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无锡旧影 > 正文

“米、布、丝、钱”四码头书写的无锡繁华

2020

09/16

13:56

来源

无锡学习平台

分享

无锡,古时称作梁溪、金匮。无锡城区段的古运河,自北面的吴桥起,至南门外的下甸桥,全长约11公里。这短短的11公里,却浓缩了古运河历史的精华。河道宽敞处,犹如江面;河道狭窄的地方,两岸居民隔着河边的窗户,可以相互说话。因而无锡古运河,也被誉为“江南水弄堂”。

江南古运河由“一环一弄堂”组成,一环就指古运河,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以线形为主,可是在无锡发生了改变,环城而过的大运河,造就了“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秀美奇观。而一弄堂就是指江南水弄堂,这里是欣赏江南水乡的最佳视角,是品味千年运河文化遗存的最佳窗口。

“江南水弄堂”清名桥段

古运河无锡段千年未淤,终年畅流。历经汉、唐、宋等朝后,元代开始,无锡成为江南地区的漕运中心,一直延续到清末未变。在此期间,无锡形成了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钱码头。“码头”是无锡百年工商繁华的一个鲜明特征。因水而起的“码头”催生了民族工商业的兴起,支撑了无锡的经济发展。

米码头

明朝万历年间,蓬蓉桥附近已有米市。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光绪年间,仅北塘大街到三里桥段,1公里长的地方竟有大小粮行80多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无锡和长沙、芜湖、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当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5大碾米中心。

老无锡“米码头”

布码头

布码头之名,在明朝已盛。当时的无锡农村不仅妇女,男子也在家纺纱织布。那时布商相对集中在布行弄和江阴巷一带,形成庞大的布市。在明末清初时,无锡外销土布达百万匹。运河里的船只来时售粮,去时带布,“无锡布码头”之名传遍大江南北。到了清光绪年间,业勤纱厂创建,以后又有振新、丽新、申新等厂兴建,布行兼营棉纱,布市场发展为纱布市场。

昔日布码头

丝码头

早在3000年前,无锡农村就开始“栽桑养蚕”。19世纪60年代,江阴巷等处丝行林立,丝市中心在此形成,每岁营业额达数十万金。丝商将收购的土丝经过整理,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并还有大宗生丝由上海转口输往国外。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无锡的丝占全国的28%,居全国首位,故有“丝都”之称。

莲蓉桥

钱码头

随着米、布、丝码头的兴旺发达,银钱业也随之发展。1869年,无锡有7家经营兑换货币、发行钱票、吸收存款业务的钱庄,到1896年时,莲蓉桥两岸有20多家钱庄。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银行又开始出现,到1942年,莲蓉桥畔有42家银行和各式钱庄,成为苏南的金融中心。另外,这一带还形成了以黄金、银元买卖为主的“黄金市场”。

竹场巷、金钱丝两业公所旧址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