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逐梦深海 “奋斗”未来 > 本网特稿 > 新闻报道 > 正文

欢迎回家!无锡骄傲,“奋斗者”凯旋

2020

12/01

10:43

来源

无锡观察 无锡日报 江南晚报 无锡新传媒网

分享

国之重器,无锡骄傲。

11月30日,“奋斗者研制和海试团队

结束工作顺利返回无锡。

  下午3点多,搭载着“奋斗者”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航班顺利落地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身穿统一服装的队员挨个走下舷梯,“奋斗者”们精神抖擞,载誉归来。

这一刻,欢欣鼓舞。

这一刻,人心振奋。

  停机坪上,由市领导、家属代表组成的“后援团”献上鲜花,手持国旗、拉起横幅,挥动“逐梦万米,今锡凯旋”等各色欢迎牌,热烈迎接英雄们的到来。

  11月28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向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团队全体成员发出贺信。

  今天,无锡市委、市政府在机场为归来的深海“奋斗者”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市委副书记徐劼、副市长高亚光等市领导出席仪式。

  徐劼对“奋斗者”号研制和海试团队多年坚持和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逐梦深蓝、探索创新的深海奋斗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奋斗者’号的成功,是众多新时代奋斗者努力的结果。”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所长何春荣代表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向每一位奋斗者及其家属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在停机坪接受了无锡日报记者采访。

  叶聪说:“总书记贺信中提到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三台潜水器都诞生在无锡,无锡是载人深潜科研人员的家,相信在总书记贺信的激励下,我们还会为海洋强国研制出更多、更可靠、更先进的深海装备。”

  “之前的60年,世界上只有13个人下潜到了万米的深度,有了奋斗者号后,我们把这个数字从13变成了24,也就是说这次我们有11个人,11个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到达了万米的海底。”

  叶聪表示,将来“奋斗者”号会向国内甚至国外的科学家开放,有更多人可以乘坐安全可靠的“奋斗者”号,到达万米的海底,去开展探索海洋的工作。

  大国重器闪耀无锡元素

  地处无锡的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是“奋斗者”号研制任务牵头单位,无锡因此与“深蓝”结缘。

  “奋斗者”号潜水器项目2016年立项,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

  6月21日,“奋斗者”号从无锡出发,跨越江苏、浙江、福建三省,行程800多公里,历时24小时,于6月22日18时14分顺利运抵福州马尾船厂。我市科技、交通、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特事特办,以最快速度完成大件运输手续,交警部门全程护送,确保安全。

  “奋斗者”号研制过程中,无锡众多科研机构、企业参与项目协同攻关,近30家无锡本土企业给予配套支持,其中核心钛合金半球设备成型在无锡完成。大国重器中闪耀的无锡元素彰显了区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提升。日前,对标国家实验室的太湖实验室在锡通过省级综合论证,成为国家深海技术科学领域和太湖湾科创带原始创新、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研成果策源地。

  探秘“深蓝”,无锡将更具实力。

  来源:无锡日报政务融媒、无锡观察融媒中心

  记者:高飞、刘杨

  摄像:吕枫、宗晓东、浦恒瑜、蒋洙玮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