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专题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小康看城乡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万马村农房建设敲开乡村治理“新大门”

2020

08/12

08:3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近日,惠山区洛社镇万马村76岁村民顾德新忙着装修新农房。他带着装修设计人员在粉墙黛瓦、有马头墙的新房里转一圈,自豪地说:“以前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自建的,一到夏天墙壁就渗水、发霉;如今住上了混凝土结构的房子,看着美观大气,还可以传子孙,老农民终于跨上小康路。”让他高兴的还有,随着新农房建设的推进,村民理事会也纷纷成立并运行起来,村民们感到“说话有分量了”,很多合理建议提出后村委就着手实施。

  农房建设是我市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2018年9月,作为洛社镇六次产业示范园基地的万马村,结合园区内主干道延长拓宽、需搬迁一批农房的契机,成为全市首批农房建设试点。目前村里已建成农房80户,将建农房190户,占村居住户近30%。

  为确保农房建设质量、统一建筑风貌,新农房由村集体统一代建。“一开始约半数村民对此持怀疑态度,如对设计细节不喜欢怎么办、怎样保障建设过程没有猫腻……”顾德新说。村集体顺势推动农户选出了村民代表,参与房屋设计、建筑每个环节。让顾德新印象深刻的是,农房设计稿第二稿里,楼梯宽度为1.1米,客厅梁柱为梯形柱。他们几个村民代表和村民们商议后认为楼梯太窄,和村民居住习惯不符,梯形柱太占空间,也不美观,主张“要改”。最后,设计人员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将楼梯宽度改为1.5米,梁柱改为更节省空间的L形柱。

  农房变新了,村庄环境也要跟上。去年底,村民代表们建议:万新苑东边紧临一条断头浜,一到夏天就浑黄发臭、苍蝇蚊子乱飞,河边杂树丛生,要先整治。村委商议后很快组织施工队干河清淤,在土岸边打上木桩防止水土流失,并引入旁边白荡的优质水,架设增氧泵以增强水体流动性,岸边到处是裂缝的老水泥路改建成平整的柏油路。如今,这个原先村民都不愿意多待的地方已成为了村民们的后花园,茶余饭后都要来走一走。

  如何让政府大手笔的资源输入转化为乡村发展新动能?村主任赵志诚说:乡村发展,主体是农民,把农民的责任感、积极性调动起来,加强培育基层民主协商能力,乡村治理效能才会提升,才能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家园。

  这两年,万马村在朝南巷等自然村设立了由村民信任的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的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代表村民向村委就农房改建、村庄环境打造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协助村委向村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2年来,村民理事会提出的20多条合理建议全部落实。村委办事效率提高了,村民对村委班子的信任度也大大增强。村里的龙池头、顾巷两个自然村去年着手开展整村农房翻建,刚开始村民同意率仅约30%,到今年5月已有90%以上同意,大部分沟通、协商都由各自的村民理事会完成。(朱雪霞)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