决定,适当延长一些试验时间,关注每一个现场的数据。最终他们如愿解决了故障,并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三代人接续奋斗,延续着同样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和海洋强国梦想。“现在我们海试团队平均年龄仅34岁,这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团队,尽管研制、海试还是会有难题,但应对起来要从容得多。”叶聪说,“奋斗者”号母船“探索一号”在海上的49天时间里,他们包了三次饺子,吃了三次火锅,还有后甲板BBQ,出了三期刊物——一支有规律、有计划的职业团队,拿出的是国际级的科研成果。
从“四千四万”到深潜精神,激发无锡从太湖到深海的创新递进
曾有人纳闷: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潜水器为什么是从无锡这个不靠海的城市潜向海底最深处?答案,正藏在这片土地上。
昨天得知三亚的特检顺利通过,距离七〇二所20多公里的刘熹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们经受住了万米考验!”刘熹的企业是“深海勇士”号球舱制造任务的参与者。在研究了“蛟龙”号的瓜片式球舱焊接工艺后,刘熹大胆提出——一次冲压成型。改造电炉、重开模具、调整温度、优化流程、精准控温……在工艺接近极限时,一个直径2米的完整钛合金半球成型了。他自豪地说:“从‘深海勇士’号开始,两代核心钛合金半球设备成型全部在我们企业完成。”
和刘熹一样,在“奋斗者”号研制过程中参与协同攻关的无锡本土企业有近30家。胡震告诉记者,有的甚至从“蛟龙”号时代就伴随着一路走来,共同奋斗了20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蛟龙”号距出海仅剩5天时间,一台进口水下电机出了故障,一家本地企业连夜派技术人员前来,一天一夜不眠不休赶工修复,保证了“蛟龙”号准时圆满完成海试。
深海奋斗者们的深潜精神,深深感染并鼓舞着这方土地的人们。2017年,“奋斗者”号一个试验装置需要扩建,却迎面遇上无锡交通规划中的地下隧道工程,七〇二所紧急向市委市政府打报告请求协调。经过多方协调,很快,一条规划好的隧道为试验装置让路改道。
“无锡是我们载人深潜科研人员的家。”11月30日,“奋斗者”号凯旋时,叶聪动情地说:“无锡制造业发达,有很强的工业配套能力,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文化。”
“无锡企业家身上有着‘四千四万’精神特质,与‘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互为呼应,无锡的创新基因和深潜人的科技基因相互渗透。”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表示,作为无锡城市新战略的太湖湾科创带,正在寻求更为广阔的创新平台,而与七〇二所共建并即将起航的太湖实验室,正契合了院地全面战略合作的愿景。
逐梦深海的奋斗者们,和这座以科创、实业为根本的城市,将在自主创新的海洋强国之路上共同携手拥抱未来。
(江菊敏、高飞、钱英洁)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